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本溯源,把二十四节气说明白
▪ 看懂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哲学和诗意
▪ 丰富全面,通俗易懂,有思想有个性有美感的二十四节气书
▪ 有生命美感的节气书
▪ 通过节气呈现中国人的生命故事和生命哲学
▪ 让你看懂中国重要节日的源和流
▪ 从中国文化的根源易理哲学读懂节气

书名:《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诗意的时间哲学》(订购)
作者:董点观由 著
责任编辑:王鹭鹏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天文科学、易理哲学、岁时文化,农耕历法,诗词歌赋等多角度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介绍生活在这种节气文化里的中国人的生活特点和人生哲学。
编辑手札
二十四节气,因为相关民俗事象甚多,甚为国内社会关注,推介者不少,著作也多。作者起意,在公众号上写了几篇冬至文章,从多个角度介绍冬至节气。不意被编辑相中,联系说希望有一本书能追本溯源,把二十四节气说明白。
市面上的二十四节气书,或专写节气饮食养生,或偏重诗词歌赋,或侧重气象,或写花花草草,或是照片集锦,也有百科全书式的,内容比较全,个性较模糊。
书中的批注极有创意,以包容不便于写进正文的知识点,比如古文字字形,诗词注解,各种天文历法知识,这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含量,展示了学术的最新动向和争议。更深层次的想法是,节气是表象,围绕节气出现的人与事,后面是一个有悠长历史的群体,他们为什么这么感知时间的变化,又为什么去这样不厌其烦而慎重地举办种种仪式,这种厚重感,是历史层累造成的,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这种底蕴,被大杂烩式的述说给掩盖遮蔽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不知所以,更不愿意深究所以。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谁说不是呢,所以本书不惮逆其道而行,希望读者们能收下这些礼物。
易理哲学是节气非常重要的内容,易经的阴阳理论,和节气、历法关系密切,《时间之书》里用六十四卦配节气,是中国传统卦气说的一种,卦和节气的对应方式比较复杂,如何对应也有不同的流派,而本书挑选使用十二消息卦来配演节气,是因其理论简洁易懂,逻辑清晰,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本书作者从易学的基础理论开始步步深入十二消息卦里的哲学思想,力求清晰易懂,平易近人。
节气里有深邃的生命意识,是读者读完这本书应该得到的体会,这也是其他的节气书里头少见的,这种深邃的生命感,是节气最迷人最美的部分,不充分揭明这些,节气书就是知识点的汇总,读者只看到民俗,吃吃喝喝,失去美感和生命感。一年四季就如同人的一生,十二消息卦里也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如书中对仲秋观卦和冬至复卦的解读,立春节气对春字和屯卦的解读,都富有哲理,带有中国文化的美感,是节气文化对人的生命的启迪。
例如,在大寒节气的终章,本书引用唐太宗的诗歌: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作者这样评论道: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除夕守岁时写下的盛世华章,它大气、华丽、喜庆。这难得的盛世后面,是多少年的积累,多少人的努力、付出乃至牺牲。
从大寒再回到立春,终而复始,如环无端,日月之行,年年如是,但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年年不同,过去一年的积累,会决定我们新一年的起点,新一年的努力,会决定我们岁末的收获和心境。在我们一生的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里,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好该做的事情了吗?我们的付出最终收获了“大观在上”吗?我们给自己的人生,也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了该有的积累和不食的硕果吗?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是农业,也是生命,是人生,是一代代人们留下的生命记录,是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写就的文化时空。
这种生命感贯穿全书,让这本书不是普通的节气知识书,而引领人们通过节气体悟生命哲学。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