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教育的崛起是个奇迹 教育科学社《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中国教育的崛起是个奇迹 教育科学社《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
作者:顾明远
2008-12-25 16:52:32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的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陈至立副委员长提议,教育部组织撰写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这本书,对我国30年来的教育改革和改革的经验做了全面的总结。

 阅读这部书,让人感到无比振奋。短短的30年,我国由一个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飞跃。一个是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二是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用了50到100年的发展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我们仅仅用了15年就基本普及,用了20年就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西方国家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我国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

 我国的教育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快速的崛起,这是一个奇迹。在五年前,英国的高等教育学生人数是我们的两倍,我们现在已经是他们的两倍。

 教育崛起意味着民族的振兴,国力的增强。综观世界各个大国的崛起,无疑都是从重视教育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的时候,许多西方国家就在规划战后的教育复兴和改革,使得战后的教育快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教育的崛起,也必然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这些经验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教育观念的转变:由阶级斗争转到以科教兴国为发展的战略;第二,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第三:教育制度的创新:调动了地方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第四:教育科研的繁荣:由改革开放以前一本《教育学》,一枝独秀,转变为现在教育科学的百花齐放。

 总结30年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是为了今后的3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七大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创新型、学习型的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又是一次重大的转变。也就是教育要从数量的发展转变到质量的提高上来。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在制度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新的转变。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思想素质;二是要培养拔尖创新的人才。基础教育在这两个方面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他们是打基础的,既要培养人民的素质,同时又要发现人才,并培养一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强力、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克服束缚我们头脑的陈旧教育观念和落后制度。全社会都要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把学生和老师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轻松的、舒畅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这方面各地都有许多的经验。

 我们教育学会作为一个学习的团体,要认真学习《教育大国的崛起》这本书。提倡我们的会员都来学习这本书,总结我们的经验,以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好地发展。谢谢大家!

 (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首发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4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