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角度独特 深中肯綮——《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角度独特 深中肯綮——《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辛文
2002-07-24 10:08:44 来源:
《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安宇、周棉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外文化交流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在此形势下,研讨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切中肯綮的课题。由安宇、周棉主编的《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大学出版社)就是这样一部具有近代文化交流史、学术史性质的著作。其特色如下:
一、选题视角新。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始于晚清,从源头上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其本质上,却是向西方学习的形式和手段;从文化交流和传播学的性质上看,留学生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介和桥梁。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并不艰深,但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提出,并且在当今的形势下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不仅有其历史意义、学术价值,更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该书首先在总论中梳理评说了不同时期留学生群体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留学生群体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还把留学生与非留学生群体与中外文化的关系加以对比,从而客观地指出了留学生群体在中外文化关系交流中的作用;然后则分章从不同的学科的角度加以评析,并选择了部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作出特殊贡献的留学生人物加以论述。这样,通过宏观的、具体门类的和有代表性留学人物的不同层面的研究,就令人信服地阐述了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肯定了他们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现实感强。该书虽然不是研究当今的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的著作,但是作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中延续至今而且越来越大的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留学生对21世纪中国走向世界的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而研究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的交流关系就不仅仅是研究历史,也就不仅仅具有学术性,而且能够起到以史为鉴,启迪现实的作用。不难想见,在1949年前那样艰难的环境中,留学生们尚且能够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为促进中国文化的转型作出独特的贡献,那么,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留学生群体,就更能够为当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促进中国与国际接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别立新说多。该书在诸多问题上,能够不拘旧说,勇于创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该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往的有关研究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却“忽略了从整体上探讨主要参加者、重要的当事人之群体出身特征,缺少一种方法上的归类和评判”,“对贯穿五四始终,又是重要当事人、主要参加者和引导者的留学生们,缺少一种整体的分析和评论”。因而,对于五四运动中留学生倡导白话文的功绩,则独辟蹊径地从传播学的角度给以高度评价:“第一,在中国历史上,它史无前例地实现了语言形式的伟大变革,帮助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国的4亿多人民,运用新的思维外壳(语言形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它为实现西方近代文化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和中国文化传入西方,沟通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最新语言载体。”这些观点是颇有见地的。
四、运用综合的论述方法。例如,在论述不同学科的留学生们的贡献时,该书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编制了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们的学历情况,以反映他们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在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则对其主要传播者——《新青年》作者主要的出身背景加以分析,从而不仅说明了留学生们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而且充分地肯定了留学生们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进而指出“五四运动后期新文化队伍的分化,实际上也就是以留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各自在经过五四的洗礼之后,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方向产生了歧异,也就是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道路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在80年后的今天,这里面包含的内容似乎更为深奥也更为明显,值得进入21世纪的中国人深入、长久的反思。
总之,阅读该书,掩卷长思,有所感,有所悟。思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和社会的发展,思考留学生们在其中的作用,思考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和现代化的前景,思考新一代留学生们与现实和未来的关系。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7.2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