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分析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分析哲学在中国》)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分析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分析哲学在中国》)
范辙
2003-11-20 10:16:19  来源:  
 


 中西文化交接之后,中国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该向西方文化学习什么?”对此,蔡元培先生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他对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道:“诸位同学到国外留学,学一门专业知识,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得到那个手指头,那就是科学方法。”显然在他看来,方法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他把科学的方法看作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有了这个手指头,就不愁没有金子。有了科学方法,也就当然不愁没有科学知识。

 蔡元培的这一席话对冯友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向西方哲学学习些什么东西?”他的答案是,西方哲学对中国的永久性的贡献就是逻辑分析方法。重要的是这个方法,而不是现成的结论。他指出,逻辑分析方法的传入给予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使其整个思想为之一变。可见,在冯友兰看来,学习西方哲学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学习和引进其逻辑分析方法。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和总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历史,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考察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历史显然是这一研究和总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分析哲学就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显学。进入中国哲学界后,分析哲学或逻辑分析方法在中国学院哲学中也是主流。胡军的《分析哲学在中国》一书追踪了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引进、传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也就相应地具有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此书是这一领域第一本研究这一课题的著作。

 但是研究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要求作者必须既了解分析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也同时熟谙中国的现代哲学。胡军可以说具备了作这样研究的条件。他早年对传统逻辑感觉很大的兴趣,上大学时又学习过数理逻辑中的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后来他又花费了几年的时间钻研知识论。其时他喜欢上了罗素的哲学,尤其是罗素早年的几本哲学著作,如《哲学问题》、《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哲学大纲》。摩尔的哲学著作他也曾读过几本。他本来对西方哲学很感兴趣,但硕士、博士期间读的又是中国传统哲学。然他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又是处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金岳霖。如此这般,使他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所了解,对分析哲学的早期发展也下过一些功夫。

 研究分析哲学在中国遇到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到底在中国现代哲学中有没有分析哲学。我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分析哲学和分析哲学在中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胡军的书既名之为《分析哲学在中国》,所以书中所说的分析哲学既可以指分析哲学在中国哲学界的流布,也同样可以指中国哲学家所具有的分析哲学的思想。第二,中国现代哲学家中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析哲学家呢?有人认为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可以说,金岳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分析哲学家,他的《逻辑》和《知识论》是分析哲学的代表著作,尤其是他的《知识论》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分析哲学的问题。第三,胡军的《分析哲学在中国》正确地指出,中国现代哲学家感觉到极大兴趣的并不是西方的分析哲学家的哲学观,而是哲学的分析方法。其实在西方哲学中,“分析哲学”这一概念并不是就哲学流派而言的,主要的是就其哲学的分析方法着眼的。比如维也纳学派并不认为哲学是与科学并列的一门学科,而只是分析科学命题有无意义的一种活动。所以名之为维也纳学派,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哲学观。相反他们的哲学观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他们的截然不同的哲学观中却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分析的方法。因此就中国现代哲学家高度地重视和自觉熟练地运用分析方法来讨论、分析哲学问题而言,中国现代哲学界确实有分析哲学的传统或历史。总结分析哲学在中国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线索和理论经验有益于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

 但是正如胡军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分析哲学家却也有着不同于西方分析哲学家的特点。第一,在西方分析哲学家那里,逻辑分析方法毫无疑问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法,但在金岳霖看来,逻辑已不仅仅是哲学分析的工具,而成为了构成宇宙或世界的最基本的一种成分。因此在金岳霖处,逻辑赋有形而上的性质或地位。第二,金岳霖、冯友兰、张岱年等人都坚决地不同意维也纳学派以逻辑分析方法来拒斥形而上学的极端的哲学立场,而坚持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来建构形而上学,因此金岳霖和冯友兰都有自己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体系,张岱年也在积极地试图运用分析方法来分析或解决本体论和知识论方面的问题。第三,西方的分析哲学家都有强烈的自然科学的背景,坚持着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和解决哲学中的问题。与此不同,中国的分析哲学家都是人文学者,他们虽然坚决地拥护科学,但却能自觉地把哲学与科学区别开来。第四,对分析方法,中国哲学家的理解也不同于西方哲学家,如冯友兰指出,所谓的分析方法就是“辨名析理”。且不管这样的看法对不对,它至少反映了冯友兰试图把分析方法中国化,以使人们易于接受。胡军的上述这些看法都是正确、客观、深刻和可靠的。

 《分析哲学在中国》一书客观地描述了分析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渠道。胡军指出,罗素来华讲学是分析哲学在中国传播的主渠道,罗素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中国思想界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是因为罗素早期那种既注重逻辑分析方法又坚持新实在论哲学的立场和精神容易为中国现代哲学家所理解和接受。金岳霖、张申府、张岱年等人就是因为阅读了罗素的哲学著作而走上了哲学研究的道路的。而维也纳学派虽然也在中国的现代哲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却局限在很狭窄的学术圈内。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那种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立场很难得到中国哲学家的同情理解。胡军的这一分析是准确的,它揭示出了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理想和人文关怀。

 (《分析哲学在中国》,胡军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1.19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