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破解领导力之谜--清华大学出版社《全球领导力》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破解领导力之谜--清华大学出版社《全球领导力》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04-05-13 10:47:57  来源:  
 
 领导力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使用越来越频繁的词语之一。有的人把它与权力相连,有的人把它与财富挂钩,更有人把它与声名等同。对于其来源,更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领导力是与生俱来的,有的学者认为领导力是时势造就的。有的人希望能够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分析出其科学的真谛;但更有人相信其“智慧”的一面,只求有缘?参悟”。凡此种种,使得领导力成为管理领域中最具有吸引力但又最神秘莫测的关键词之一。
 感谢“全球领导力”课程的清华学子,编写了这本《全球领导力》。这本书并没有提出关于领导力的新的概念或理论——这类书已经太多了!但是它为我们破解领导力之谜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途径。通过对“全球领导力”这门课内容的忠实记录和与其主持教授约翰·桑顿的深入交流,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领导力实践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首先,领导力的体现往往与具体的个人是分不开的。而由桑顿先生来演绎领导力又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记得是去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在东方广场的一个餐厅里第一次见到了桑顿。当时正是向外界公布他辞去高盛总裁职务到清华任教的前夜。与我以前见过的一些跨国公司的CEO一样,他显得精明强干,果断利落。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在我们的谈话中他多次提到,在他的有生之年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但美国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希望通过他在清华和中国的工作能够为中美两个国家的沟通和交流架起桥梁。同时,他对在中国开展工作所带来的新奇和不确定性所表现出的那种赤诚的期望和憧憬也让人难忘。他对清华的成长变化和中国改革的方方面面都刨根问底,兴趣盎然。也许正是这种信念和期望使得桑顿能够做出辞去高盛总裁职务到清华任教的非凡之举。
 虽然出身商场,桑顿对领导力的理解却远远超出传统的商业范围。当我向他提到希望我们的MPA同学也能够上他的课时,他显得非常兴奋。他不但对我们推荐的MPA学员全部接受,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各次见面中,对这些学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直到现在他还关心着这些学员的前途和未来的发展。在全球领导力的课程中,他邀请了世界各国的商界、政府、NGO、和学术界的精英们,通过他们白手创业的艰辛、承受文化冲击的痛苦,转危为安的传奇,以及深入研究的视角,为我们演绎了当代领导力的丰富内涵,折射出改善公共管理实践的巨大潜力。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中国发展的问题涉及到公共管理的领域。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国能否培养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宽广的国际视野,娴熟的管理技能的新一代公共管理领导人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2000年10月24日成立以来,秉“明德为公”之院训,把为国家培养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和为国家发展提供知识贡献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培养出了全国首批MPA毕业生,提供了政府高级官员的培训,为国家若干重大公共管理决策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政策建议。《全球领导力》一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展公共部门领导力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材。而桑顿先生和其同事们身体力行对公共事务的诠释和贡献,必将吸引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改善,为中国新世纪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行胜于言
赵纯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我和约翰·桑顿先生的初次相识是在1999年6月。当时我在英国伦敦和几位高盛公司的资深人士探讨如何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学院的发展方案。讨论是热烈而富有成果的。就在为时一周的讨论接近结束时,桑顿先生来到我住的四季酒店,与我就讨论的内容深入交换意见。交谈中,他对中国的重视,对为中国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满腔热情,以及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管理教育颇有见地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伦敦研讨的基础上,经过各方面长达一年多的努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由30多位中外著名企业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组成的顾问委员会。高盛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亨利·鲍尔森先生担任主席。约翰·桑顿先生作为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历次的顾问委员会会议,为清华经管学院的发展提出过很多有益的建议,贡献出他的智慧和热情。
 大约一年多以前,桑顿先生通过他的同事向我探问,是否可以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任教,他准备来亲自组织讲授《全球领导力》的课程。他表示,深入了解中国,为中国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是他弃商从教的主要动因。他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清华大学领导的积极回应,决定正式聘请约翰·桑顿先生为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当我把这一消息当面告诉他时,他显得十分兴奋,就像一个人终于实现厂他多子的夙愿,即将开始一个新的职业生涯那样。这样,在2003年9月,约翰·桑顿先生如约走上清华经管学院的《全球领导力》讲堂,开始了他在清华大学的教授生涯。
 中国的管理教育是一个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事业。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面临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巨大社会需求,承载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我国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水平的极高的社会期望。中国的管理教育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事业,它面临着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师资匮乏,资源有限等重重困难。如何“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如何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如何培养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如何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经营战略头脑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是管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的历史性挑战。约翰·桑顿先生自愿加入到中国的管理教育工作者的行列中来,身体力行,无疑会对我国的管理教育事业贡献出新鲜的经验。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改善和提高“领导力”在企业领导人中有着广泛而迫切的需求。然而在各类管理教育机构中(包括大学和培训机构),虽然设有类似的课程,但缺乏系统的、成熟的、成功的课程范例。很多人认为“领导力”含有科学的成份,但更多是艺术。它可以“学”可以“悟”,但很难在课堂上“教”。桑顿先生以其自身丰富的领导经验,并且邀请世界各地商界、政界、学界及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人来到清华,与学生平等对话,充分交流,分享他们的领导经验,实为一大创举。从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的评估结果看来,课程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课程是成功的。在这里,我要祝贺约翰·桑顿教授勇敢探索的成功。约翰·桑顿教授和这些大师们的此次行动堪称行胜于言。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5-0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