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品味中国美学套餐--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美学名著导读》 - 文学艺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文学艺术
品味中国美学套餐--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美学名著导读》
周翼双
2004-12-08 15:57:00  来源:  
 
 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西方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显见的早期继承性和近现代派别林立的革命性发展,并且有不少专门性的美学著作,如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席勒的《谈美书简》等。而在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是20世纪的事。20世纪之前,鲜有专门性的美学著作,有关美学的见解,往往如吉光片羽,散见在浩瀚的典籍之中。
 中国美学经过在20世纪的被研究与发掘,其价值越来越为世所重。然而对中国美学的研读并不容易,首先就是很难找到原著读本,常见的美学史著作和资料汇编,读来总有隔靴搔痒或难窥全豹的弊端。于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先生在教学中萌生了编著一本《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想法。
 罗嗦了这么多此书诞生的背景,是要说明推荐此书的原因,同时,也借以说明此书问世的意义。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古代鲜有专门性的美学著作,又何来如此多的“美学名著”?从严格意义上说,本书所选的著作并不是纯粹的美学著作,而是一些和美学有关的论著,有的属于哲学著作,有的是诗文评,有的是艺术论,有的是随笔。但之所以将其冠以“美学名著”而收入此书,朱良志教授在引言中解释道:(这些名著)所论之内容一定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一定涉及关键性的美学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上一定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三点前提之下,该书对每种著作的编著方式有不同的侧重。在所选的近三十篇文献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是作者问题,如《乐记)、(二十四诗品),因为作者的时代和学术背景,直接影响到对其美学价值的判断。对此,本书增加了辨析的内容;有的是文本内容问题,如顾恺之的画论著作,内容文字丛脞,名称也与内容不相符,对此类问题,该书进行了校核,提出了有关文本处理的新想法;有的文本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和莫是龙(画说》的内容交叉,石涛(话语录)和《画谱》两个传承谱系的问题;《笔法记》的真伪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者都一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通观全书,其妙处在于把中国古今玄奥博大的美学理论化为一座园林,里面有绘画、有书法、有园林、有音乐、有诗文,有精确的原著校注,有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介绍以昭示值得注意的学术问题,也有作者集多年研究和学养的洞见,文字浅白晓畅,或若和风细雨,或如曲径通幽。这一切有如一次“套餐”游,爱好中国美学的读者徜徉其中,真是一件快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12-0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