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魅惑的“剽窃”北京大学出版社《论剽窃》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魅惑的“剽窃”北京大学出版社《论剽窃》
曹静
2010-03-29 14:07:52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剽窃》,理查德·波斯纳著,沈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19.00元
“抄袭”、“剽窃”,是如今常见于报端的热词,某教授的论文涉嫌抄袭、某明星的歌曲疑似剽窃……“剽窃”俨然成为名人大腕们常犯的过错。
每当此类事件公之于众,总会引起一番争论,有人大声斥责,也有人全面否认,极力辩解。归纳下来,辩词大致有三:其一,英雄所见相同,可惜晚说一步(古罗马语法学家多纳图斯的一句话恐怕能准确地道出他们此刻的心理:“去死吧,那些抢先说出了我们要说的好事的家伙。”);其二,阅读他人作品时留有深刻印象,一段时间以后,这“隐藏的记忆”忽然显现,误以为是自己的原创。骗了自己,所以才骗了别人;其三,坦言受到他人作品影响,也有所借鉴,“但这语言、风格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吧?!”
如此一来,究竟是不是抄袭,乃至剽窃,更是争辩不清,是非难分了。一番喧闹过后,不少人选择了对簿公堂,寻求公正的裁决。但法律是否就能明断?也说不定。理查德·波斯纳,美国最知名的法官之一、法学教授,知识产权领域里的专家,便坦承,剽窃其实难以定义,某些剽窃不一定侵犯版权,某些不是抄袭的行为也可能构成欺诈。换言之,法律在这一方面并非全能。
“剽窃”,既非“偷”,也非“盗”,更不是“借”,这个词语的内涵如此含混,令人困惑,也令人好奇。为此,理查德·波斯纳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论剽窃》,从困惑出发,力求整理头绪,引发探讨。
波斯纳所展示的“剽窃”的世界,其丰富性出人想象。在涉嫌剽窃的名人名单上,不仅有畅销书作家如J·K·罗琳,丹·布朗,著名学者如历史学家古德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奥格里崔,大名鼎鼎如莎士比亚、马丁·路德·金、纳博科夫等,都曾被指控抄袭。在文学、艺术、音乐、学术等领域中,剽窃一直是个魅惑着西方文化景观的话题。
当然,波斯纳所展示的“剽窃”的世界,其复杂也出人想象。法庭上,大法官们出具的司法意见书中大段大段地使用法律助理和双方律师的文稿,这算不算“剽窃”?大画家伦勃朗在其助手完成的画作上签上自己的大名,这算不算“剽窃”?希拉里·克林顿出版了新书,与捉刀代笔人签订合同,不公开他/她的身份,这又算不算“剽窃”?……经波斯纳的提醒,这些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潜规则”,其实大有思考的必要。
除此之外,波斯纳所展示的“剽窃”的世界,还不乏黑色幽默的一面。比如,美国俄勒冈大学关于处理剽窃行为的规定,就是从斯坦福大学的教学辅助手册中抄过来的。好几位作家斥责剽窃行为时所用的语句,也是从前辈作家那里偷来的……这些信手拈来却精彩至极的笑话,反倒增添了几分趣味,显得“剽窃”的世界更加复杂、生动了。
面对如此纷繁、令人困扰的“剽窃”现象,波斯纳显现了其作为法学专家所具有的分析能力。在这本《论剽窃》的小册子中,波斯纳通过两条途径对“剽窃”开刀解剖。他首先对“剽窃”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定义。在他看来,剽窃具有三个要素:未经权利人许可而复制;复制者宣称(无论明示默示,故意无意)复制的内容属于自己的原创;这一宣称影响了受众的选择,采取了如果知道真相就不会采取的行动。
其次,他又从历史渊源追溯“剽窃”的前世今生,提示读者,它也是跨越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变迁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阅读市场逐渐丰富,培育了读者的消费需求,而读者的消费需求也反过来刺激了阅读市场,对原创性作品提出了更多更急切的要求。剽窃以及其他一些不公平竞争等手段也就应运而生。
波斯纳化繁为简、清晰直接的分析,令人眼前一亮。在此基础上,读者再反观形形色色的剽窃与疑似剽窃事件,必然会多几分思考和发现。或许,抄袭、剽窃现象永远无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到杜绝,但让更多人明晰剽窃的定义,了解剽窃的发生,对减少此类不公平竞争行为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来源:解放日报2010-03-29)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