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基础》进入艺术殿堂的扶梯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基础》进入艺术殿堂的扶梯
聂萌
2010-01-18 10:13:29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一本讲解“艺术语言”的好教材,它如庖丁解牛般把组成艺术的元素一一分解开来,如同给热爱艺术的人们提供了一把进入艺术殿堂的钥匙。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之《人生的艺术化》一文的末尾,曾向读者发出这样的召唤:“慢慢走,欣赏啊。”然而要想放慢急匆匆的脚步,必得学会捕捉生活与艺术中的趣味,同时还需要对艺术语言有基本的了解。
比如,我们怀着对艺术真诚的热爱走进展览馆,然而驻足于陌生的作品面前,却时常觉得难以破门而入。这种尴尬有点类似遇到一位可亲的外国友人,由于不通语言,只好一味地微笑。这样的场面自然不可能持续,于是很快地,你不得不逃离。对于艺术鉴赏而言,“慢慢走”的前提,需要有艺术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因此对于艺术形式要素的了解迫在眉睫。
美国奥克威尔克等人著的《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是一本极好的“艺术语言”教材,作者指出,“基础”一词在本书中指的是艺术的基本肌理。在探索艺术的构成要素之前,书中考察了历史上一些对待艺术的态度,并进而探讨了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主题、形式与内容,指出艺术作品其实是这三种要素综合产生的有机体。
它如庖丁解牛般把组成艺术的元素一一分解开来,给亟需“基础”以敲击艺术大门的人们提供了一次从幕后观看华丽舞台表演的机会。
这本阐述艺术学基础的教材问世于1953年,到汉译所引进的第9版为止,已经历了50个年头。这期间,不断进行再版,每一次再版都有润色、增补和修订。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它在艺术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设了一条有章可循的通衢,这种互动无论对于艺术实践者还是理论研究者,都是极为重要的灵感来源。译者之所以把它引介给国内的读者,也正是试图弥补国内的艺术学教材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该书对艺术特性的揭示直接立足于对艺术的各个构成元素——形式、形状、线条、明暗、肌理、色彩、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和风格与内容的分析,在对每个元素的介绍过程中,同样是以形式本身的各种微妙特性的把握为中心的。相比于以内容为中心、形式为参考的传统角度而言,这样的角度更接近艺术创作的本相,让读者能够建立起与艺术品的亲切感,循着作者设定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触摸构成艺术品的各个元素。
书中还引用大量杰出作品来探索艺术特性,并展示某种形式元素在显示艺术特性方面被杰作所强化的情形。它所配备的大量精美图片,没有停留在“举例说明”的水平,或徒增美观,而是构成了教材最主要的部分,它们与文字部分交互阐释、相互激发。作者在每一幅图片下都有精彩、到位的说明和解释。这表明该书的作者在研究艺术品实例方面花了许多工夫,而这也将帮助读者学会从形式中领悟智慧,从手艺中提炼思想。
在描述艺术的形式特性时,作者兼而考察了其曾经担任主要角色的历史背景,使得艺术的语言在历史的境遇下获得更为丰满的意蕴。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眼光,史前艺术与21世纪的最新艺术均被纳入讨论的视野。尤其是本书的最后一章,其实讲的就是自欧洲18世纪新古典主义以来艺术史,这使得此前9章对各种形式元素的厘清获得了异常自由生动的历史呈现,有助于读者带着新知识重新审视艺术史。(中国教育报)
《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美]奥克威尔克等著,牛宏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1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