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三十年教育发展的宏伟画卷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读后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三十年教育发展的宏伟画卷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读后
作者:李东
2008-12-30 10:51:25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6 
 
 国庆期间,一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宏伟壮丽的教育史卷《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出版了。封面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壶口瀑布,底色是广阔而深邃的悠悠湛蓝。手捧巨卷,教育巨变的时代风云滚滚而来,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与光辉历程尽现其中。全书站在振兴中华、复兴民族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与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世纪之交十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刻剖析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验和规律性认识,系统阐释了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各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部递进高远、视野开阔、史料丰赡的里程碑著作,读来既令人亲切,又倍感自豪,倍受鼓舞。

 全面展示30年教育兴国的宏伟历程

 教育的崛起意味着国力的增强,民族的振兴。《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开宗明义所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近代西方各国的崛起之路,无一不是从重视教育肇始的。日本前首相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中总结日本明治维新后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时说:“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美国则更是如此。早在《独立宣言》中,其一个响亮的口号即是:若要成为一个发达的国家,就必须加强教育。可见教育之于国家强盛的重大意义。《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一书正是把握了这一要义,以重大教育决策为重点,集中展现了在各个紧要历史关头改变国家命运的战略抉择,与一系列重大教育事件、教育成果、教育思想,揭示了30年来教育兴国的全过程。

 30年前,我国的教育一片荒凉,国家百乱待治、百废待兴。30年后,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我国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普及义务教育历程;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高等教育大国名至实归,我国从人口大国跃至人力资源强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教育开放与教育改革取得硕果。30年来,我国教育广泛借鉴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文化教育成果和教育改革经验,进行了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深刻变革,陈旧的教育观念得以祛除,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可以这样说,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改善了泱泱中华的国计民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提升了全中国的综合国力。

 教育发展带来的社会福祉不是短短几年时间能窥见的,然而,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回眸的时候,这样一个推动全社会进步的教育纪实过程,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决策者的高瞻远瞩,看到了教育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用30年教育变革的伟大历程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辉煌巨变,它深深地启示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教育,以客观的眼光对待教育,以全面的眼光审视教育,以发展的眼光来评判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今,30年的光辉岁月通过这部鸿篇巨制再次真实的走向我们的时候,它既让我们对历史的决策者油生敬意,又让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由衷地感到欣慰。(出处:《教育研究》第12期)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6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