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美]斯蒂芬·赫普(Stephen Hupp) 杰里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其他
中 图:综合性图书
专 业:其他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儿童成长之谜:影响父母育儿观的50个迷思
ISBN:978-7-300-28285-5 条码:
作者: [美]斯蒂芬·赫普(Stephen Hupp) 杰里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69.00  折扣价:¥62.10
折扣:0.90 节省了6.9元
字数: 166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017Z1168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0-08-03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最常见的儿童发展神话,揭示了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50个谜团和误解背后的最新的循证科学,介绍了科学背后的主题,如双重心灵感应、性别预测和虚构的朋友等,涵盖了很多热点问题,如儿童疫苗、被打屁股,“超时”和大龄儿童的母乳喂养特色等,包括参考的众多流行文化和抽象的流行电视节目、电影中的例子。本书为现代家庭和对此主题感兴趣的家长提供了丰富的补充资源——从循证治疗和自助图书到相关网站。

作者简介:
斯蒂芬·赫普(Stephen Hupp),博士,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临床儿童和学校心理学教授。执业临床心理学家,东圣路易斯“赢在起跑线”项目(East St Louis Head Start program)顾问。
杰里米·朱厄尔(Jeremy Jewell),博士,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教授,临床儿童和学校心理学研究生项目负责人。2012年,获得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本科生研究和创意活动(URCA)导师奖。

章节目录:
第1章 有关孕期的迷思
最受关注的迷思
• 迷思 1:同卵双胞胎有一种始于子宫的心灵感应 … 015
• 迷思 2:患不孕症的夫妇在领养孩子后会提高怀孕的概率 … 023
• 迷思 3:父母可通过检查母亲的身体形态预测胎儿的性别 … 028
• 迷思 4:所有男孩都有一条 Y 染色体(女孩则没有)… 034
• 迷思 5:亲密育儿法加强母婴关系 … 043
速解迷思
• 迷思 6:同卵双胞胎拥有相同基因 … 052
• 迷思 7:怀孕的女性不可能再次怀孕 … 053
• 迷思 8:可以根据中国的农历准确预测宝宝的性别 … 054
• 迷思 9:女性胎儿的心率比男性胎儿快 … 054
• 迷思 10:硬膜外麻醉分娩风险高 … 055
• 迷思 11:满月时婴儿出生率较高 … 056
• 迷思 12:咀嚼喂养没有已知风险 … 057

第2章有关成长、身体和头脑的迷思
最受关注的迷思
• 迷思 13:“哭泣免疫法”妨碍发育 … 061
• 迷思 14:摄入糖分会引发多动症 … 069
• 迷思 15:使用婴儿学步车可以帮助学步儿童更快地学会走路 … 075
• 迷思 16:具有认知刺激性的视频可以提高宝宝的智商 … 080
• 迷思 17:婴儿期使用“儿语”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 087
• 迷思 18:疫苗导致孤独症发病率上升 … 094
速解迷思
• 迷思 19:使用兴奋剂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证明孩子患有多动症 … 103
• 迷思 20:要求孩子“光盘行动”可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 104
• 迷思 21:阅读障碍症的典型特征是翻转字母 … 104
• 迷思 22:大多数宝宝可通过使用合适的学习产品学习阅读 … 105
• 迷思 23:教育肌动学促进儿童学习 … 105
• 迷思 24:促进性沟通对孤独症儿童十分有效 … 106
• 迷思 25:海豚辅助疗法可有效治疗有特殊需求的儿童 … 108

第3章有关情绪和行为的迷思
最受关注的迷思
• 迷思 26:尿床是情绪出现严重问题的征兆 … 111
• 迷思 27:针对抑郁症患儿的大多数抗抑郁药均获得 FDA 批准 … 118
• 迷思 28:绘画包含用于识别潜意识问题的特定符号 … 124
