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一个“卖方”对“买方”的眺望与漫想——由武大社〈牛市飞扬:中国领先基金经理访谈录〉想到的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一个“卖方”对“买方”的眺望与漫想——由武大社〈牛市飞扬:中国领先基金经理访谈录〉想到的
梁宇峰,CFA,博士,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
2008-02-20 16:18:32 来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28日
2000年之前,当市场上一共只有十余只封闭式基金的时候,有谁能够想到,仿佛一夜之间,基金经理的声音会如此快速地响彻神州大地。我们常常在媒体上听到他们的观点,在生活里却触碰不到他们;我们手里握有他们掌管的基金的份额,却不清楚他们今天帮我们买了什么卖了什么。就像我们听到的所有来自华尔街的传说一样,基金经理属于神秘的一族,他们聪明、富有而又低调,在我们生活的背后挥舞着资本魔杖。把这些散落在我们生活中的神秘人物挖出来,做成一个思想的集合,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而对我而言,从卖方角度评价买方客户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平日里,为了服务好这些难打理的主儿也花过不少脑筋,也有些经验和想法,但正儿八经地要写点东西出来,却发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认识不少基金经理,应该说,他们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群体之一,说得不好听些,个个都是高智商的“人精”。
表面上基金经理的生活确实很风光,个个年薪百万(暂时没有到的兄弟见谅了),出入有豪车,坐飞机如打的。但风光的背后却是巨大的工作压力,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摧残心灵和健康的工作。一大早起来就要看新闻,交易时间要看盘,收盘后办公室也是人流不息,各式各样的策略师、行业分析师被人带来,殷情地推销各自的服务。晚餐经常有应酬,结束后还要看大量的研究报告,工作到十一二点对基金经理而言是家常便饭。睡梦中恐怕也很难消停,曾经有人对我说,他刚兴奋地做完了一笔交易,正当他信心十足,觉得这次自己站在了市场的前头时,闹钟响了。我的很多基金经理朋友,论年纪也就30出头或30中,可眼角的血丝、满脸的沧桑和隐约可见的白发就是他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也难怪不少与他们接触过的人说道,他们很难被伺候,业绩好时,他们眼高于顶;业绩不好时,他们肝火旺盛。
与世界上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士比起来,基金经理得到的收入是相当丰厚的。基金经理凭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这既是个经济命题,也是个职业伦理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供求关系决定了基金经理的价值。现在基金业发展状态如此蓬勃,公募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对基金经理的需求非常旺盛。但供给却是有限的,跟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国内典型的基金经理培养路径大致如下:先在卖方机构做2~3年研究,然后被买方研究机构看中,再做2~3年的买方研究,然后再做1~2年的基金经理助理,然后才得以有机会做上基金经理。一般而言,7~10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个基金经理。在国外,基金经理培养周期更长,常常会看到白发苍苍的基金经理,因为一个成熟的基金经理,至少要经历一轮牛市和熊市的完整洗礼。因此,证券市场红红火火,各路机构(券商、保险、私募)纷纷招兵买马,基金经理的身价自然扶摇直上了。
撇开供求关系,基金经理的高收入也是必要的,因为和其他职业不一样的是,基金经理承担了巨大的“信托”责任,而且这种信托责任的标的规模如此之大,动辄数十亿元、几百亿元,基金经理任何的疏忽和懈怠,都将为基金持有人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以高薪来激励基金经理尽心尽责为“信托人”服务,以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为至高无上的职业目标。如果抱怨基金经理的收入太高了,请想想他们的压力和责任。
成为一名基金经理,替别人掌管金钱,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很有诱惑力。优秀的基金经理典型的素质包括:求知欲,好胜的天性,以及凭借不完整的事实做出决策的能力。“优秀”是不以任何人性化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完全用数字说话,成王败寇。他们身上具有一般人很难具备的潜质,“优秀的基金经理”和“一般的基金经理”接受过同样良好的教育,同样专注认真,阅读同样的研究报告,接受同样的券商服务,是什么使他们的业绩拉开了差距?是天赋?是奇迹?还是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我的感觉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们具有那种最深入、最本质的灵感,可以刺穿话语和事物的表面——就像可以隐约但有把握地看到砖墙的另一面,或是能够提前嗅出猎物,而这些“直觉”,是长时间的投资生涯历练出来的。与这种素质相比,财富、学历、职位等都显得轻如鸿毛了。希望未来成为基金经理的读者,特别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不妨从本书这些成功者身上学习基本的投资理念,当然还要看看自己是否具备某些特殊的潜质。
在中国做基金经理是不容易的,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基金短期排名的考验。中国市场不成熟,什么东西都追求短期回报,不光买股票如此,连买基金也一样,投资者恨不得今天买,明天涨了就抛。而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推波助澜,推出各种各样的排名,不但每年排,每季排,甚至每月、每周也要排。基金公司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排名的压力,因为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申购,树立更好的品牌,甚至在发行新产品的时间上占据优势。要是某某基金经理半年排名靠后了,对不起,立马下岗。短期排名的压力给基金经理造成很大的困惑,因为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不同理念、不同策略,表现迥异。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追逐短期的排名游戏与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把握其中的平衡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幸好我们的市场在不断地成熟,这有赖于一批能够坚持自己投资理念、摆脱市场短期诱惑和压力的基金经理的不断涌现。书中的这些基金经理,由于工作关系,有些比较熟悉,有些素未谋面,但他们对于投资的理解都有其独特之处,并能坚持自己的理念。大师注定是孤独的,因为追随大流永远成不了大师。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正朝这个方向前进。
当然,基金投资是一场长跑,一时的成功不能代表永远的成功。在美国,很多基金经理们声称患有“伊卡洛斯综合症”(Icarus Syndrome)。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发明家代达罗斯之子,为逃出迈诺斯迷宫,代达罗斯为自己和儿子伊卡洛斯装上翅膀。而在飞行中,伊卡洛斯因飞得离太阳太近,结果翅膀融化,堕海而死。基金经理的位置就是如此,高而危险,如钢丝上的美丽舞蹈,如激浪里的冒险冲刺。国内的基金经理们面临着一个更繁荣、却更艰难的环境。然而我们始终抱有这样的信念:投资环境最终会因为这些天之骄子们的集体努力而变得更好,基金经理们的生存空间会变得更自由,各种正确的投资理念都会找到得以印证的一片天空。我想,这也是所有投资人、分析师和资产管理人的共同梦想。
(梁宇峰,CFA,博士,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28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