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召开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召开
2009-10-16 10:14:22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

 为完成传播心理学教学、科研的体制化建设,树立传播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权威,我国第一套以传播心理研究命名的丛书已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9年9月24日上午10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主办的《传播心理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会议室召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领域教授专家出席了座谈会。出版社社长、总编,丛书主编及部分作者,《北京青年报》、《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及校报、校电视台等媒体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电视与新闻学院陈作平副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丛书主编兼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程曼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力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李永健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喻国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宫承波副教授、丛书作者代表、出版社总编等与会成员分别就七本一套的丛书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丛书主编刘京林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刘京林教授分别对七本书进行了写作背景的介绍及多角度的解析。刘京林教授提出,丛书主创的专业团队不仅在传播心理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尝试使用思辨、时政、民族制等多种实验研究方法对相应课题进行了科学的探索。尤其是《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一书,运用别出心裁的词典形式将心理效应和传播活动联系起来,其词条突出体现了科学性强、包含性广、联系性高等特点。丛书作者亲自深入走访、观察记录的严谨扎实、追求卓越的精神更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刘京林教授特别感谢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精神的校领导班子及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对于传播心理研究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此次丛书的出版作为新闻传播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的先例,占据了“三个前沿”,即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前沿、传播学中国社会实践研究的前沿和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前沿。刘建明教授盛赞刘京林教授是中国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开创者。除此以外,刘建明教授也对此套丛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进一步内容的充实、视野的扩大、传播学体系化中国化的探索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作总结。胡智锋教授认为,此次的座谈研讨中各专家对于传播学本土化的初步探索达成了共识,即传播学中国化在传播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两个价值”;体系化、国际化、社会化的“三种特性”。通过这次座谈会,刘京林教授及其团队深受鼓舞,并希望针对各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进行思索和改进,相信这样一支“坚持做”的队伍在传播心理学领域的探索中定会不断前进。

 传播心理研究丛书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刘京林

 《鄂温克人与电视》姚玉芹

 《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倪桓

 《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丁迈

 《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曹茹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闫欢

 《食品安全报道的受众心理研究》何其聪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