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英汉语言文化学》评价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英汉语言文化学》评价
李夕聪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07-25 17:50:44  来源: 《大学出版》2006.2 
 

 一种语言承载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相应的语言中;社会文化以语言的形式加以表现,个人的文化也会以语言加以表现,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学习一种语言只有探明该语言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才可以说掌握这种语言。而当我们运用了恰当的方法,比如与本族语语言及其文化相比较的方法去学习或研究一种语言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学一种语言并不枯燥,而且运用这种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宗林教授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前沿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结合该学科教学及科研的最新发展动向撰写而成了《英汉语言文化学》这本著作,它涉及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体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领域,是对语言、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综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开创性是《英汉语言文化学》的首要价值之所在。“英汉语言文化学”,顾名思义是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术界在该领域多有探究,但大多侧重于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亦有较为全面的著作,但大多以中文或中文穿插英文形式写成。以纯英文形式写成,这还是我们所看到的在英汉跨语言文化研究领域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英文版本,属于该领域英文版本的开创性著作。而这与作者厚实的英语功底是分不开的。常宗林教授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并师从于英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会会长、社科院院士Ronald Carter教授,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常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认知语言学、跨文化研究、英语教学以及网络语言文化的研究,这本著作正是他长期探究的成果之一。这一英文版本的面世,使得从事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读者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得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丰富的知识,而且也体味到了一个中国学者较为地道的英语。正如一位读者在来信中所说:“《英汉语言文化学》清新的语言风格和翔实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我非常佩服常宗林老师渊博的知识和原汁原味的英语。……这本书使我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我对很多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立题新颖是《英汉语言文化学》的另一重要特点。在本书中,作者率先提出了把文化研究从“一般了解”提高到“意识程度”的宗旨,倡导采用跨文化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来学习和研究语言,这在培养读者的文化意识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它着重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讨论语言交际与文化、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语用与文化差异等。其目的是提高读者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跨文化的认知能力,读者能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获得必要的文化认知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运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手段和方法,从具体语料出发,对诸如跨文化阅读、跨文化交际等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比较研究,探求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作者还把英汉两种语言的固有特征看作英汉两种语言的独特资源,进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资源入手,进行对比,从对比中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种种差异,并阐释这种本有的差异独特性,及其如何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从而指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困难所在,以提高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各种文化冲击,以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水平和应变能力。

 《英汉语言文化学》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除了要遵循特定的语言结构等方面的规则外,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人际关系相联结;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语言的正确和得体的使用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真正驾御一种语言,没有该语言所承载的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远远不行的。一位叫玄冰的学者这样比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就是一个平面,文化则是三维立体的空间,空间里的每一事物,都在语言平面里有自己的投影。” 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使得英语这种“国际化”的语言更具有了重要的时代性和世界性,也为国内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提出了较以往更为迫切的课题: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进行有效国际交流和交往。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人民已经看到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一个英姿勃发的中国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更痴迷于中国文化。因此,对于汉语学习者和那些致力于汉学研究的外国学者,特别是那些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友人,《英汉语言文化学》也为他们从事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全新思路、全新编排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英汉语言文化学》共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语言与文化、词与词义、词与词的结构、句法结构、语篇、口语语篇、语言习得、语言文化教与学、非言语交际、正确性与得体性、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图式、意象与文化、隐喻、语言与文化研究、文化意识的定性研究等。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每章还配有讨论题目。书后不仅附有参考文献近300条,而且在每章后还列有各章的参考文献,以方便并引领读者进行该方面深入研究时参考查阅。附录一的图示形象生动地向读者阐明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词语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附录二的Sample Questionnaire为中英在校大学生检验自己英汉两种文化方面的知识提供了模板。因此,该书无论在编排设计,还是在写作思路上,都展现了其独具的个性化魅力。本书不仅可作为英语专业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教材,亦可供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学研究和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有关人员参考。

 基于以上种种特点,该书在出版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快就被销售一空。作为一本专业性较强的纯英文书籍,它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且也获得了2005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著作二等奖等三个专业奖项。目前,该书已再版发行。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来源:《大学出版》2006.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