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书摘 - 自由参评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自由参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书摘
2025-03-24 08:55:55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党的自我革命与纪检监察研究丛书”围绕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核心内容,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深入分析了党在新时代如何通过自我革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本套丛书目前已出版三本:《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

  最新出版的《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不仅梳理了党内监督的历史脉络,还结合新时代的需求,提出了创新性的监督思路。无论是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者,还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抑或关心党风政风的普通读者,都可透过这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著作,理解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洞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未来图景。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订购)

党的自我革命与纪检监察研究丛书

肖剑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肖剑忠,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同济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为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浙江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基地首席专家兼执行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浙江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级机关党校讲师团成员、杭州市直机关党务讲师团成员、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清风”法纪宣讲团成员等。在各类公开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17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和《精神文明导刊》等全文转载,2篇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和《中国日报》全文转载。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监督思想,述评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实践历程,同时从实然层面深入分析了党内监督体系建设至今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应然层面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主要目标,最后着眼未来系统提出了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系列具体对策。

本书特色

  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监督思想,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采用访谈法阐述党内监督的探索实践,使得该书极具可读性和可靠性。

  系统列举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

精彩书摘

序言(节选)

文|丁晓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颇具中国特色且具有极大优势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背景下,以执政党自我治理的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正是中国治理的特有逻辑,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治理的现代化,其核心就是通过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强化党的自我监督,确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使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级各类权力机构能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那么,如何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如何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文件一再强调的这一重要任务落实到位,使之从战略蓝图变为工程施工图,最后变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这就成了党委、政府和学界所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

  肖剑忠教授所著的《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正是他为此重要任务所付出努力的结果,是他展示给广大读者的个人答案。作为作者的导师,我为此感到欣慰,同时也深以为这是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领域的一个有分量、有新意的重要成果。在我看来,这部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亮点。

  其一,对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进行了有开创性的理论建构。的确,我国学界从事党史党建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的学者对党内监督的研究成果是不少的。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聚焦于某个方面、某种制度的研究,而缺乏在系统观念指导下对整个党内监督体系进行研究的成果。少数学术论文虽然也以党内监督体系为研究主题,但限于篇幅,其论述仍然是比较简略的,只涉及少数几个方面或几个维度。此外,也有少数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从历史角度对党内监督体系进行研究,但实际上,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党并没有明确建立党内监督体系的目标,因而,这些从党史角度对党内监督体系进行的研究,严格说也并不是真正的党内监督体系研究。

  肖剑忠教授的《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研究》不仅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而且提出了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所应具有的五方面基本特征。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党内监督体系所具有的五方面目标导向。作者对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建构,不仅可为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指明方向,也可为我们评价和分析党内监督体系甚至某个党内监督主体与某项党内监督制度提供标准和参照。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党内政治监督的论述。政治监督是近些年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以及各级纪委制定的文件中的高频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屡屡强调的重要概念。

  其二,对一些不太为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涉及问题甚多,有些重点难题是中央文件所着重指出要破解的,也有些是不太为人关注的。一般而言,对于前面这类问题,学界往往更关注,产出的研究成果也更多;对于后面这类问题,学界则相对关注不多,研究成果也较少。

  其三,为党内监督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新维度。作者认为,技术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越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越有用武之地,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作者认为,在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中,技术和制度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对此,我是深表赞同的。

  长期以来,学界研究政治问题,特别是研究党内监督问题,一般基于制度视角,主要是分析既有制度的弊端和非科学性,始终着力于探索如何建立健全制度。作者固然同样重点关注制度的创设和运行,却又关注技术维度,做到了制度和技术并重。故而,作者提出了对民主生活会进行现场录像并存档、探索党委(党组)会议决策重大事项时录视频以及探索网上民主测评等思路和做法。这些思路和做法虽然进入操作层面后有待精细化和科学化,但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是可以为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打开新思路、提供新视角的。

  当然,党中央所提出的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的目标是宏大且艰巨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都是不能止步的。我也希望作者有更多的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持续助力于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