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我的青春我做主《给青春期男孩的1 0 0个引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我的青春我做主《给青春期男孩的1 0 0个引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09-16 14:14:35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给青春期男孩的1 0 0个引导》,翟晓斐、李大维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定价: 2 9 . 8 0元

  本书从青春期男孩发育的身心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这一时期男孩的身体发育、心理特征、性格养成、情感引导、学习培养、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有一个高中生在网上发帖求助:

    “父母管束太严厉,除了学习之外,禁止我和任何人来往。

    “出去玩,不行。

    “打电话,不行。

    “去同学家,不行。曾经有同学来我家被他们赶出去过,一起在家门口玩也不行,他们一定要跟着看。

    “同学来电话了就大声呵斥,我去哪里都要跟着,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干什么都要问得一清二楚,我就像个傻子一样。

    “我今年16岁,至今没有和朋友出门过一次,我是男生啊。

    “基本上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是不是很可悲啊?我不想像个小孩一样啊,大家帮帮我!”

    这个帖子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复,大部分是同龄人。这些青春期的孩子纷纷表示有同感,感觉父母管束太严,自己没有什么自由。这反映了当下的一个现实,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集中在“管”与“被管”上。

    青春期男孩大多追求一种“青春价值”,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我是个大人了,应该怎样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很多男孩认为最大的价值或自由就体现在“决定权”上,凡事能够自己做主。于是,男孩开始学着为自己做决定,一旦父母否定他们的想法或行动,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管束了,“成长”的进程受到了阻碍。

    另一方面,父母也有着自己的无奈和担忧。在一次家长讨论中,许多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孩子的朋友都是一些学习不好、喜欢打架斗殴的坏男孩……”“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孩子不懂学习的重要性,得过且过……”家长的这些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而且他们也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觉得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强,需要家长的协助,否则容易伤人伤己……

    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良苦用心往往不为孩子所理解。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方法一,与男孩加强沟通,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主动接受父母的监督。

    心理专家曾指导父母:“反思下你自己是否有认真地跟孩子交流过,找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认真谈谈你对孩子的期望,并且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管束来自对孩子的不信任,引导孩子认真想想是否自己曾做过让父母不信任的事情,如果做过,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证明给父母看,你是个大人了,能够充分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方法二,改变一下教育方式,鼓励和支持男孩与朋友交往,同时父母也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正常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克服自身的羞怯和自我封闭,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同时,知识会得以丰富,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当孩子把父母当成朋友,就会大方地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父母,父母无需“监控”就能了解男孩的交友情况。

    由此可见,与其明令禁止,对孩子的社交横加干涉,不如多和男孩交流,在交流中加以引导,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父母的过分限制不利于青春期男孩交往能力的发展,若男孩的思维、行动受到过多限制,接触的事物单一,不与同龄人交往,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父母在管束男孩时,应该将沟通放在首位,适当进行引导,充分考虑正走向独立的男孩的心理需求。

    本文摘自《给青春期男孩的100个引导》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