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诗人如何聆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死于圣殿,生于酒馆》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诗人如何聆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死于圣殿,生于酒馆》
2004-12-16 17:00:55 来源:
本书作者并不让人感到陌生,多年前已经开始看他的音乐随笔。而他近年作为《爱乐》的主笔,其音乐札记和随笔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固定读者。本书应该是他的第四本音乐随笔集了,非常喜欢它的书名,这个时代少有的沉溺和豪放。
也可以顺势看出本书作者的出处:他有音乐之外的向往和关怀,音乐的表层语言之下还有文化、思想、艺术的深层未竟之语——所以,本书不足专业音乐人士的作品,而是一个诗人,或曰文人的音乐笔记。又可以顺势猜测,这注定了本书不适合从音乐到音乐的听者,适合在拉赫玛尼洛夫、穆索尔斯基之外还关心俄罗斯“惨淡的梦”和“俄罗斯旧日映像”,在恩雅之外还想到“玛拉美的诗歌世界,或是印象派画家在时代里留下的一片光辉”的寂寞的人。
这也是近年另—种艺术随笔的路数:从文人出之,并非多么关心音乐技巧——令人想起早年李皖对辛丰年从技巧方面之薄弱的批评,其实是两个维度——更关心音乐和岁月、和心情结合的发酵物。本书作者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这样的背景注定了其音乐写作浓郁的人文底色,可以说,这是一本音乐之内与音乐之外相结合的书,也是一本适合大多数不关心技巧,只关心和灵魂应答的读者的书,作为配合,本书还有对维特根斯坦、朋费克尔等人对音乐之解读的再解读。
早在20世纪初,萧伯纳便下了论断,一个乐评家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对他所评论的艺术,具有足够
的兴趣和修养;二、必须知道如何运用文字来写作;三、必须知道如何“批评”。以此标准,所有关于音乐的文字,大约都可以显示为笔记和评论两种,本书兼为笔记和评论,总体看来,还是向大师献礼的多,书中的章节是按照多位音乐家演进的:韦伯、拉赫玛尼洛夫、穆索尔斯基、斯特恩等等,都不是专章论述,而是服从于作者的主题整合;但其后也夹杂几则在国外对现场演出的报道,出色的当然在前者。当然,任谁对巴赫、舒伯特、肖斯塔科维奇、贝多芬也是不敢淡然处之的,作者对他们的处理类似于他对莫扎特的评价,“有点儿青春色彩的快意特征”:“是逃离此时此地的方法,借此可以抵达一个独立的高高在上的世界。”本书对于作者和热爱它的读者而言,也是一种逃离,逃离此时、此地。
这种对逃离的向往和作者表达于书中的焦虑义遥相呼应。美国音乐批评家保罗·莫朗《西方文明中的音
乐》对作者的影响在书中表现得十分清楚,他们都是在文明、历史的脉络中解读音乐和音乐家。这种影响的清晰程度如同本书隐藏不住的焦虑感,“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有点儿危机的意识在里面,危机来自对古典音乐的当代观照”。
事实确实如此,英国人莱布雷希特在《谁杀了古典音乐》一文中指出了商业对古典音乐的谋杀,按照作者的想法,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危机的中心在于古典音乐从精神气质上属于信仰时代的产物,在一个失去信仰的时代很难从容行走。聆听的经验告诉我们,古典音乐所在的世界与当下我们置身的世界严重地不对位”。这是作者言说的中心意思,所以他的文章中,看不到我们习惯的版本鉴别、版本推荐,他只是借这些音乐家们诉说自己的内心失重:音乐规模盛大的年代无情地远去了,倾听者也应该为音乐承担点什么。
“古典音乐究竟是复活还是死去?”“音乐究竟是什么?”“内外的压迫使它可能成为什么?”这些也是贯穿本书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在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言语中反而常常是看不到的,作者在音乐之内和音乐之外的双重身份赋予了他敏感、犀利和忧患感。所以这不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书,还需要对音乐真正的热爱和承担。
他的焦虑感其实并非个人专有的,他作为诗人,聆听之外,还是一个代言人。
(《死于圣殿,生于酒馆》/贾晓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17.80)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4-11-19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