• 迷思 29:大多数幼儿都有“可怕的两岁”… 132
• 迷思 30:“恐吓从善”项目可预防青少年犯罪 … 141
速解迷思
• 迷思 31:父母通常可以判断孩子何时会沮丧 … 149
• 迷思 32:小女孩比小男孩更容易患上临床抑郁症 … 150
• 迷思 33:帮助孩子逃避恐惧是减少焦虑的最佳方法 … 150
• 迷思 34:成年人通常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在撒谎 … 151
• 迷思 35:目睹其他人攻击会减少孩子的攻击驱力 … 152
• 迷思 36:校园凶杀案正在增加 … 153
• 迷思 37:抵制非法药物滥用教育可预防吸毒 … 153

第4章有关社会环境的迷思
最受关注的迷思
• 迷思 38:独生子女很可能自私、骄纵,而且不会社交 … 157
• 迷思 39:离婚毁掉了大多数孩子的生活 … 164
• 迷思 40:“闲了棍子”就会“惯了孩子”… 170
• 迷思 41:短暂的计时隔离不足以帮助减少实际行为问题 … 179
• 迷思 42:把孩子放在日托中心会有损亲子依恋关系 … 184
• 迷思 43:有假想伙伴是儿童出现社会情绪问题的信号 … 191
速解迷思
• 迷思 44:出生顺序是预测儿童性格的强有力指标 … 198
• 迷思 45:手足冲突最常见原因是为了争夺父母的爱 … 199
• 迷思 46:拥抱疗法可以修复中断的亲子关系 … 199
• 迷思 47:父亲使用的体罚比母亲多 … 200
• 迷思 48:奖励通常会减少父母原本想增加的期望行为 … 200
• 迷思 49:夸奖会削弱孩子成功的可能性 … 201
• 迷思 50:我小的时候父母并不宽容 … 202
精彩片段:
  引言
儿科医生、作家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博士,数十年来一直用一句口头禅劝慰父母们――“你知道的远比你认为的要多”。这的确向父母们传递了一条好信息。家人、朋友、媒体,当然还有育儿专家,会给父母们很多建议。不过,斯波克博士警告称,他人的建议往往会互相矛盾,并同时写道:“你听说要少摆弄宝宝,又听说要多抱抱宝宝;你听说菠菜是最有价值的蔬菜,又听说菠菜毫无用处;你听说童话故事会让孩子神经紧张,又听说童话故事其实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发泄方式。”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父母们还是会继续听到这样的矛盾信息,甚至更多。
斯波克博士再三向父母们确证,他们本身了解得已经够多了。事实上,不同出处的建议可能会相互矛盾,考虑到这种情况,斯波克博士的这种确证对父母们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他们通常不需要接受任何专业培训,也不需要参加任何育儿工作坊或学习任何育儿课程,就能掌握育儿方法。实际上,“专家意见”有时会误导父母们,因此有些时候父母们最好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听从他人的意见。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胎儿、婴儿还是儿童――什么才是最好的呢?关于这一点,父母们会接触到无数的说法。有些说法已经得到研究支持,有些说法尚未经过研究,还有些说法已经被研究证实是错误的。
有时候,专业人士们拍着胸脯做出的论断并没有研究依据,我们把这些论断称作“迷思”。儿童成长迷思的普及者不仅有斯波克,还包括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威廉?西尔斯(William Sears)、詹姆士?杜布森(James Dobson)和劳拉?施莱辛格(Laura Schlessinger)。我们将会谈到他们的一些建议,以及许多其他育儿专家的建议。但平心而论,每个人都会在特定时候对某些迷思深信不疑,包括我们自己。事实上,在研究开始之前,这本书所揭示的许多“重大迷思”我们都曾相信过。我们直到最近仍在相信的迷思,是我们最喜欢的迷思之一。因此,尽管我们在引言的开头部分肯定了斯波克的那句口头禅,但这句宽慰父母的话要经过稍加改动才能成为我们这本书的重点――你知道的迷思远比你认为的要多。
本书不仅探究了斯波克博士及其他专家的建议,还引入了另一个“斯波克”――来自若干世纪后的“进取号”星舰。电视剧《星际迷航》(Star Trek)里有一集讲到,斯波克先生听到星舰里的医生在用“儿语”和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一个婴儿说话。斯波克很迷惑,因为这显然不是成年瓦肯人和幼年瓦肯人正常的交流方式。儿语是会阻碍还是促进儿童成长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电视剧(如《星际迷航》里的例子)又是如何帮助塑造我们的观念呢?
