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评上海大学出版社《殷墟青铜器》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评上海大学出版社《殷墟青铜器》
李旭
2008-08-20 10:10:51 来源: 上海大学出版社
由著名殷商史专家王宇信研究员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继前4种《中国殷墟——去安阳认识商代文明》、《殷墟甲骨学——带你走进甲骨文的世界》、《走近甲骨学大师董作宾》、《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出版之后,第五种《殷墟青铜器——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双色版)近日出版。该书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严志斌、洪梅博士。该书分“殷墟与殷墟文化”、“殷墟青铜器的类别与器型”、“殷墟青铜器的纹饰”、“殷墟青铜器铭文”、“殷墟青铜器铸造制作工艺”五章。
第一章是总论,总体介绍殷墟、殷墟文化、殷墟铜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第二章则具体介绍殷商一代青铜器的各个种类,商代晚期青铜器种类与样式多样,按器物的用途与功能分为礼器、乐器、武器、工具及生活用具、装饰艺术品以及杂器六大类。青铜器中与祭祀、战争有关的礼器、兵器的数量是最多的。礼器作为商周社会中明尊卑、别贵贱的标志物,是研究殷代礼制的重要资料与依据,历来为国内外研究学者所重视。商代晚期青铜礼器按其实际功能又可细分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盛贮器和揖酒器等五大类。炊器如鼎、鬲、甗、甑;食器有簋、豆、匕;酒器有觚、爵、尊、卣、觯、斝、角、觥、方彝、盉、壶、瓿、罍、缶;水器如盂、盘;盛贮器如罐;揖酒器有斗、勺。其中酒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一般认为,商代的青铜礼器以酒器为核心,觚、爵等酒器是身份等级的主要标志物。在觚、爵之外,还有斝、尊、瓿、壶、卣、罍、方彝、觯、觥等。炊食器以鼎的数量为最多,其次有簋、甗等。水器有盘、盉和盂。挹酒器有斗和勺。青铜乐器仅有铙,是手执敲击的乐器,多成组出于高等级墓葬中。祭祀是商人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青铜礼器与甲骨文一样也是商人祭祀活动中重要的物质载体。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商代晚期出土的大型青铜祭祀礼器也都与饮食有关。如我们国宝中的国宝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重875千克,为目前所见最大的青铜器;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方鼎、三联甗、偶方彝等大型青铜礼器,也都堪为国宝。青铜武器作为商代晚期出土青铜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依其功能,可分为进功型兵器和防御型兵器两类。属于进功型兵器的有戈、钺、矛、镞、卷头刀、銎斧等;属于防御型的兵器有头盔(胄)。工具类铜器有刀、削、斧、锛、凿、刻刀、锥、锯、钻、钩等,是商代生产力的体现。
第三章介绍殷墟青铜器的两类纹饰:具象类纹饰和几何形纹饰。具象类纹饰如饕餮纹(兽面纹)、龙纹、夔纹、鸟纹、蝉纹、象纹、虎纹、鱼纹、龟纹、蛇纹;几何形纹饰如圆圈纹、云雷纹、四瓣花纹、涡纹、三角纹、菱形纹、乳丁纹、瓦棱纹、弦纹、八角星纹。对于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纹饰,作者认为商代晚期青铜器纹饰繁丽,充满神秘气息。其中饕餮纹(兽面纹)、夔纹和龙纹等幻想动物纹当量众多,形式多样,且多作为主体纹饰出现,是最重要的纹饰类别。它们是当时的社会精神和宗教观念的反映,也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介绍殷墟青铜器铭文的内容,包括作器对象、作器对象的日名问题、作器者、铭文内容;族徽的种类、性质和特点、殷墟族氏谱等。商代晚期的铜器上已经出现的铭文,内容多是族氏铭文、私名或祖先的人名。铜器铭文多数笔画浑厚、首尾出锋。表示动植物、人物可器物的字,常有较浓的象形意味;字形大小不统一,铭文布局不规整,呈现出稚拙,古朴的风格。
第五章介绍殷墟青铜器铸造制作工艺: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陶模、陶芯的制作、陶范原材料的取材及加工、陶范的制法、陶范上铭文和花纹的做法、陶范的干燥、焙烧和装配、铜液的炼制、熔化以及合金青铜的金属配比、浇铸、铸后加工、殷墟青铜器的镶嵌装饰工艺等,作者指出商代晚期青铜器在制作技术方面,都远远超过早期青铜时代的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期文化,虽然无法与西周青铜器相比,但其对两周青铜铸造技术和金文的发展方面所起的开拓性和奠基作用,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同时,在各个部分的叙述中,作者将殷墟时期青铜器分为四期:第一期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早期;第二期相当于武丁后期、祖庚、祖甲时期;第三期相当于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第四期相当于帝乙、帝辛时期,并对四个时期青铜器的器类和特点逐一加以分析,给读者一个系统明晰的印象。
纵观全书,书中介绍的殷墟青铜器数量很多、内容宏富。其所收青铜器,均以出土地记录为安阳的为限,以期能窥殷墟青铜器之一斑。
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晚商青铜器,不仅器类繁多,造型多样,在铸造工艺、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它前承二里冈早商文化,下启两周青铜器,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精美程度上,都是举世瞩目的。它对中国同时代其他地区的青铜器造型、器物组合、纹饰,直至丧葬习俗、礼制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核心所在。殷墟青铜文化集中体现商代的艺术水准和社会风尚,代表了中国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准,殷墟青铜器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都是空前的,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此之后,虽然青铜器在某些方面,如文字在西周时期有很大发展;器类器型与装饰工艺在东周时期时期有所更新。但就总体而论,殷墟时期还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最高峰,而作为商代晚期的都邑的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中位于最高峰顶的最炫目的明珠。
关于青铜时代这个概念,最早是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于1836年提出的。我国的考古学所采用的青铜时代的概念,多强调青铜器在社会物质文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给青铜时代下的定义是“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的武器的重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三代。
中国青铜时代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突出的表现在其对于政治生活中的巨大影响。礼器与武器,一文一武,一弛一张,成为中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代表。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中华古文明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三代制度开启了中国上古文化制度演进的先河,三代文明构成了中国社会传统文化要素之源。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古埃及、印度、巴比伦等主要的几个文明古国都先后经历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其中的青铜时代,就是以青铜作为原料广泛制作、使用青铜器的时代。
商代晚期前后延续200多年,青铜器作为殷商社会的重要物质遗存,印证着殷商时代中华文明的丰伟成就。据统计,仅1949年以后殷墟出土的青铜礼器即有1000余件,兵器约有3000件左右。
对商代晚期青铜器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进一步推进三代文明研究,彰显三代青铜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中的独特地位。青铜时代虽然后来由于到战国中晚期铁器兴起与广泛使用而结束了,青铜器也从神坛上远去,只留下依稀的背景供人凭吊与感叹,但中国青铜时代仍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厚重的时代,一个瑰丽的时代,一个神秘的时代。随着以商代晚期为代表的商代青铜器的研究与甲骨学一样成为殷商文明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们出版的这部“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殷墟青铜器》,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殷墟青铜器——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严志斌、洪梅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书号:ISBN 978-7-81118-097-8,责任编辑:李旭,定价:55.00元)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