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英语词汇研究的一枝奇葩--评山东大学出版社《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英语词汇研究的一枝奇葩--评山东大学出版社《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张晓博
2004-01-14 16:04:54  来源:  
 
 一个中国人用英语写作是很困难的,用英语做学术著作更是难上加难。但是选准了角度,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很容易写得趣味横生。山东大学外语学院胡兆云教授所著《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就是这样一本用英文写就的“小题大做”的好书。作者通过广泛的调查,周密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从小处着手,深入研究,求得“自圆其说”。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个“自”字,它道出了科研的真谛,一份耕耘后的收获就算再小也是弥足珍贵的。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隔绝的,而总是随社会、文化的接触、交流而相互不断交融、渗透、影响的。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一个重要结果,而词汇借用则是语言借用的主要部分。操不同语言的民族接触的原因很多,如文化交流、商业贸易、战争、征服、殖民及地理上的接近等等。不同社会的文化接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往往随引起它们的社会文化接触的产生和消亡而产生和消亡。语言接触总要在参与接触的语言中留下影响。一般来讲,接触时间越长,语言的相互影响就越大;语言的亲缘关系越近,其相互影响也就越大。较大的影响都是由长期的密切的接触留下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对英语的影响便是个明显的例子。英语词汇的80%都是外来语,这与它自身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不论是入侵英国的法国人,还是北欧人,不论是罗马人的拉丁语,还是古希腊语,英国人都广泛接纳,将其吸收到语言中。英语词汇的丰富和灵活多变全赖于语言接触产生的结果。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更是敞开胸怀,广纳百川,中国、印度、前苏联、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的词汇也源源不断地进入英语。至于航天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等高科技学科所产生的新词汇,英语更是最强大的吸收者,并把这些专门词汇迅速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英语表达的丰富,英语语言的力量,更是无与伦比。
 语言的借用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包括其独特的语法、语音、句法、词汇、语义及其他内部结构。因此,不同语言的借词能力也不同。有的语言借词能力强一些,范围也广一些。而有的语言借词能力则弱一些,范围也小一些。英语的借词能力非常强,从世界许多语言中借用了大量词汇。汉语的借词能力虽然不如英语强,但是,近几年来,也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巧克力、朱古力都是英语词汇chocolate的音译,曲奇则是cookie的音译,还有太妃糖(taffy)、啤酒(beer)、白兰地(brandy)等,都属此例。还有一些运动项目如高尔夫(golf)、保龄球(bowling)都是舶来语,更多的还是一些汉语合成词比如拉长(1ine head)。大量的英文缩略语已直接被汉语借用,进入到汉语的日常表达当中。比如,AA制,B超,CPU,CD,CT,TOEFL,UFO,WWW,还有孩子们都耳熟能详的bye bye(拜拜),cool(酷)等。
 英语借词给汉语也带来了一些影响。由于音译词与意译词的并存,汉语中产生了一些双式同义词,ca~oon音译为卡通,意译为漫画;engine音译为引擎,意译为发动机;laser音译为莱塞,意译为激光;shampoo音译为香波,意译为洗发剂。这种音译词的大量出现给不通英文的国人造成了不少麻烦,香波不知道是洗发用的,引擎不知是干什么用的,更有一些追求洋化的企业,放着自己的母语不用,偏偏去起些花里胡哨的洋名。还有一些不懂历史的企业家,硬是把殖民地时期的名字用在了商标上。汉语借词的另一个恶果便是英语的词汇的回译不当。笔者在阅读某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汉语散文时遇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译者身为中国高等学府的教师,竟然把翡冷翠译成了汉语拼音Feilengcui,而没有回译为Florence。佛罗伦萨是意大利城市,意文为Firenze,英文拼写为Florence。译者缺乏翻译常识,没有进行回译,草草用汉语拼音了事,造成了错译。
 词汇借用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一种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的语言现象。它大大地增加了借人语言的词汇,提高了该语言的表达能力,是语言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当然,词汇借用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和一定的限度,应尽量减少对借人语的负面影响。
 该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语言接触和语言借用;第二章为英语词汇的借用和词形;第三章为汉语词汇的借用及其从英语中借用的词形。书中通过大量的例证向读者展示了英语词汇的奥秘,英语词汇的丰富多彩与借词是分不开的。
 总之,这是一个有心人不厌其烦的小题大做,呈现给读者的与其说是一本语言理论专著,不如说是一本词汇研究的资料集。个中辛劳作者己知,读者也心知肚明。

摘自:《新闻出版导刊》2003-12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