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人文大学:愈来愈近的帆影——《大学人文读本》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人文大学:愈来愈近的帆影——《大学人文读本》
席云舒
2002-12-10 10:52:45 来源:
人类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必须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条轨道上运行,而承载人类精神的那趟列车,就是现代的大学。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其他的机构能够像大学那样传承人类的精神和文明。而大学如果失去科学和人文当中的任何一条轨道,它都难以驶入现代社会。然而,我们的一些大学已经在科学这条单轨线上缓慢行驶了近百年了。在那里,“科学”被压成了干巴巴的“学科”,不少学生变成了失去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的、甚至失去了独立思想能力的机器。几年前,大学内外的学者们曾就重塑人文精神问题展开过轰轰烈烈的讨论,但还没来得及讨论出什么结果来,就匆匆地偃旗息鼓了,而讨论本身留给我们的,除了热闹,剩下的似乎只有失望。
然而,由著名学者夏中义主编的《
大学人文读本
》(包括《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让我们看到了那次讨论之后人文学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人文大学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几乎是从现代知识分子走上时代舞台伊始,人文大学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蔡元培先生——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缔造者——就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显然,蔡先生所说的作为“养成人格之事业”的大学教育,与中国两千多年的“大学”传统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简言之,前者所奉行的是人文教育,而后者所奉行的则是儒家道统“内圣外王”。
人文和科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神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人文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中世纪“神”的价值的颠覆,人文即意味着要让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取代以“神”为中心的文化。科学则是在人成为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奥秘,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人文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文,科学则必将被对“神”的盲目崇拜所取代;科学是人文的保障,没有科学,人们就不能走出神学的阴霾,人的自我价值也就不能得到最终确认。人文使人成人,科学使人智慧。在中国,我们虽然没有西方那样的宗教神学,但却深受有与宗教神学地位相当的封建道统和学统的影响。尽管我们批判封建道统不一定非要用欧洲人的武器,但人类对人之为人的底线的认识及对世界图景的理想却非欧洲人所独有。科学和人文并非只是批判的武器,它更是人类精神的最终体现。
夏中义先生主编的这套《大学人文读本》,选编了二百余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选文包括演讲、诗文、信函、碑铭、日记、随笔、格言、遗嘱等文体,作者则包括了20世纪人类文化星空的世界巨人、1840年以来为国家民族独立而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1916~1919年间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而疾呼的五四先驱、晚近20年来为当代社会各领域的建设而不懈奋斗的精英,学科则涉猎了文、史、哲、经济、政治、伦理、心理、教育等。编者将选文分“人生”、“青春”、“婚恋”、“角色”等20多个主题词,从“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三个维度进行构架,由此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的精神反思,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思索,引导大学生最终形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及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读本虽然涉猎领域广泛,但所有选文都在主题词的构架下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处不体现出编者的苦心和匠心。
如今,透过这套《大学人文读本》,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人文大学这支已经冒出了海平线的帆影。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内容
《大学人文读本》总序 (2002.10.17 14:12:24)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