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深奥的首先是简单的--北理工社《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深奥的首先是简单的--北理工社《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
王鸣阳(资深编辑)
2004-10-13 16:08:11 来源:
物理学家对真理探求的过程,原来就是坚持用那些你不得不相信,一般人也应该很好理解的简单原则解释自然现象。
我的读科学书籍的体会是,凭借已有的背景知识,能够第一遍就读懂百分之百的不多(那种书多半被用来复习或查阅,我大概是不会逐字逐句读完的),能读懂百分之七八十,就很不错了,能读懂百分之三四十,就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
《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这本书,从伽利略和牛顿到爱因斯坦和今天,从简单的位移运动到宇宙和基本粒子的复杂运动,全面介绍了物理基本理论的发展脉络,描绘出一部自然界基本运动规律的发现史。所涉及的知识,是一位物理系攻读理论物理的学生甚至研究生大概也未必全都学过的内容。作者采用的是一条哲学意味很浓的主线:自然规律的统一性。那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或者说,他要表达的他的思想。
译者把这本书定位为科普书籍,不过,我这位也上过物理系的退休科学编辑却要老实地承认,对于此书后面三、四章涉及量子理论最新成果部分,好些细节我现在还没有读懂。“译者序”的结尾一段其实点出了这本书的特点,也是对某些内涵丰富的难懂图书的一种阅读方法:“我这里不妨套用2002年霍金访问中国时,清华大学一位青年教授倡导人们前去听讲座时所说的话:‘懂与不懂,都有收获。”这同样意思的话,我在科学家所写的书里读到过,我的科学家朋友也曾坦然承认他们听科学讲座和阅读科学书籍时常常也有不能理解的内容。
这本书对于各种物理原理和定律按照统一思想连接起来,对物理理论的提出、同以前理论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脉络讲解得比较清楚,这恰恰弥补了物理教科书的固有缺陷。回想自己读大学时,有位教授给我们讲如何进行总复习,意思就是自己用一条线把学过的内容串接起来,使得一大本书变得只有那么几页,那就是学懂了。
当时我对于物理教科书上所写的什么“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一类空洞的哲学概括,根本无法理解。以后读过一些哲学书(已有哲学家承认,有不少哲学书籍根本就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不幸就只读到了那样的哲学),我首先烦那些用权威人物的话来压人的不必要的引文(自然科学从不会通过指出那是牛顿或爱因斯坦的观点来增加说服力),要么觉得空洞,要么觉得是初浅的常识,把简单说成复杂。读过这本书,特别是最后几章涉及到物理学的最新成果(尽管不少细节我还没有搞懂),你会发现,哲学观点,也就是对自然界总体看法的那些原则,原来就体现在物理学家对真理探求的过程之中,原来就是坚持用那些你不得不相信,一般人也应该很好理解的简单原则解释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中蕴蓄着统一性”,这并不是作者提出的新的哲学命题,但是他通过物理学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的发现过程阐述得特别清楚。在我看来,这倒是一本值得读读的哲学书。
教科书还有一个难以避免的缺陷,就是告诉学生“事情就是那样”,“那就是真理”,有疑点,那也是已经被代替的旧理论的困难,新的现在的理论已经一切搞妥。有水平的教师,也不敢在课堂上讲授有争议的问题,以免另生枝节,影响学生按标准答题。这就是所谓读死书,颇有些妨碍创造力的发展的。在这本书中,作者几乎到处在指出理论的困难,正因为有困难,所以才要继续前进。对于这一点,作者在书内行文中是很注意的,并在他的原序中特别提醒:“书中的大部分内容被用来介绍那些相对而言已得到充分理解和普遍接受的理论。这倒不是说,它们都已经得到了确立,或者均已被搞得一清二楚——作者并不认为科学上真的存在这类情况。”我相信科学,同其他解释方法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识到科学的这种谦逊、开放的态度。
(《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美]C.泰勒著 暴永宁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4.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9-03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