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湘潭大学出版社《中外文学与文论丛书(第一辑)》序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湘潭大学出版社《中外文学与文论丛书(第一辑)》序言
作者:曹顺庆
2009-07-10 16:59:43  来源: 湘潭大学出版社《中外文学与文论丛书(第一辑)》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文学刚在国内兴起时,张铁夫教授就与湖南省几位学者一道筹建了湖南省比较文学学会,建立了省内比较文学研究的体制,培养和凝聚了科研力量。如今,湖南比较文学界在张铁夫教授的带领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并且成为了全国比较文学界的一支劲旅。在他与季水河院长的带领下,湘潭大学建立了比较文学博士点。在原有的学科研究基础上,新的一批比较文学学者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发展着新形势下的学科研究,其学术群体中的学者包括:张铁夫、吴岳添、季水河、罗婷、何云波、童真、王洁群、李志雄、宋德发、杨向荣等。

 笔者与湖南比较文学学会关系一直较密切,对他们的学术境况也比较了解。他们即将出版的“中外文学与文论丛书”,既是湖南近年来比较文学研究成就的一次集体展示,更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件盛事。

 在这套丛书中,包含着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成就,丛书内容厚实、观点新颖、特点鲜明,值得学界关注。现将丛书中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指出来,以飨读者。

 《普希金:经典的传播与阐释》是张铁夫教授继《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的续集。本书是张教授多年研究普希金所获得的一些体会。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在前一本书中,作者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普氏的文学人民性思想、自由理念、死亡意识、伦理指向、女性观念、圣经情结、叙事艺术等问题。而本书在坚持文化视角的同时,论述普氏的文化归属、世界性以及在我国的传播问题,并对其描写帝王的作品、童话集、《黑桃皇后》和庄园贵族形象进行了文化解读,丰富了我国对普希金的研究,并填补了我国对普希金研究的某些空白。这对当代的普希金研究有着重大的补益。

 季水河教授的新书《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与外国文论》观点鲜明、新见迭出。对于我们学人认识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可算是一种开启性的尝试。

 本书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史的宏大背景中圈定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理论家阵营名单,然后细致入微地以个案形式分别梳理、挖掘他们与西方文论的具体关系,从主要观点、理论倾向、影响原因等各个角度予以全方位的考察。在逐一的考察中,逐步确立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总体定性,充分挖掘其蕴涵的普遍规律。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同时,以史为镜、因史以鉴,重新估计西方文论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生成过程中的贡献与局限,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体系。另外,此书重大的学术意义还在于,重估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轨迹上各大理论家的贡献与失误、地位与影响,同时尝试对他们之间所代表的不同文艺路线的文艺论争、思想冲突的来龙去脉、深层原因做出更客观的解读。

 童真博士的《狄更斯与中国》运用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译介、影响和接受的研究视角,探讨了狄更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著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狄更斯传入中国的背景分析、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情况、狄更斯小说的翻译与变异、狄更斯在中国的影响和接受,以及通过中国与英美狄更斯研究差异的比较,分析了中国狄更斯研究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申探讨了由中英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研究差异与原因。此部著作可以说填补了我国狄更斯研究的某些空白,挖掘了隐含在狄更斯作品下更深的文化层面的内涵和原因,对于当代狄更斯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王洁群博士的著作《晚清小说中的西方器物形象》,主要从晚清小说中所涉及的西方器物形象入手,具体分析了晚清时期国人的种种西方器物经验,探讨附着于其上的社会文化意蕴,尤其关注它是如何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促成并试图解决曾经困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问题:民族自我危机和心理焦虑问题。本书的立场是通过对西方器物的祛魅、抵抗、收编、挪用,最终想象性地发明中国器物,构造中国未来,化解身份危机,释放心理焦虑和重建民族自我,并在文本中使一些西方器物形象最终卸下西方印记,转而成为新“中国”、新“国民”的符号。此书开辟了解读晚清小说的另一有效途径,通过展现器物形象与社会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层魅力。

 李志雄博士的《亚里士多德古典叙事理论》一书,主要从文学史基础、悲剧叙事理论、喜剧叙事理论、史诗叙事理论、摹仿叙事理论五个方面来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最后从古典与当代的双向对话、比较中挖掘亚里士多德古典叙事理论的深邃与永恒,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宋德发博士的《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小说的宗教之维》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厄普代克全部长篇小说的专著。此书是以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信仰危机的角度切入,探讨厄普代克长篇小说的艺术精神。对于后来学者研究美国当代文学,可以说是作了一项意义重大的贡献。

 《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是杨向荣博士的新作。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探索意识。本选题主要考察西方“陌生化”诗学的发展流变及其美学内涵,以及对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进行梳理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中西诗学的对话。而目前学术界对“陌生化”诗学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俄国形式主义,本选题将“陌生化”诗学理论延伸到其他层面:一是“陌生化”诗学在西方的发展流变、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二是以理论的研究为基础构建“陌生化”诗学与中国古典文论“新奇”诗论的对话。这对完善当今文艺理论界的“陌生化”理论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以上七部学科专著充分体现了湖南比较文学界的学术实力,对全国比较文学界而言,这套丛书可以说在原有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在充分占有和理解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对拓展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是为序。

 来源:湘潭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