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科学出版社李晓东副教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直播回顾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出版动态
教育科学出版社李晓东副教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直播回顾
2022-07-25 15:00:53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7月20日,“新课标解读季”大型公益活动成功推出了第四期“道德与法治专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对最新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标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的领导及教研团队连线对话,回应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问题与困惑。下面是本期活动内容的摘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的主题分享讲座

  李晓东老师从修订2022年版课标的背景和依据、2022年版课标新在哪里、教师如何使用新课标等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解读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帮助教师更为清晰地认识和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且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有所准备。

  一、修订2022年版课标的背景和依据

  (一)时代背景

  新课标修订的时代背景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个是新时代,另一个是新征程。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们理解当前所处的时代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根据。新时代的特征可以从国内、国际的多个角度去理解。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叠加碰撞,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方面也应随之改变。另一个是新征程,新征程的概念在建党百年庆典大会的讲话中有重点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方面要搞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另一方面是要想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而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现今的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也在“3·18”座谈会上提到: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所以,新课程实际上是为教育服务,而教育是为党和国家服务的。这样的核心理念是新课标最重要的背景。只有在此背景下,理解课程、教育等各个方面才具有现实指向性。

  (二)政策背景

  2019年的“3·18”座谈会以后,思政课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献文本,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根据。2019年到2021年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对于指导和推进课标的落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例如,“3·18”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构成了我们理解思政课的基础。其中所提出的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这次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居于显性位置,起到保障作用。这个文件对于课程落地、教学实施、课标推进都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正确理解文件对我们正确理解新课标有着重要意义。

  (三)学科背景

  从“3·18”座谈会开始,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叫思政课一体化。从现在的课程发展来看,普通高中在2018年发布了2017年版课标,并在2020年进行了修订。高中的统编教材是从2019年开始陆续在全国使用,到2022年,全国基本落实新教材的教学实施。高中阶段的思政课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中等职业学校在2020年1月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与之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显然落后了。这在此次课标修订中,实现了重要推动。另一方面是统编教材。从2017年开始有“统编教材”这个概念。到2019年时,全国都统一使用统编教材。这时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产生了“旧课标、新教材”的问题。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内容已经是2011年版旧课标无法涵盖的了,道德与法治课上要呈现的东西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因为社会的发展,每年的统编教材都会有细微的修补,而这些修补的核心内容是必须写进教材的,对现今的课标来讲,这就是需要去落实和呈现的。所以,理解课标也需要理解统编教材。另外要重视的一本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这本书编写时的原则是读本形式、教材规格。其所讲的核心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要理解新课标,就必须深入阅读和理解这本书。

  二、2022年版课标新在哪里

  (一)强化课程育人导向

  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是指要通过课程培养出有用人才和时代新人,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而思政课在此方面居于重要位置。从课程性质来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这句话明确了新课标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定位。这一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新课标是从这个根本方向去落实的。和原来课标的相关表述相比,在课程性质的表达上,新课标有了一个更充分、明确、直接的表述,对我们理解课程方向和课程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就课程理念而言,新课标强调课程要解决立德树人和思想引领的问题。而思想引领则是指要把核心价值导向的问题充分落实在教育当中。这样的明确要求对整个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次课程的设计,尤其是在育人导向上,强调政治立场的方向、理念、价值取向。再者,从课程目标来讲,这次课标修订更为详细,分为总目标和分段目标,在整体上充分体现课程的育人导向。它对课程的教学实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并以分段目标的形式为课程内容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这次课程采取了“三合一”的整体架构,以“学段+主题”的方式系统建构课程内容。这次新课标采取“四学段、五主题”的整体设计,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与原来相比,课程的布局发生了变化。四个学段按照“六三”学制“2223”布局,而“五四”学制则是“2322”布局。在主题方面,既落实思政课的共性要求,也体现各学段的差异性。比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在第一学期设置“入学教育”主题;在小学三个学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合并为一个主题,而在初中学段,不再单独设置“道德教育”模块,将其内容融到其他模块当中,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分别设置。

  (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

  新课标采取了“学段对应”与“主题对应”的方式,确立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框架。在“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学业质量标准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这一部分,2022年版课标先是以“内涵”确定了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然后对学业质量进行了整体表现的描述。在描述中,不同学段处于“显性”位置;不同主题的表现,则采取分号分隔的方式,在各学段中“隐性”呈现。对于不同主题的学业质量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这里采用了“综合式”的呈现方式。

  (四)增强指导性

  课程标准显性落实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精神和要求,为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指明方向。新课标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的重要精神,为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提供了根本依据。无论是在课程性质部分的突出强调,还是“教学实施”中对“六要”和“八个相统一”的完整呈现,以及对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和教材编写的指导,都可以看到新课标对于讲话精神的显性落实。

