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科学出版社《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奠基未来——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订购)
9月29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教育科学出版社承办的“奋进教育路 启航新征程”智库研究系列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百年历史研究》《砥砺十年铸华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2010—2020年)》《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奠基未来——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三本智库研究新作。
本文为钱民辉博士在发布会上对《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奠基未来——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一书所作的点评,原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10月8日07版。
钱民辉,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口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涉及教育社会学、社会生态及社会问题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教育社会学研究:学科·学理·学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等10余部;出版《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科普著作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课题等多项。
教育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
钱民辉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奠基未来——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看完书后我有一些感想,想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起点高。“高”体现在三个方面:这本书作者团队都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学历高,素质高,理论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水平高。这项研究从设计之初就非常严谨科学,论证有序,目标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理论实践结合,探索创新结合;执行政策意识高。在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份量重。这本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脱贫攻坚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我国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20多万建档立卡的贫困辍学学生全部实现动态清零,这本书为中国和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奠基未来”的标杆。
目光远。本书为教育扶贫减贫、防止返贫建起了长效机制。我在书里看到了高校精准扶贫,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东西部职业教育共建等内容。本书充分说明教育脱贫由过去的教育输血转变为教育造血,他们实际做的是扩大和巩固当地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使更多人在培训过程中受益。最后,以知识和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要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创新点新。首先是探索并实践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扶贫道路。其次是建立了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滇西片区。再次是本书提出了贫困地区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激活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发优势。
示范性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他们带着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又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在个案与推广方面,先建立个案,个案成熟了以后再逐步推广,成效显著。
除了以上五点感受外,我还有一些建议,边远地区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在今后关于教育返贫防控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将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等纳入研究团队,从而拓宽研究角度、丰富研究内容,共同为教育系统返贫防控工作作出贡献。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