我们还会把其他电视节目中的一些例子与本书中的迷思联系 起 来, 包 括《摩 登 家 庭》(Modern Family)、《办 公 室》(The Office)、《宋 飞 正 传》(Seinfeld)、《蛋 糕 店 老 板》(Cake Boss)、《辛 普 森 一 家》(The Simpsons)、《瘪 四 与 大 头 蛋》(Beavis and Butthead)、《美国达人秀》(America’s Got Talent)、《广告狂人》(Mad Men)、《欢乐合唱团》(Glee)、《烈酒酿造者》(Moonshiners)、《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和《鸭子王朝》(Duck Dynasty)。如果你更喜欢看电影,我们的例子还包括:《冰雪奇缘》(Frozen)、《拜见岳父大人 2》(Meet the Fockers)、《拜见岳父大人 3》(Little Fockers)、《美 国 精 神 病 人》(American Psycho)、《第 六 感》(The Sixth Sense)、《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和《切奇和钟的科西嘉兄弟》(Cheech and Chong’s The Corsican Brothers)等。我们还会分享名人案例,比如考特尼?卡戴珊(Kourtney Kardashian)、约 翰? 特 拉 沃 尔 塔(John Travolta)、 萨 尔 玛? 海 耶 克(Salma Hayek)、 尼 尔? 帕特里克? 哈 里 斯(Neil Patrick Harris)、 珍妮?麦卡锡(Jenny McCarthy)、比尔?恩格瓦(Bill Engvall)和艺术家伦勃朗(Rembrandt)。如果你更喜爱读书,我们在本书中还引用了系列小说《黑暗塔》(The Dark Tower)和《爱心熊》(Care Bears)中的例子。好吧,我们承认,我们并没有参考很多的文学小说,但还是希望你能喜欢我们列出的影视作品和名人!
不光是育儿专家和媒体会塑造我们的观念,我们经常也会根据所谓的常识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幸的是,常识通常具有误导性。利林菲尔德及其同事曾合著过一本书,他们在这本书的引言部分指出,他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在评判心理学方面的说法时,让你不信任自己的常识”。为什么常识经常出错?利林菲尔德等人提出了“心理学迷思的 10 个主要来源”,解释了促使人们相信迷思的常见错误。幸运的是,一旦你牢牢掌握迷思的来源,你对迷思的免疫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心理学迷思之源
不同来源的迷思代表了我们易犯的思维错误。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利林菲尔德等人提出的心理学迷思的每一个来源。
1. 口耳相传。我们倾向于相信我们经常听到的或者听起来容易让人记住的信息。举个例子,我们都听说过“可怕的两岁”这个朗朗上口的说法,但是两岁这个年纪并没有那么可怕。
2. 追求简单答案和权宜之计。人类的本性就是用最少的努力换取最多的回报,这驱使我们想要相信,许多问题都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能够通过观看视频变得更聪明,那么这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真相是――观看视频并不会对智力有太多的影响。
3. 选择性感知和记忆。一旦我们听说了某种说法,就会认为(并记得)这个说法一直都受到支持,但是我们从头至尾都忽略了(或是忘记了)这种说法并没有被证实。比如,我们倾向于记得双胞胎会同时感觉到一种神秘的疼痛,但是很少注意到有上千次,在双胞胎之一受伤时,另一个并无大碍。
4. 从相关性推理出因果关系。我们经常误认为一个变量会引发另一个变量的原因是,两个变量倾向于同时发生。举个例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儿童注射的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同时,儿童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此外,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女歌手、女演员麦莉?塞勒斯(Miley Cyrus)也越来越受欢迎。换句话说,麦莉?塞勒斯的受欢迎度与孤独症患病率相关。凭什么人们认为孤独症与疫苗有关,而麦莉?塞勒斯则可以“逍遥法外”呢?
