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科学读本》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鸿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科学读本》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鸿沟
2006-02-14 10:42:22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2-10 
 

 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接纳力总是令人惊奇的。我总记得小时候对那套《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争相传看的场景,记得一片一片新的领域在眼前打开的那种刺激与满足,而在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之后,开始以教科书的形式正统地学习科学之后,最初的那种新鲜与好奇反倒逐渐淡漠了。科学成了定律和数字堆砌而成的毫无生趣的大楼。的确,科学的普及和传播,尤其是在看似被科学包围的学生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新问题。

 眼前的这套《新科学读本》正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成功的努力。这套读本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依据年级来按阶梯编排内容。书中并非按照常规的现代教科书的学科分类来介绍具体的知识,而是根据各个时期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兴趣范围来收集的中外名家的科学作品。

 编者的意图在于强调读者在其中看到一个和谐、可爱的大自然,得到一种科学精神的熏陶,萌发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也就是封面所书的“与自然对话、与科学对话、与心灵对话”。这种教育方式其实也深得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最终目的不在于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具体礼仪,而在于立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多年以后,对于我们感染最深的肯定不是书山题海,而可能是法布尔笔下笨笨的、戏剧般的、却是可敬的昆虫世界,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向我们传达的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情怀。

 正如书名中“新科学”所暗示的那样,这一套丛书的一个重要主旨还在于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1959年英国学者诺斯在一次演讲中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存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两极之间是互不理解的鸿沟。鸿沟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教育,长期存在的这种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不仅匮乏另一极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没有另一极的素养和精神层面的滋养。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科学史的奠基人萨顿曾经提出“新人文主义”试图建立一种桥梁,“新科学”正是延续这个思路来沟通两种文化。丛书的主编刘兵教授也是一个游走于人文与科学边缘的科学文化人,长期致力于将真正的科学传播给大众,将人文的理念带给科学。书中所体现的这种结合也正是今天我们倡导素质教育的一个目标所在,实现了它作为一种教辅的价值。(人民网)

 《新科学读本》刘兵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2-10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