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激活高职高专教材源头,让情境式教学走进《思想道德修养》课堂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激活高职高专教材源头,让情境式教学走进《思想道德修养》课堂
2003-05-27 10:41:45 来源:
在一次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问到:“你在大学最不爱上的课是什么?”回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又问到:“走向社会后,对你成长成材影响最大的课是什么?”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为什么会存在这一对矛盾?一是教材内容建设的问题;一是课堂授课模式的问题。
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滨有教授等主编的高职高专《
思想道德修养
》,就是在这一矛盾对立的体系中,探索出一套为高职高专量体裁衣的教材内容建设和教学模式变革的新思路。
该书是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根据教育部社政司最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而推出的,作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组组织编写的高职高专实验教材而作以推广。
一、教材内容设置的创新
该书结合了十六大的精神,特别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人生观、价值观、道
德教育观为全书的主线,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实加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培养等有关内容。将“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想结合的治国思想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有关内容渗透到教材中,把握了社会的主潮流,饱含时代气息,可以说该书是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建设的一个新的旅程碑。
在教材内容的形式设置上,该书摆脱了过去纯大标题套小标题,小标题套小标题的简单机械的理论堆砌和加重了教条式的理论说教,而是以“学习目标”这一鲜明的目标教学切入,以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过渡和热身,再以“篇首辨析”切入现实生活中与本章有关的实际问题,比如第4章人生思考中“篇首辨析”,就提出了一个“人人为自己,就是人人为大家吗?”的人生观问题,引发出大家的“交流和研讨”。正文部分就是依据本章的主题从概念和理论上进行一全方面的阐释,以帮助读者提升理论修养,从而能举一反三,提高读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在结尾处编者又佐以“基本概念”和“复习思考”,又回归到教材的基本客观规律,以帮读者加强巩固对本章知识要点的掌握。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编者在教材编写的内容版块设置形式上不难看出,编者是将一套完整全新的教学模式
贯穿始终。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重点难点,针对高职生入学后普遍存在的思想矛盾和困惑进行设计的篇首辨析、案例分析,从一开端就把学生纳入教学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过去“高大宏远”的说教,再以交流和研讨的自由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现代思想品德课在改革和发展中,提倡教学“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不仅要发挥教师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更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打破过去单向性的“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注入式”教学法。
该书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一种典型而具体的体现。“学习目标”、“名人名言”、“篇首辨析”、“交流研讨”、“正文”、“基本概念”、“复习思考”,这些模块设计的先后顺序充分体现了本教材编者的匠心以及教材编写的艺术性。该书中的案例分析无论是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南京师生诉讼案的思考”,还是谈到爱国主义的“上海少女合唱团退出比赛”等等,都是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而情境式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贴近生活学习、互动学习。
供书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开 户 行: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分理处
地 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 编:100876
帐 号:0200002909005411865
出版社电话:010-62283428,62282025(传真) 联 系 人:陈露晓
教科所电话:010-62335484,13701378416 联 系 人: 王滨有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