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送给望向明天的人们—评《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中国人民大学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送给望向明天的人们—评《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中国人民大学社
2007-10-23 09:53:19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7-25
放眼于茫茫书海中,众多的“警句”、“智语”、“诀窍”铺天盖地地充斥在读者面前,翻看后却觉空洞泛泛、索然无味。是我们厌倦了“大师”的点拨,还是我们对这样的“经典”早已麻木,抑或真正可以横空出世,拨开思想迷雾的新理念、新观点还未露出水面?
偶得此书,颇觉相见恨晚。此书集作者思维之活跃、构思之巧妙与一体,将家族企业传承问题分析得丝丝入扣、淋漓尽致,不由得让人拍案叫绝。
家族企业的传承,一个熟悉却又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的话题,重要而深远。这就犹如封建王朝皇位的传承,那些亲手打造“招牌”的第一代企业创建人希冀通过所有权、经营权等的传承实现平稳过渡,以致辉煌依旧、发扬光大,他们在继承人的选择、考察、培养等关系企业进退荣辱、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十分困惑。如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如何谱写新的辉煌?如何创造“百年老店”的不朽神话?……许许多多沉重而繁琐,棘手而紧迫的问题萦绕于家族企业管理者的心头。当下无数剖析管人用人技巧、解释流程再造奥秘、悉数营销策略秘籍之类的书籍堆满案头,却苦于无清晰透彻、全面深刻讲述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之“教案”。而不同类知识的转移、思维的发散和触类旁通又非朝夕之间便可获得的,然而传承之事却由不得他们耽搁。
《
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
》就是这样一本营养价值超标的豪华套餐,凝聚,概括,浓缩,结晶而成的一个奢侈的套餐。在这个套餐的消化中,家族企业传承从理论到案例不知不觉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
如书中“家族传承之痛”这章,可以让家族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到传承问题之艰巨,使他们因解决该问题无前车之鉴开始作心理准备,并从理论角度出发来提高他们该方面的管理的意识;“继位者的选择”和“继位者的锤炼”也是体现本书实用的部分,其中分析继位者的来源和各自的优劣势、选择标准、确定继位时间等都是传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涉及7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备选继位者的企业家素质进行培养,来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冒险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对于发展壮大一个企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另外,本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家族传承案例,如“王安电脑传承的悲剧”、“百年晋商”、“方太”以及美国、意大利等运作成熟的家族企业,更有日本这样文化环境相近于中国的家族企业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选择的方法。这些内容并不是随意编造、空想出来的,不过是以前只散布于某些角落,却没有统一于一书,进行分析、讨论,更没有切身实际为家族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和建议。基于这个现实,对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新观点和新理念的出世尤显特别重要。现在,作者提供了完整的版本,也为中国家族企业提供了一个最现实、最恰当的出发点来领悟复杂的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
这本《
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
》不是简单地以家族企业发展理论来诠释家族传承管理的要点,而是以企业传承的核心原理、背后的道理,尤其是现代家族企业及与其有关的不同关系的形成、发展、过渡到最终的合作、协调以及双赢为论述重点的。因此,与其他诠释家族企业问题文章不同的就是本书独特的视角,从实际出发的视角,解决问题的视角,以及结合中国国情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家族企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阐述得全面而深刻。
无论你是家族企业管理者,还是如企业家、各高校管理专业教师、EMBA和MBA、企业发展史研究者等非家族企业管理人员,此书都可为你提供详实而可靠的参考与借鉴,它同样适用于对家族企业发展问题感兴趣的广大社会读者,使我们了解这个领域的历史和现状。
当然,每每购书前都会告诫自己,读书不是靠冲动的,即使你被这篇书评引发了兴趣,那不过是书评的作用,真正让图书的内容、知识成为你的实力提升的武器,还是需要踏实,需要沉静,需要的是理性,认真地,耐心地去读书。同时,心底隐隐地盼望知道些什么,也不枉身处繁忙生活中的我们挤出点滴时间,静静地阅读,细细地思考。现在就有了这个睿智的“顾问”供你咨询,它耐心地待在那里,等著你的召唤。我感觉从该书中,“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可以见“智”,不同的读者群体可以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借用国学大师胡适的一句话,“发表是最好的记忆”,大概也可以算是作者出版此书的初衷吧,真心祈望如此勤思敏行的作者和如此前瞻性的杰作不断涌现!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7-2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