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风骨岩岩表百代,人品既高诗自芳 ——拜读胡迎建新作《一代宗师陈三立》江西高校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风骨岩岩表百代,人品既高诗自芳 ——拜读胡迎建新作《一代宗师陈三立》江西高校出版社
作者:万伟成 江西进贤人,在江西师大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佛山大学文学院教授
2006-08-09 09:47:20 来源: 江西高校出版社网站
这是一个呼唤有满腹学问、有独立思想、有完美道德的大师、宗师的时代!可眼下稍有成就的,即被媒体炒成了大师,反映一时功利浮躁之风,令人扼腕叹息。这就需要我们正本清源,对大师、宗师作一番考究。
按《辞海》释:“大师即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或艺术家”。《现代汉语词典》则指“大师为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并为大众所尊崇的人。”“宗师为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敬又奉可模范的人”。这里有两个基本意义:一是必须在某一领域负有名望、成就巨大,以及德高一代,为人敬仰,且学人众多,奉为师表;二是这些称谓,既不自封,也不炒作,而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由后人或某一领域的人公认的,而且盖棺定论,铁板钉钉,动摇不得。按照这个条件,我觉得我们江西修水陈氏一门,陈寅恪称“史学大师”早已为妇孺皆知,而其父亲陈三立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称“一代宗师”,也是当之无愧的。
陈三立的国学“根柢之深厚”(郭嵩焘语),诗文并擅,早为时人共识。但奠定他宗师地位的还是诗。与其早年佐父行新政,成为戊戌变法的一面旗帜一样,其诗也以辉煌成就而成为当时诗坛一面旗帜。陈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易代之际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巨变,表现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与对民生维艰的深切同情,如八国联军侵华,他有《纪愤》、《书感》一诗;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他痛哭忧时:“九州人物灯前泪,一舸风波劫外魂”;水灾,他惦念的是老百姓:“造次省民艰,若疾痛在体”,他大量的时事诗呼吁杀敌报国,关心民生疾苦,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称之为“一代诗史”决不为过。所以王赓评价说:“苍茫家国之感悉寓于诗,洵宇宙之诗文也”。其诗在艺术上的追求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的,早年以韩愈、黄庭坚为骨,兼龚自珍之灵奇,晚年兼师杜甫、孟郊、苏轼、梅尧臣,独辟奥莹苍坚之境界,成为一代大家,其诗歌成就之巨,在当时无与伦比。胡迎建先生此书,大量征引陈三立之诗,与史相印,与人相证,确实让人感受到“既入唐宋之堂奥,更能超乎唐宋之藩篱,而不失其己”的新境界。
当然,个人的巨大成就还未必造就一位宗师,还必须具备艺高一代、万人景仰的条件,开宗立派的地位。江西诗史在中国整个诗史上,有三个开宗立派的人物:陶渊明、黄山谷、陈三立。清末诗坛有中晚唐派与宋诗运动,中晚唐派弊在力弱,没有大家,不成气候;而宋诗运动声势浩大,尤以陈三立为首的赣派、郑孝胥为首的闽派、沈曾植为首的浙派最负盛名,而三派之中以陈诗创作成就最高,也最为学者所宗。这在当时已经成为各派共识。就是后来的湖湘诗派中陈锐、曾广钧等也受其影响至深。就连抨击宋诗运动最激烈的柳亚子,到了1944年时不得不承认“同光体依然成为诗坛正统”。因为一种诗派的盛行,既要有一批同声相求的优秀作家,一批成就斐然的优秀诗作,一批海内外热衷的追随者,更要有一位领袖群伦、德艺并馨的大宗师级人物,这人就是陈三立。陈三立一生交游甚广,有学界、诗界名士王先谦、吴光尧、邓辅纶、沈增植、朱克敬、龙汝霖、易佩绅、易实甫、毛庆蕃、李元度、李寿蓉、文廷式、江瀚、欧阳述、缪荃孙、郑文焯、朱祖谋、郑孝胥、杨度、夏寿田、冒鹤亭、沈瑜庆、胡思敬、冯煦、陈衍、诗界革命旗帜黄遵宪等,有桐城派后期主要人物吴汝纶、易顺鼎等,有维新界郭嵩焘、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张之洞、樊增祥、严复等,有方外人释敬安、八指头陀、欧阳竟无等,皆一时名俊,无不推崇陈三立。陈三立早年还通过阅卷发现了章士钊、杨树达、秦鼎彝、林圭、蔡锷等一批新型人才,奖掖后进如夏敬观、陈衡恪、陈寅恪、苏曼殊、徐悲鸿、龙榆生、古直等,都成为一时人才。他开辟的同光体赣派,夏敬观、胡先驌、汪辟疆、刘龙慧、李弥庵、程学恂、王易、王浩、华焯、胡朝梁等一大批的追随者的继承与发扬中光大。
