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赵汀阳的“天下”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赵汀阳的“天下”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周月亮(书评人)
2004-05-09 16:42:18  来源:  
 
 赵汀阳一直在致力将人们习惯的“务虚”的哲学改造成能做成事的“务实”的哲学,来改造世界。赵汀阳说哲学观念是大观念,大观念当然随着大事情走。于是,他转而做“天下理念”这篇大文章。如果说问题体系是“所思”的话,那么方法论以及新的方法所形成的概念体系便是“思”本身了。中国古代哲人往往用“思”消融“所思”,留下开放的“思”的气场,供后人来填充。而赵汀阳是受过西学洗礼的,在追求逻辑自洽方面像是个严谨的分析哲学家,所以,这本以探讨天下理念为主干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不但是说给政治学家听的,而且是说给政治家听的,尤其是说给西方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听的,让他们修补他们那偏狭的二元对立的不够世界化的世界观。
 因为西方那以民族国家为坐标的、以“帝国观念”为尺度的所谓的“世界观”(不管是罗马帝国、大英帝国还是美帝国主义)都是唯我立场的、正统异端两极对立的,没有也不想与中国及东方观念世界互动起来的偏瘫的世界观,尤其是其机械的二元对峙的(进步/落后,文明/野蛮,正统/异端)不知转化与蕴涵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天下观念(不是实践)是以天下观天下的无立场的、人我主客互动的,对可能的西方世界是兼容消化的(如历史上接受佛教、近代以来接受现代化理论),从而是开放的有序的和谐而兼容的能够“物各赋物”的。汀阳给没有了形而上感觉的当代人生建构出一个“天下感觉”,在用纯哲学的剃刀沿着互动文本纽结的肯綮貌似“无立场”的剖析了一通之后,我们拥有了这样一个“天下”:相对于西方的主体原则加异端模式的国家观念,中国的天下理念是能把世界引导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大哲学。这种天下感觉也是可以抵挡后现代骚乱的,因为天下感觉是能寻找最大尺度的有序化的哲学境界。
 说他貌似无立场,不是说他背叛了自己的方法论,而是说他有更大的坚持:“1.使中国的某些概念进入世界通用的思想概念体系。”“2.使中国思想所发现的一些独特问题进入世界公认的思想问题体系”(《哲学的中国表述》)。习惯于用西方哲学标准来考量哲学的人照样可以从赵汀阳这“哲学的中国表述”中感受到中国哲学的魅力。就拿汀阳这本新书来说,是无立场分析和综合文本的方法发现了天下理念,还是天下理念给予了他这种哲学方法?我看尽管是互动的但是后者更根本一些,《老子》对赵汀阳的影响是遗传性的,尽管赵汀阳不承认,就我看王阳明的心学对赵汀阳的“心事哲学”的影响也是遗传性的。 
 像汀阳的所有的书都是论文合成确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一样,本书内在结构是一体的强有力的。文化自身认同、历史知识从地方的变成普遍的等重大问题是“天下理念”的侧翼展开,幸福和暴力问题、乃至于后现代问题都是“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的色相。“没有制度只有表述的后现代”这一对后现代的致命判断当是“综合文本”方法的一个发现。精神如果没有制度的支撑,便会出现“后”的状态。“后”是状态,不是时态(难怪有人能从庄周、魏晋风度中找出后现代)。综观全书,觉得赵汀阳是想在这礼崩乐坏的大形势中建立起有序互动的能对话可交往的“世界3”(用波普尔的术语)来,建构出真正以世界尺度为思考单位的世界观来。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赵汀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9.8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4-23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