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学术界公认的研究鸦片战争史的重要专著---武大社《鸦片战争史实考》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学术界公认的研究鸦片战争史的重要专著---武大社《鸦片战争史实考》
李天松
2007-05-29 09:21:12  来源: 武大出版网2007年5月25日 
 
 姚薇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学术上敢于创新。他所撰写的几部历史著作及论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为中国史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05年5月23日,姚薇元先生出生于安徽繁昌县三山镇一个小康之家。6岁入伯父私塾读书,后因父亲逝世,辍学3年,直到9岁才入本地国民小学学习。1926年高中二年级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初学物理,后因对中国近代史有浓厚兴趣而改学中国近代史。为了弄清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他决心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着手研究。在广泛阅读各种史书和史料的基础上,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是一部记述鸦片战争较全面的史书,但由于种种原因,魏源的这本著作,也存在不少缺漏和舛误的地方。为不使这本著作的缺误广为流传,贻误后学,姚先生根据中英两方有关鸦片战争的主要资料和著作,将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全文逐节细加考核,补正书中的各种缺误百余处,写成《鸦片战争史事考》,又名《道光洋艘征抚记考订》,1942年由贵阳文通书局出版。1945年曾获当时民国政府教育部“奖励学术发明”二等奖。1955年作了重要修改后,改名《鸦片战争史实考》,由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再版。此后,姚先生又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再次进行修订,198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修订本。这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史的权威著作。此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就认为,这本著作“学风严谨,功力深厚,堪称开创之作”。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也认为此书“是一本有详细的注释而且有判断力的书”。
 1931年,姚薇元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历史门,在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导下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他在广泛阅读这段时期的史学著作中,感到中华民族的融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于是从研究北方各民族姓氏的变化入手,探索这段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他根据史书纪传和姓氏专著的记载,参照碑铭、石刻、文集、说部、韵书等资料以及近代中外学者有关姓氏的著述,对《魏书·官氏志》里的姓名以及两汉以来的质子降胡和隋唐时代的蕃将胡商共193个姓氏作了深入的考证,弄清了他们的来龙去脉。经过五年的辛勤研究,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胡姓的开山之作——《北朝胡姓考》。这部著作以北朝胡姓为线索,探究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民族融合不断扩大,直至今日融合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伟大中华民族的奥秘。194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确定出版这本著作,并已制成纸型,后因该馆改组,专印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而搁置。以后姚先生经过多年的修改补充,此书于1958年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62年中华书局据原纸型重印。病逝前,他对此书又作了一些重要修改,最近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了修订本。这部著作出版后,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著,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必备参考书。

 1936年姚先生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开始了坎坷的教书生涯。最初在南京中央大学讲授国文、中国史、隋唐五代史等课程。1940年受聘为大夏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史。1942年改任贵州大学历史社会系教授。同年参加了中印学会。1943年又参加了全国学术团体——中国史学会。1945年受聘为重庆中央大学教授。1946年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先后讲授过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历史地理、通鉴读法等课程。1948年还先后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政治大学讲课,深受学生欢迎。1949年因岳父病重,全家迁往湖南,先后受聘为南岳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在各校任教期间,还潜心科学研究,发表了《可汗称号源出中国说》、《藏族考源》、《唐代诸帝享年考》、《北朝帝室氏族考》、《唐代回纥人华化考》、《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四史解题》、《与钱宾四论唐藩镇胡籍》、《欧阳修集古录目考》、《五胡考》、《独孤即屠各考》等30多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先生开始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1953年随李达校长调往武汉大学任历史系教授,还先后担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由于当时教学的需要,他的教学与科研重点转向中国的近代史。1956年参加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讨论会,并与邵循正教授等共同拟订了新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初稿)。同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会上,他提出了四阶段分期划分法,并写成《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及其划分阶段的问题》一文(发表于《理论战线》1958年第一期),在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结合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了一部《中国史学史概要》作为讲义印行。姚先生一贯主张研究历史必须研究中国史学史。他认为中国史学史要研究的对象就是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阐述中国史学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总结过去中国史学研究的成就,批判地继承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人们认识传统的中国,以便更深入、更准确地认识今天中国的国情,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此书印行后,受到读者的重视,认为这是一部通俗易懂、思想性较强、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一本《中国近代史简编》。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指出了人民群众与统治阶级所走的不同的道路以及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等观点,使读者受益非浅。为了反驳国内外有些学者关于鸦片战争和农民战争等方面的错误观点,姚先生先后撰写了《试论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试论中国农民革命的直接原因》等论文,对清除错误的史学观点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姚先生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怀着满腔的工作热情,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培养青年教师,招收研究生,并为湖北人民出版社编写了通俗读物《鸦片战争》,进一步修订《鸦片战争史实考》、《北朝胡姓考》,发表了《再论〈道光洋艘征抚记〉的祖本和作者》等论文。1982年姚先生受人民出版社之邀还准备与萧致治教授合写《鸦片战争史》的大型专著,已制订了全书的撰写计划,并着手作各项准备,但来不及动笔,即不幸于1985年2月25日辞世,享年80岁。

 姚薇元先生撰写的《鸦片战争史实考》、《北朝胡姓考》、《中国史学史概要》等几部专著,是学术上的精品。武汉大学出版社现将他的《鸦片战争史实考》、《中国史学史概要》进行再版,有益于历史遗产的保存,有益于促进中国史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今年正好是姚先生诞辰102周年,逝世22周年,也是对姚先生的最好纪念。(以上材料有一部分为武大历史学院萧致治教授提供。)

 来源:武大出版网2007年5月25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