  (五)加强学段衔接

  2022年版课程标准以“三合一”的方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整合,同时以核心素养培育、议题式教学等方式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密切关联。除了这些贯通性的呈现之外,在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也表现出“一体思考”“一体设计”的显著特征。这些方面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与落实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教师如何使用新课标

  (一)基本定位

  ●一体化思维与特殊性思维

  在做思政课建设时,教师必须明确现在的一体化设计格局对课程的影响。但是这并不等于在课程实现的层面可以抹杀学段差异。教师既需要一体化的大格局,也需要知道自己所在学段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定位的问题。

  ●守成与创新

  教师要知道新课标里的“初心”,以丰富的经验基础去建设理解新课标的“高台”。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课标,或者是统编教材,其中有些东西是确定的。例如,宪法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某些素质是始终如一的。从所有的教育层面来讲,这便是“初心”的含义所在。新课标在这些方面并没有抛弃原有的东西,而是采取了一种强化的措施。所以我们既要有守成的思维,对已有的成果做出充分的呈现;同时也要有创新的思维,在课程中实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进取与等待

  既不能“坐等变化”,也不必“急于求成”。一方面,不能等到新教材出来以后才去落实新课标。新课标现在已经以各种方式进入我们的教学和评价当中。另一方面,大家也要认识到新课标的实施目前还处于理解诠释和探索的阶段,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去落实。立刻完全变成新课标理念指导的教学也是不现实的。

  (二)行动落实

  ●读好文本

  要一字一句地学习课标文本,保证理解无偏差、无盲点。教师应把整本课标从头到尾地读下来。在读的过程当中对不清楚的概念要下功夫去理解。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去找到解读的方式。这对整个课程建设都有显著的作用。

  ●读出本意

  真正理解新课标只靠读文本是不够的。要想理解规定了什么就必须知道为什么这么规定。要做到从文字后读深意,于时代里悟育人,以真精神助转变。这些方面的实现在新课标的阅读和学习时是不可或缺的,需要老师们形成充分的认识。

  ●主动扩展

  除了对课标文本的阅读,教师还可以去关注课标解读的文本。对课标的理解也不要只局限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课程标准阐述的宏观角度的论文也可以阅读。另外,要关注相关学段。对小学来讲,要关注学前。对于初中来讲,要关注高中课标和教材。只有从一体化的思维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核心理念的设计。第三方面的扩展是文本借力。从教材和重要文献出发,去考虑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与课标规定的相关内容、理念、设计等的关联。最后是要实践探索。虽然新教材还未出来,但是新教学新评价已经发生。所以教师在准备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时,要充分关照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和相关内容的呈现。

  (扫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道德与法治》图书封面二维码即可回看课标解读完整视频。)

  在“新课标·新教学”圆桌论坛环节,李老师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的领导及教研团队就新课标的实施进行了交流。

“新课标·新教学”圆桌论坛

  Q
  张贵民主任: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增值评价要关注学生思想品行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对于中小学来讲如何实施好增值评价?

  A
  李晓东副教授:新课标和原来的课标相比,评价有了全新的描述,所以对它的理解非常关键。怎么理解学业质量和学业水平考试关于评价的相关描述?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即教师衡量学生是否学过这门课程并且达到了期待的依据。那么,学业质量标准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实现?从目前情况来看,初中段从最终的结果来讲,需要看评价建议的第二部分——学业水平考试。而过程的评价还是要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的描述。在这个方面,小学和初中有显著的区别。初中强调两考合一和省命题,而小学现存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考试。在纸笔测试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如何去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您所提到增值评价等方面其实都是在这个维度上发挥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方向和它所实现的目标正是教师接下来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Q
  陈桂杰主任:新课标已经出台,但新教材还未实施,如何实现新课标与旧教材的匹配?

  A
  李晓东副教授:从课标修订到教材修订有一个过程,如果时间太短,不符合客观规律。所以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这不等于在新教材出来之前,教学就没有发展空间。教师要理解原来的教材中是如何体现新课标思想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让旧教材焕发出新活力,尝试使用新方法。例如,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标中的议题式教学契合。教学创新要让学生有态度、有立场,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只有把课堂的中心地位让给学生,同时又不失去对课堂的引领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

  Q
  汤平娟老师:如何理解新课标提到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A
  李晓东副教授:我们现在不提学科核心素养,而是核心素养。这也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的一个进步。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本质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有时候比较难谈及学科。所以新课标在界定核心素养时提到,核心素养是学生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另一方面,关于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目标部分包含了三个二级目录: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核心素养在目标之内,不在目标之外。核心素养的培育本身就是我们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去制定目标呢?实际上课标分了两层。一是总目标,按照核心素养的五个要求分为五个基本方面。二是学段目标,其细分的五列中第一列就是核心素养要素。新课标在制定目标时一定是从核心素养出发的。

  Q
  张燕校长:新课标指出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和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关于国家安全部分,如果要补充资料,可以到哪些网站去浏览筛选?在确定这些资源的时候,一线老师需要注意什么?