“三立”之中,以立德为先,立功、立言又其次。我在阅读《一代宗师陈三立》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道德。座师赞他“真源忠孝吾犹敬,余事诗文世所宗”,道德文章皆为世所重。他的爱国主义,可与文天祥相媲美,如马关条约签订后,陈三立电请诛杀李鸿章以谢天下;袁世凯称帝卖国,他予以痛斥:“当时大盗据九鼎,怙恃凶岁横宇县”;芦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陈三立非常愤慨,有悲观论者,他决不与语。日军攻陷北平,要他出任伪职,他“怒骂撑拒,中心抑郁,遂成嗝疾,不能进食,凡数十日,槁饿而卒”,保持了“正气塞苍冥,堂堂故长在”的晚节,赢得了学界的普遍赞赏。他淡泊名利,不慕权贵,不趋炎附势,袁世凯拉拢他,拒不赴命;蒋介石赴庐山求见,他也避而不见。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不趋权贵的“名节”二字。我们现在推崇的某些所谓“大师”或“宗师”,虽然学有成就,地位既高,影响亦大,但缺乏名节,“女嫁三夫”,以致于不断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并由此而改变自己的学术立场与思想观点,败坏了一代士风。记得前年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的时候,其中一位候选人说,人可以经常改变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但不能总是转变他看问题的原则,否则这个人便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这句话深具启发性。将这种人与陈三立相比,我才真正了解“大师或宗师”的真正内涵。
陈三立具备了宗师的一切条件,在当时已经赢得了国际声誉。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在徐志摩等人的安排下特意拜晤陈三立,时人称“华印两诗人,各为其本国之泰斗,比肩一帧,接迹重洋,诚近代中印文化沟通之佳话,尤国际诗人罕有之事实也。”(吴宗慈),成为一段佳话。他以巨大的诗歌成就赢得了国际的赞许与历史的考验,闽派首领之一的陈衍称他五十年“称雄海内”,汪辟疆比之为梁山领袖宋江,有的人甚至称他陆游、元好问之后八百年来第一人,日本人的《中国诗史》更说是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可是我们过去囿于政治偏见以及对古典诗文的文化偏见,搞一家独鸣,一花独放,否定传统国学与宋诗运动,斥为形式主义与复古主义,以至于中国半个多世纪出现“国学大师”后继乏人的现象。最近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一代宗师陈三立》,恢复了陈三立的历史地位,这是我国诗界乃至于整个国学界的盛事。这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经,严谨的诗歌考征为纬,同时也综合了半个多世纪来陈三立的研究成果,以评传的形式,反映了一代宗师的生命轨迹,道德、功业、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传统的易代士人在现实生活中沉重蹒跚却依然前行的步履;又映照出他的价值取向、心路历程与一种人文精神,将我们拉入到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一个完善道德的境界,感受一种独立与完整人格的永久魅力。最后对宗师的诗歌理论创新,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创新,诗歌影响与历史地位,作了一个全面而实事求是的评价,把学术界对陈三立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写作此书的作者,即中华诗词常务理事、《江西诗词》主编胡迎建,一直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己任,从事诗文的研究与写作,早已闻达于海内外。尤其在诗学方面,取径黄(山谷)、陈(散原)并独辟蹊径。八十年代末,他就开始喜好陈三立的诗文,潜心研究与揣摩,后来多次往访修水县竹塅里,西山崝庐旧址,庐山松门别墅,杭州九溪牌坊山墓地,徜徉草木之间,寻觅宗师之迹,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慨,每回都有佳咏问世。非惟如此,作者还与海内有志之士一道,致力于陈三立纪念馆筹建的呼吁工作,与陈氏后裔迎回国学大师陈寅恪骨灰,致力于《陈三立全集》的校注。胡先生于宗师之学也,可谓用功甚勤、厥功甚伟矣!此书字里行间都充沛着对宗师的崇敬感情,加上深邃的学术功力与精湛的文字功力,旁征博引,笔酣墨饱,触处逢春,塑人如亲聆宗师教诲,叙述交游无一雷同,叙事如亲历兴亡变化,写景如亲临风花雪月,考证论述如剥焦心,层层灵活,如絲之抽緒,渐入佳境,不觉中心净化。此情此意此感,浮躁偏狭之人岂可得之?
作者万伟成:江西进贤人,在江西师大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佛山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