5.“后发者因之而发”推理。拉丁语中,“后发者因之而发”的意思是“某事在此事之后发生,所以某事的起因就是此事”。换句话说,因为 A 在 B 前面,所以我们倾向于相信,A 引起了 B。比如,一对夫妇在领养了一个孩子后不久,妻子就怀孕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养“导致”怀孕。
6. 基于有偏样本的推论。我们更愿意相信一个群体的少数人可以代表这个群体的所有人。举个例子,幼儿园的老师上新闻通常都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这可能导致人们相信,很多幼儿园老师都存在问题,而事实是,绝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悉心照料着孩子们,却很少出现在新闻里。
7. 代表性推理。当我们看到两种事物在某个方面具有相似性,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这种相似性使两种事物产生了有意义的联系。比如,男孩子喜欢篮球等运动,女孩子甜得像西瓜;因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如果孕妇的大肚子和其中一样物品形状相似,就可以据此判断出胎儿的性别(这确实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比较,并非我们凭空捏造出来的)。
8. 误导性的电影和媒体刻画。当媒体刻画心理现象时,往往会将这种现象描绘为比现实更具有轰动性,我们也信以为真。比如,电视节目和电影乐于展示孩子们吃了糖后变得多么亢奋。因为,平静的孩子鲜有能够提高收视率的!
9. 事实的夸张。我们倾向于用微小的事实证明更广泛、更复杂的说法。比如,母乳喂养婴儿大约一年可以带来多种好处,但是有一些人声称,母乳喂养五年、六年甚至七年才会有益于孩子,尽管并没有研究支持这一说法。
10. 术语混乱。我们通常停留在术语的表面意思,尽管这些术语可能本身就不正确。比如,术语“同卵双胞胎”暗示一对双胞胎有着完全相同的(也就是“同卵的”)基因。然而,如果你之前看过其中一个“速解迷思”,你就会发现这一术语具有欺骗性。
定义“重大迷思”
本书包含 50 个“重大迷思”,是从上百种可能性中拣选而出的。在决策过程中,我们认为有必要定义什么是儿童成长的“重大迷思”。以下是我们界定“重大迷思”的七个标准:
1.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一迷思;
2. 很多人目前依然相信这一迷思;
3. 人们首次听到这一迷思时,觉得“真实”且可信;
4. 这一迷思得到许多专家(或者说是伪专家)的支持;
5. 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这一迷思的矛盾性;
6. 相信这一迷思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产生不良影响;
7. 这一迷思不利于人们运用可行的循证实践。
其他影响迷思筛选的因素都是基于以下诉求:
1. 涵盖广泛的主题(如走路、说话和畏缩不前);
2. 跨越不同年龄组(如胎儿、婴儿和儿童);
3. 主要关注儿童(不同于青少年或成年人);
4. 专属于本书(不同于利林菲尔德等人所著书中的迷思)。
在本书中,最受关注的迷思有 22 个,因为它们最能反映上文
中对“重大迷思”的定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一些“速解”主题的部分回顾了另外 28 个迷思,因此本书一共包括 50 个迷思。之所以安排,是因为这 28 个迷思并不完全符合我们对“重大迷思”的定义;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些迷思非常重要,值得在此一提。
帕克(Park)在其著作《巫术科学:从愚蠢到欺诈之路》(Voodoo Science: The Road from Foolishness to Fraud)中,将值得怀疑的说法进行归类,描述了另一种思考迷思的宝贵方式。第一,科学家们善心开展研究,却因研究设计的内在问题自欺欺人,“病态科学”随之出现;第二,理论家故意提出没有研究依据的观点,“垃圾科学”随之出现;第三,实践者有意使他们未经证实的说法听上去科学严谨,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说法都是真的,“伪科学”随之出现;最后,故意利用糟糕的研究快速捞钱,“欺诈科学”随之出现。如你所见,帕克根据专家们(或伪专家们)散播错误信息(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不同方式对巫术科学进行分类。依照这种思路,人们可以把迷思划分为:病态迷思、垃圾迷思、伪科学迷思,或是欺诈迷思。
诚然,我们认为必须小心使用“伪科学”或“迷思”等诸如此类的词。比如,外星人造访地球的说法就是一个迷思,因为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曾发生过此类现象,但是也很难“证实”其不存在。外星人很有可能在某一天就来光临地球;因此,如今的迷思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现实(尽管如此,你还是不要对外星人抱太大希望)。同样重要的是,要谨慎使用“证据”或“真理”等术语,因为我们的认知水平正不断发展与进化。
你需要了解:循证实践与资源
有很多迷思我们还是不要相信为好。从本质上讲,本书的重点就是你不需要了解的知识(尽管我们认为,你有必要了解你不应该了解的知识)。然而,我们还是想花些时间写一写许多人可能想了解的儿童成长知识。我们界定“重大迷思”的操作性定义时,最后一个标准是“这一迷思不利于人们运用可行的循证实践”。这一标准引发了一个问题:儿童成长中是否存在循证实践?