  A
  李晓东副教授:关于国家安全教育部专门通过了一个关于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文件,又做了一个方案。新课标中,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的所有关于国家安全的相关内容都来自这两个文件。如果学校老师想专题解决国家安全这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参考这些文件。

  Q
  刘胜利老师:七到九年级教学提示中提到的议题式教学,与高中议题式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A
  李晓东副教授:高中的议题和初中的议题有非常显著的区别。高中对应的是学生认知,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所以高中的议题式教学像议论文,更加关注学生在讨论议题中通过一种辨析深化认识,只有给学生留够了说话的空间才有意义。但是在初中阶段不太主张这样的教学方式。初中是体验性学习,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对应的是学生的体验。初中阶段的议题式教学更像记叙文,强调感受和体验。这是最大的区别,初中的课堂在议题式教学上一定不是以议论为主的,而是以评议为主的。那么,小学为什么没有议题式教学?因为小学要做的是启蒙性学习的培养,即不要求考虑背后的理论,能让学生呈现出他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行了。所以,小学接触的多是具象的东西,即所见所闻。初中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加上所感。高中在所见所闻所感的基础上加上所思。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求的思维深度也在不断加强。

  Q
  观众问题一:如何在考试内容中体现道德与法治传达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用闭卷考试来评价学习效果太不科学了,这应该怎么破?

  A
  李晓东副教授:重视考试是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传统。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大家对考试也很关注。现在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学生考出所要求的东西,这需要新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论是开卷还是闭卷,我们真正要关注和理解的是现在的考试考什么,如何评分。那么,考试变了,教学也应变化。所以,要切实关注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趋势,进而反思日常教学要做怎样的应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在哪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实质性变化在课堂上又应该如何对应?这是目前老师们最需要关注的方面。另外,面对素养培育导向的考试,老师们要理解素养培育的思想,更注重学生应用和解决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呈现,对新课标的落实也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Q
  观众问题二:新课标颁布之后,一线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写教案时,教学目标这部分应该如何写?不按照以前的“三维”目标了,那现在是按五个素养来写吗?

  A
  李晓东副教授:我们现在主张是以素养目标为基础来写。原来目标是按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写。现在是按照五大核心素养来写,通过在上课中所用的主要问题和话题落实课程主要内容,以达成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例如,老师通过对家乡美食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家乡文化,形成家国情怀。这是在讲政治认同。所以,这条教学目标就应该这么写——政治认同:通过家乡美食讲家乡变化,让学生形成家国情怀。以这样的方式去落实我们基于素养培育的教学,那么如何写教学目标也有了实际支撑的方向。

  Q
  观众问题三:我们的教学是否要遵循教学提示的顺序,在教学提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设计?能否举一个例子,让我们更清楚怎样在教学提示下来进行具体教学设计?

  A
  李晓东副教授:小学段因为教学提示更多是指向实践性的,所以就是一个参考,不一定每一个教学提示都要在教学课堂上落实。初中段因为有议题式教学,所以即便是实践性活动也是通过展示议题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的。但是教学建议不是必须做到的要求,它是一个参考性内容和具有灵活性的标准,老师们可以自己把握。

  Q
  观众问题四:高中的课程是突出活动型学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怎样对待活动型学科课程呢?

  A
  李晓东副教授:高中课标实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即有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而议题式教学就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抓手。那么,在这次的义务教育课标里其实没有使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概念。换言之,它没有强调学科的突出属性。所以它的呈现方式和高中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不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初中段的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空间范围、呈现方式和高中都有显著的区别。我个人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不需要深究活动型学科课程了。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呈现方式上,它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说要形成固定的、模式化的东西,而是要综合考虑的。

  Q
  观众问题五:对于课程方案里强调的大概念、大单元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怎样做?

  A
  李晓东副教授:大单元教学与大观念、大概念相关。现在我们研究大单元教学时更多的是把大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结合起来研究。从深度学习到大单元教学,体现的是一种认识变化。深度学习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而大单元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整体感。从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地的角度来说,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找概念、讲概念是有困难的。所以对于单元教学,我主张从三个不同的维度理解。一是教材单元,二是主题单元,三是教学单元。从个人的理解来讲,我建议小学老师按照教材单元来做单元教学;初中老师则可以考虑从主题单元来做单元教学。因为小学的单元属性比较明确,顺着教材单元讲下去就可以。而初中的单元内容具有丰富性,有些单元内容太多,设置为一个单元可能用时过长。所以,单元教学也要有量的限制。老师应该形成整体的认识,要在几节课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这样教学就能充分落地了。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