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丁学良著《中国经济再崛起》由北大出版社隆重推出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丁学良著《中国经济再崛起》由北大出版社隆重推出
2007-12-20 11:16:54 来源: 北大出版社
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丁学良的新著《中国经济再崛起——国际比较的视野》近日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这是继《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之后,丁学良在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又一部力作。
近年来,“中国经济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丁学良强调,把中国过去二十多年中取得的成就定义为中国经济的“再崛起”更加准确。因为直到1870年代,中国的经济总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再崛起》一书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以全球化为框架,讨论中国历史性再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动力,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并对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和预测,分析和评论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本书提示国人: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的再崛起还只是经济上的,而不是全面的。因为中国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不仅给人类提供最多的产品,而且同时为世界提供行政体系、法律制度、科学、艺术、生活方式和语言。从这个角度看,从近代到如今,中国无论在经济上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都还远未达到历史上中华文明所达到的全球相对高度,不具有那个时代的整体文明投射力。
虽然本书是从中国经济再崛起而展开话题的,但本书的核心和重点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问题(包括非经济性质的环境和后果)的观察和分析,而对这些非经济问题的评论大部分又都聚焦在“公平和正义”,简言之即“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之上。因此,本书的中心论点,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的最大成就,是基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的重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在自此以后的时期里,必须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社会公正的有效制度和基础设施的建立,这是一个更加艰难和富有挑战性的事业。因为二十世纪国际发展的比较经验反复地向我们昭示,对于一个社会和它的根本——人民来说,经济的短缺是困苦重重的,而社会公正的短缺则是风险重重的。中国在经济上的历史性的“再崛起”,理所当然地意味着我们必须致力于驱除这两种形态的短缺。近几年来,国内上下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经济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方面),越来越努力地把经济增长的模式置立于科学的、可持续的前提之下,越来越强调“公平”、“正义”、“公益”、“公正”的价值观念。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在全国各地的传达,这一系列观念将很快成为公众意识的焦点。
本书视野广阔,占有材料丰富,说理透彻,文笔生动流畅,可读性极强,适合于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丁学良简介:
丁学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历年来先后工作于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目前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顾问。
丁学良于2004年12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书,掀起关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讨论的热潮;2005年10月因发表“五个论”(即“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而引起媒体如潮水般的评论,引发对中国经济学家的学术和道德的怀疑与评价、对主流经济学家的地位的激烈反思与争论。
过去十多年里,丁学良在环太平洋诸国家和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虽去国经年,仍持中国护照,屡遭不便和歧视,不忍放弃,希冀有朝一日能执教于祖国最好的大学,纵论天下兴亡之道。
除此之外,他也经常应约在海外主要中文报刊上就重大的国际局势变化和中国的战略处境发表评论。
他喜爱红酒、绿茶、古典音乐和经典电影。但他心仪的,还是在中国的大学讲坛上作公开演说。
书名:中国经济再崛起——国际比较的视野
作者:丁学良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字数:26万
书号:ISBN978-7-301-13095-7/C·0471
定价:28.00元
来源:北大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