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网络时代·阅读方式·逻辑形式--人大社《事业的境界》(大学生文化读本)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网络时代·阅读方式·逻辑形式--人大社《事业的境界》(大学生文化读本)
张法
2004-12-08 14:45:24  来源:  
 
 读书,在前印刷时代,神圣而高贵,特别是纸还没有出现,书是镂写在青铜、竹简、布帛上的时候,真可谓字字玑珠。在印刷时代,纸和印刷术把书籍普遍化了,读书重要但普通,普通却重要,这时有很多对于书的颂词。很快,电子时代到来,网络出现,书不仅是在纸册上读,也在电脑上读。这时我们才知道,从纸上读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媒介形式,还是一套逻辑方式,一种视觉的、切割的、分类的、几何的、三维的、线型的、理解的逻辑……
 如果以媒介为尺度来划分时代,那么,电子时代与印刷时代有了质的不同。自电子时代以来,三种主要的电形式,电影、电视、电脑不断地呈出新逻辑,而且以这种新逻辑来影响世界。电影制作的组织方式,给了世界一种蒙太奇逻辑。从库里肖夫1920年的经典例子可以体会电影蒙太奇的“魔术”:1一男青年从左边走来;2一女青年从右边走来;3两人见面、握手,男青年用手指点着;4一幢白色大建筑物(美国总统的白宫)5两人走向台阶。实际上,每一镜头都是在不同地点拍摄的,白宫镜头还是从一美国影片上剪下来的,但按如上秩序组合以后,就成了在同一地点连续发生的事。现实必须经过变形、变体、变意,才能成为电影。现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观念:荒诞、表现、直觉、无意识……通过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都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理解。电视的出现,给了世界一种遥控板逻辑。一方面,电视把各种不同领域的内容都整合到自己的节目表和栏目框中。电视机中的频导并置,显示了无中心的多样化拼贴,而其呈现方式,是由观者的遥控板控制的,按遥控板的任意性和主观性,构成了电视画面出现的逻辑。后现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观点,拼贴、挪用、戏拟、解构……通过电视与现实的关系都可以得到具体而深刻的理解。电脑网络的出现,给了世界一种点击逻辑。通过点击,可以自由地在各种网站游来游去,在各个层级间随进随出,在各种内容中自由跳跃,电脑内容的出现是按点击逻辑方式呈现出来的。电脑与电影和电视最大的不同是,电影和电视不能包容书籍,而电脑,作为电文化的最高峰,却可以把一切形式,一切时代的东西,包括印刷时代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书籍,都包容进来。你不能在电影和电视里读书,却可以在电脑里读书。一方面,在电脑上读书与在纸册上读书,背后的逻辑是不同的,另方面,电脑中的书可以通过打印成为纸册,纸册上的书可以通过输入变成电脑字节。两种阅读在现实中的并存和互换,同时也就是两种逻辑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于是,我们在纸册的书籍中,也看到了电脑点击逻辑的影响。
 由教育部社科司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出的一套“大学生文化读本”就是例证,一共八卷是栏目式的,每一卷中的分章,也是栏目式的,每一栏目有一主题,但对这主题不是做一整体逻辑的组织和阐述,而是让古今中外的大家就这一主题来谈自己的经验、体会、思考,大家们对主题的审视角度的多样的,谈论方式是多样的,呈出的观点五彩缤纷。面对这一种方式,读者勿须从头到尾去读,完全可以按照点击逻辑,任选一章或一节或一段来读,读中也可以来回跳跃,上下往还。从这套书中,真是可以看到网络的点击逻辑对编者和读者的双重影响。当然这套书的内蕴又不仅是网络的点击逻辑所能道尽的。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