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09-25 10:39:32  来源: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书籍信息

  作者:[美]克莱·舍基

  译者:胡泳/沈满琳

  副标题: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ISBN: 9787300105390

  页数: 206

  定价: 39.8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16开

  出版年: 2009-5

  作者简介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从事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写作、教学与咨询,特别关注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的交叉地带。目前在纽约大学的互动电信项目中任教,其咨询客户包括诺基亚、宝洁、BBC、美国海军和乐高公司等。多年来,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和《IEEE计算机》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广受读者追捧,并经常在技术会议上充当主题演讲者。

  内容简介

  一位妇女丢掉了手机,但征召了一群志愿者将其从盗窃者手中夺回。一个旅客在乘坐飞机时领受恶劣服务,她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动了一场全民运动。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啸中,公民们用可拍照手机提供了比摄影记者更完备的记录。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由管理甚少的参与者们撰写的……

  不论在何处,你都能看见人们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一部集众人之力的百科全书、一个丢失手机的传奇,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乃至更多事情的影响实际上有着共同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聚集一群人并使之行动原本对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努力都被置于一种制度的垄断之下。今天,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

  如同印刷机放大了个人的头脑,电话加强了双向沟通,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时通信、移动电话、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也强化了群体交流。因为人类天生就擅长群体工作,所有能够强化群体努力的东西终会改变社会。商业模式以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被改变,更大的社会影响达到极为深刻的程度,以致我们无法认识。现在一个拥有笔记本电脑的人可以掀起一场颠覆10亿美元产业的运动。

  在本书中,克雷·舍基,一个新文化的最敏锐的观察者,对此种社会革命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给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并思考了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

  个人评价

  在互联网研究日益兴盛的今天,克莱·舍基独辟蹊径,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互联网中的群体形成、群体行动和新技术对于群体的作用。他不仅仅探讨新技术,更着眼于在新技术背后的使用者的力量。这本书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但视角独特,思考方式新颖,对于互联网的未来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来源: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一生投资经验倾囊相授,未来世界趋势纵谈论道《街头智慧:罗杰斯的投资与人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06.21 6:06: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  (2013.03.25 17:05:14)
  • 对儿童的塑造,即是参与对未来社会的构建《大人为什么要开会——运用规则获得自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3.06 14:19:15)
  • 爆发:大数据时代的人类行为模式《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01.21 11:05:54)
  • 一片留给未来的痴情——读戈革译《尼耳斯·玻尔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2.10 10:55:15)
  • 教材的未来:绿色印刷必将“大显身手” (2012.08.02 10:17:36)
  • 认知改变孩子未来——《中国学生缺什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07.30 14:51:22)
  • 质量奠定基业 品牌成就未来:访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章梓茂 (2012.07.11 10:23:20)
  • 《大象与跳蚤:个人与组织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03.26 16:57:45)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的未来》  (2012.02.07 12:21:30)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