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经济学对话就像不同形式的音乐——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李稻葵评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对话系列”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经济学对话就像不同形式的音乐——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李稻葵评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对话系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中心
2005-08-01 15:42:54  来源:  
 
 三本书我仔细看过了。我谈两个很短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大家都提到过,就是学术的市场规不规范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可能比较极端,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也是一个市场,既然是一个市场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自由,比如说让张三出一本书也是对话,谈方法论,完全可以,不能说你不是名师,不是大师就不能谈方法论,通过争论、市场竞争才能产生接近现实的理论,这才是我们这个行当和行业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作为读者我想也抱比较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学派讨论问题的方式。

 第二也要有自由讨论的心态和环境,刚才几位发言人也谈到了,我们对书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批判,可以完全不同意。在这一点上我充分的相信市场,相信青年学生、相信读者,相信读者和学生是有判断能力的,知道哪些书好,哪些书不好,哪些书读起来有收获,哪些书读起来没有收获,短期看来在很多人认为质量不是那么高的书,可能得到很多的销量,再给点儿时间我相信学生是有判断能力的。在这方面,我们作为学者我认为我们的心态,并不是说我们作为市场的主宰者批判这个书不好,不应该让年轻学生读,那个书好,应该让学生读,这个心态不好,应该让学生、读者去判断,相信他们有这个判断能力。所以我们参与讨论和批判的心态也应该改正。

 第三,既然你有发言和出书的权利,读者也有不买的权利、不读的权利,如果一本书出来,回应的少,讨论的少,这也是一种回应。只有通过这三种自由,出书的自由、讨论的自由、不参与的自由,这才能体现思想市场的价值,才能产生更好的学术思想或者更接近现实更有解释能力的,这完全是我的感想。芝加哥一个经济学家讲过,“学术思想也是一个市场,正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才能产生比较好的,比较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产品”。

 我准备了这个很短的讨论稿,是想讨论一下对话出书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家跟物理学家、自然科学家不太一样,我们这个行业,我越来越发现它有一定的时尚性,即便是在比较成熟的学术界领域也有时尚性,比如美国,在20年前时兴是某一种形式,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时尚。还有实验经济学,20年前就有了,只不过现在才时兴起来。所以不光是科学家,也是一个艺术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你们可以不同意。既然是艺术家,就有某种艺术形式,写书也是一种艺术。

 我们理解,我们一个是对话,一个是三人谈话,还有专著,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类似音乐,相当于芭蕾舞曲,相当于主题伴奏曲和交响乐。芭蕾舞曲相当于三人谈,这里面的好处就是很活泼,很生动,读者读起来很容易读,而且有思想碰撞的火花,在某些不妨看起来很精彩,就像欣赏芭蕾舞曲一样,有很多片断非常的喜欢,像天鹅湖也好,还是什么也好,但确定是没有一个主题,经常容易跑偏,听起来连贯性不够强。所以如果返回去琢磨的话,读者收获未必很大,入门很容易。当然我解释一下,所谓对话、谈话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真正的对话,实录。还有一种以对话的形式,但是一个读者写的。比如我过去学英语的时候读过一本中国人学英语的书,实际上是一个人写的,但是用对话的形式写的,这不在我们考虑之列,我讲是真正的对话。

 对话更像主题变奏,你有一个主题,你从不同的侧面发展这个主题,谈这个主题,把这个主题谈的比较透彻,好处是比较生动,读者容易接受,毕竟是学生提问,抓住问题谈,很生动。但缺点就是不严谨,基本上还是基于场景的记录,不可能有很多的推敲,所以读者读起来肯定有很多精彩之处,但整个读完不见得有非常系统的记忆。

 第三种形式就是交响乐的形式,你有一个主题,一个命题,有不同的论点,从简单开始,你不断去论述、发展,最后能够升华,到一个很大的结论,这样读者可以反复的回味,反复的读,多年以后读者可以反复的去读。现在读者对第一种、第二种形式兴趣比较大,我个人认为假以时日并不见得是这样的情况。我当时学经济学的时候读过一本就是陈老师写的《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主义》,是比较通俗的专著,那本书读起来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发展,有体系感,能够记得住,能够反复的读,有所收获。我是想呼吁出版社,是否通过某种形式呼吁第三类作品的发行,短期内可能收获很小,但把时间拉长,对出版社的名声和效益还是有帮助的。

 我再次表示对四位作者表示祝贺,但我也再次呼吁交响乐的形式是否也应该大力支持。谢谢!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7-20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