职业素养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职业素养
|
ISBN: | 978-7-300-34180-4 |
条码: | |
作者: |
沈虹 丁洁梅 徐爱英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16 |
定价: |
¥39.80
折扣价:¥35.82
折扣:0.90
节省了3.98元
|
字数: |
18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80页
|
发行编号: | 341804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8-11 |
|
内容简介: |
本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紧密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的理念,系统涵盖认识自我、职业行为、个性心理、沟通技巧等核心素养模块。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通过真实行业案例、岗位任务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自我反思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
作者简介: |
沈虹,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教学副校长,高级讲师,武汉市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副组长,中等职业学校1+X证书制度实施指导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讲授“职业道德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参与省级重点课题《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发表论文《中职德育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中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体》等。 徐爱英,女,中共党员,思政学科高级讲师,分管德育副校长。曾获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编写了《德育工作与思想教育创新》、《实践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程》等著作教材。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成长的翅膀1 第一节 认识自己2 第二节 成长自己11 第三节 实践自我21 第二章 个性场合与魅力30 第一节 场合意识31 第二节 如何塑造个人形象42 第三节 在场合中展现个人魅力53 第三章 时间管理68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时间管理69 第二节 时间的特点与时间管理的本质76 第三节 时间都去哪儿了84 第四节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96 第四章 沟通的艺术104 第一节 认识沟通105 第二节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116 第三节 学习有效沟通的技巧127 第五章 团队合作146 第一节 团队的认知与理解1
|
精彩片段: |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承载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精细化,而职业素养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职业素养:企业选留人才的关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需要一支具备高度职业素养的员工队伍。职业素养,简而言之,就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创新思维、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它是员工个人能力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深度融合,是员工能否在企业中立足、成 长乃至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所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归根结底是对职业素养的需求。一个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相反,缺乏职业素养的员工,即使拥有再高的专业技能,也可能因为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职业素养已成为企业选留人才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以专业的技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合作,从而在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宝贵的财富。 二、意识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着力点 一个人的行为大不过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首先应从意识层面人手。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践行和提升。因此,我们的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隐性素养的培养,即价值观、态度、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而非灌满瓶子。在职业素养教育中,我们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这需要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职业素养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去提升和完善自己。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反思是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评估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职业素养教育前置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应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只有注重与社会需求对接,将职业素养教育前置于校园中,才能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要深人研究企业对职业素养的具体需求,将这些社会需求融入教材中;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职业素养培养指南,帮助他们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我们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职业素养教育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开创职业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书的编写凝聚了多方智慧与支持。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近年来同类教材的内容,引用了大量案例,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是澜海源创教育咨询的专家团队在前期就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指导,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使教材理论体系更为完善。编写组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在资源调配、会议组织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由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发展迅速,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