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何兹全的诚实与可爱——评何兹全著《大时代的小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何兹全的诚实与可爱——评何兹全著《大时代的小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夏红
2010-03-05 08:51:33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时代的小人物》订购
 何兹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版
 定价:35.00元

 说到何兹全的自传,关注他的读者可能会想起来,1997年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曾出版过何兹全的《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我相信有不少读者可能还收藏了这本书。

 那么,这本《大时代的小人物》是否是《爱国一书生》的重版?还是何兹全在从85岁到99岁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回忆录?说实在的,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回答。概而论之,《大时代的小人物》绝非《爱国一书生》的重版,但也并不是全新的另外一本书。
 抱憾的是笔者手头没有《爱国一书生》。仅仅从当当网上列举的《爱国一书生》的目录来看,这本《大时代的小人物》删去了原来的“参加国民党”、“由南华转六中”、“路上惊险”、“读书”、“写文章”、“补习日语”、“社里社外的骨干队伍”、“日本回国时的思想面貌”等章节,而新加了“重回《教育短波》社”、“我给《教育短波》社带来‘内乱’”、“运交华盖”、“三年编审混饭吃”、“安身立命处”、“留学美国”、“回国”等章节。那么,《大时代的小人物》删去的一些章节,究竟是连正文都删去了?还是将正文放在其其他章节下了?答案是后者,原书目录中删去的章标题,在新书中都变成节了,这一点读者不能不察。

 仅从两本书的目录来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大时代的小人物》确实新加了不少内容,甚至从页码上来看,可以说新加的内容,超过了该书一半以上页码。似乎可以下结论说,《爱国一书生》主要讲述的是何兹全从1911年到1936年的经历;而《大时代的小人物》主要讲述的则是何兹全从1911年到1949年的历史。还在犹豫要不要出手购买的读者,该动心了吧?

 无论这本书的版本怎么样,对于笔者来说,阅读《大时代的小人物》依然是一个全新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过程。何兹全的诚实与可爱,确实随着阅读的过程,而越来越清晰。

 印象最深的一点,首先是何兹全作为一个十五六岁时就加入国民党的青年,在这本回忆录中,诚实地讲述了他的思想层面的种种体验与思索。尤其是何兹全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我思想影响大的是周佛海的《三民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陈公博的《革命评论》对我的思想、感情影响都很大。我在《革命评论》上读了他的一些什么文章,现在已回忆不起来了。总之是主张民主,反对独裁。”(第33页)“但当时我不知道这些,从他的文章里知道的是武汉共产党闹腾下的恐怖和可怕。这时我已慢慢地相信汪精卫,我对周佛海有同情,认为胡汉民是国民党的右派……”(第33页)陈公博、周佛海是什么人?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这些人都是参加过中共一大,后来又背叛党背叛人民的“叛徒”。多少年来,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我们对于这些名字,固然算不上讳莫如深,但也基本上避之唯恐不及了。何兹全能够在其回忆录中,坦率直陈周佛海、陈公博等人对其的影响,这种诚实实在难能可贵,在这么一个全国只有一种声音伟大光荣正确的时代,这种诚实实在也有点可爱。

 与此类似的是何兹全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乃至辩护。何兹全直陈,“我是三民主义的信徒”(第34页),“胡汉民的《三民主义的连环性》,给我的印象不深,影响也不大,但有一个影响:三民主义是不可分割的。”(第33页)“此后,我对三民主义有了自己的理解,认为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和政治道路。”(第34页)何兹全指出,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故需要民族主义来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军阀割据,封建势力强大,需要民权主义来打倒军阀,实行民主;资本主义制度对内剥削,对外侵略,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听惯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就救中国”诸如此类的论调,听惯了党国官僚的空话与套话,何兹全对三民主义的解读,读来确实还有点意思。至少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地区,为三民主义辩护的文献并不多见。

 当然,读到这里我也不无疑问。何兹全在好几处论及民生主义的地方,都是用“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道路”、“中国需要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这种表述方式。将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提并论,究竟是何兹全确实认为今日所说社会主义,确实和当时所称民生主义异曲同工?还是说当时的社会主义与今日的社会主义早已大相径庭?或者说,何兹全的本意可能是直接宣扬民生主义,但由于种种潜在的压力,自觉不自觉地扯上了“社会主义”的大旗?甚至这也可能只是出版社方面惧于政治的红线,而做的技术性处理?……躬请贤明方家指教了。

 何兹全的《大时代的小人物》,与其说是一部个人自传,毋宁说是一部社会史、时代史。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改名为《大时代的小人物》的重要原因。论及国民党内部的斗争,何兹全指出,山东巨野县的国民党员绝大部分都是改组派,而有一次CC派的党务专员来巨野视察,在其讲话的过程中,就被巨野的国民党员一板砖拍死。上级来问,答曰:“来过,走了,后来情况不知道。”蒙混过去。(第35页)真是杀人不见血!

 无论如何,国民党内部政争即便残酷,毕竟还是国民党内部,上文所引例子,恐怕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极致了。而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则更是腥风血雨。无论是不是国民党的丑时,“这时菏泽也流行着一些南方、特别是两湖地区共产党过激行动的传说,什么打地主、戴高帽子游行、分浮财、分地主家财产房院。还听到一个故事说,国民革命军的一个营长,是地主家庭出身,他向上级哭诉,说父母是地主,被打死,一个小妹妹何辜,也被打死。”(第28页)这些传闻,使得何兹全“对共产党很害怕”,“我的朋友圈大多受这些影响,不赞成阶级斗争,而赞成和平发展,对共产党的主张不赞成,说不适宜中国”。(第28页)

 然而,政治面前,谁都不是安全的。何兹全讲述了1928年上半年,他们所在菏泽县党部召集所有国民党员,半夜三更去抓共产党嫌疑的一段细节。何兹全当时在县党部留守,结果被抓来的就有他的好朋友赵清平。“他爷爷也跟着来了,进了县党部的大门,看见人就磕头,哭求放了他孙子。看见我一样跪下哭,我也跪下,对着他哭。对我来说这不是抓共产党,而是抓我的朋友。”(第28~29页)

 这就是政治啊。抓人第二天,何兹全奉命去把守县城门。同去的伙伴机灵,借故避开,而剩何兹全一个人。何兹全守门的时候,一个有嫌疑的高中同学刘粹杰来了。“他看见我在那里,就停下来和我说话,问我在那里干什么。我说:‘我在等人。’口里没说,心里在折腾,怎么办?抓他,我实在下不了手;不抓,回去怎么交代?……刘粹杰和我聊了一会儿,后来他说他要走了,说了再见,望着他出城而去。”(第29页)纵然铁石心肠的政客,心里深处恐怕也有难以察觉的绕指柔情了。更何况,何兹全这时候只是花季雨季的青少年而已。

 这本书题为《大时代的小人物》,恐怕何兹全所面临的最大的时候,就是国民革命的“大时代”了。这也是这本书最让笔者眼前一亮的片段。至于其他如北大生活,如《教育短波》社里的鸡零狗碎,如抗日战争中的细节等等,流淌在何兹全的笔端的,亦都是可爱与诚实。

 读者自己看吧。

 2009年12月30日于昌平军都山下

 陈夏红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主编

 (来源:一宁网2010-03-03)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