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卓越的心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美学新论》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卓越的心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美学新论》
金庆云
2003-12-30 13:53:16  来源:  
 
 什么是音乐?什么是美?在我六十多年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物,我的职业,我的生活,从每天醒来按下音响的开关,到每晚朦胧睡去,几乎随时在伴随着我的(没有它的时候,多半就是我在为俗事浪费生命的时候),那一次次凶猛的袭击我的,那不知不觉中潜入我的,那给过我狂喜,给过我安详与幸福,给过我梦与忧伤,让我泛起微笑,让我潸潸泪下,让我悲喜莫名的——
 这样一件奇妙的东西,我竟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甚至极少想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只知道这断然不是虚假的,因为我这样确切的感觉到它。
 但我真的知道什么是美吗?在我与美遭遇的那一刻,我是如此自信的,然而,或许就在我身边的人却对此是麻木甚或嫌恶的。当我挣扎着用语言描述的时候,却发觉根本无能为力。不止是因为我找不到相应的语言,而且是我根本没有相应的思想。
 但我真的知道什么是美吗?连我自己也不断的在推翻自己的感觉。曾经崇拜迷恋的,或许在下一个时间只觉得自己的愚昧。曾经嗤之以鼻的,或许又重新发现它的价值。自以为已经懂得很多的,却一次次展现出无尽深远的内面。
 真有绝对的美吗?即使有,这又有什么意义?
 写了《巨人三传》的罗曼罗兰,他的两个巨人就在惊天动地地角力。身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与伟大的音乐学者,罗曼罗兰痛苦地思索过这样的问题。他写了三十七页的信给托尔斯泰,因为这位”走火入魔”的人道主义者,在晚年贬抑所谓”艺术”,宣称贝多芬的音乐比不上一俄罗斯农妇在工作时哼唱的民歌。事实上,托尔
斯泰也老早就痛苦的思索过这样的问题。他的《克罗采奏鸣曲》里,那个杀妻者,如何沉痛地指责了贝多芬的音乐,那真是一切背德的泉源啊!如果没有它,我们会活得更单纯更满足更幸福吗?托玛斯曼则描述了另外一个故事,疗养院里患着肺结核的商人妇,不听医生的劝诫,让音乐鼓荡自己虚弱的胸膛,烧红自己苍白的脸颊,终于夭亡。这是值得的吗?她是快乐的吗?
 ”绝大多数的道德问题,其实都是美学问题”。我从来没弄清这是谁说的话,也从来不敢直视这个问题。所有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败德者吗?或是道德的真正笃信者?所有真正的音乐家都是疯子,或许正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道德法则。一句流行的话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其实不少音乐家的行径是惊世骇俗的。
 我们不能确定美的善恶。 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至少不能替别人确定,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我认定我们是幸运的——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可以自己选择人生价值的时代与社会中。起码我们有权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必听命与教条或权威或导师。
 然而我或如我一样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面对“什么是美”的问题的。我只直觉相信美,尤其音乐的美是最难了解,最难描述的。 需要最卓越的心智——极清晰的头脑和极敏感的心灵——去探测它。相形之下,描述了宇宙万有绝大多数物理现象的牛顿定律是多么简单啊! 只要三句话就能说完。而对音乐,千百年来絮絮叨叨,多少一流的心智说不出多少道理来。
 我们的社会里极少有人还有这样的傻劲。而我幸运地发现毕竟还有一些卓越的心智,在用我们的语言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九九四年在香港的”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所举办的”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上,我认识到好几位大陆来的音乐美学学者,他们的博学与专精,他们的清晰思路与准确语言,让我惊叹赞佩,而几乎忘记了为自己的无知惭愧。特别高兴的是我们终于不必在教条或训话的框框里讨论,而可以更自由更直接的逼近问题本身。
 王次炤是其中一位极为杰出的年轻学者。一九九五年初他来台湾参加学术会议,临走时把这本书的书稿交给我代为办理出版。我有幸成为本书在此地的第一个读者,也有幸找到了认识这样一本书的价值、不计商业利害的出版者。我相信,必有更多的心灵,为这书里提出的问题而不宁,为书中呈现的思辨而着迷。或许我们会因此对这最难解的谜——音乐之美——又走近了一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