约翰?罗斯蒙德(John Rosemond)既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最近写道:“没有一种儿童疗法的功效――没有一种!――曾在对照研究得到印证。”这句话出自他所著的一本书。与本书相似的是,罗斯蒙德在其书中也揭示了一些儿童心理学迷思。他的书有很多地方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罗斯蒙德也帮我们说明了怀疑主义和犬儒主义的区别。罗斯蒙德对于他(还有我们)所处的临床儿童心理学行业持消极态度。怀疑主义要求证据。
犬儒主义不接受证据。的确,有大量证据表明,临床儿童心理学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循证实践。
本书大部分章节有一个共同的主线,即循证实践。比如,美国心理学会的一个工作组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检验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并根据调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确立相关标准,将治疗方法分为“确认有效的”和“可能有效的”。这一工作组总结了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关于儿童心理治疗的规范研究。我们推荐有兴趣的读者登录 www.effectivechildtherapy.com,这一网站由“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协会”赞助发起。对于常见的儿童问题,这一网站可提供有用的信息链接,内容包含有研究支持的治疗手段。
目前的儿童治疗实践面临一定程度的阻碍,我们能够报以理解。许许多多迷思仍然存在。幸运的是,还有很多真理正待发现。许多人致力于区分心理学的“重大迷思”和心理科学。正如卡尔?萨根(Carl Sagan)所写:“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内都有与其相关的伪科学。”的确,迷思并非心理学所独有。不过,萨根是怀疑论者,而不是犬儒学派。萨根曾著有《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The Demon-Haunted World: Science as a Candle in the Dark)。这本书的副标题唤起了人们的希望――科学之光会照亮伪科学的黑暗。
本书不仅有检验儿童成长迷思的研究,还分享了儿童成长方面的循证实践信息。大部分章节的末尾还会有简短的一节(“你需要知道的”),我们会在这一小节分享研究、网站、书籍等,帮助父母和儿童成长领域的学习者。我们基于循证实践挑选资源,但是很多时候开展类似研究的临床医生也会著书立说。
我们认为本书可以培养父母和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说,本书可以为寻找自助书或其他有研究依据的资源提供方法。如此一来,我们希望父母们(或准父母们)能够将本书作为“元自助”书使用。传统的自助书具体论述一个主题,而我们的这本元自助书调查题材广泛,可让读者查询到传统意义上的(基于研究的)自助书。我们希望本书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点亮黑暗中的蜡烛。
我们的研究
关于本书中的“迷思”,我们有时可以轻易找到相关的民意调查,有时却不能。这一难题促使我们决定开展自己的研究,调查关于儿童成长迷思的观点。鉴于我们会在每一章参考“我们的研究”,并将在本节阐释我们的研究,因此我们不必在每章提供相应的细节。我们首先制定了一份问卷,即《关于儿童量表的看法》(Opinions About Kids Scale,OAKS)。这份问卷包含 26 条我们认为是迷思的观点(如“学步车有助于幼儿学习走路”)。我们的问卷将这些迷思穿插在 26 条我们认为有研究依据的观点中(比如,大部分婴儿的视力要比大部分成人的视力差)。被调查人在评估每条观点时有四个选择,分别是“同意”“有点同意”“有点不同意”“不同意”。为方便理解,回答“同意”和“有点同意”的调查对象都被算作同意(至少部分同意)此观点的人。
随后,我们将调查问卷发放给两组人。我们先调查了 163 名本科生,他们来自美国中西部地区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调查当天也是他们“儿童心理学”课程开课的第一天。他们都是自愿参与这项调查的,并且对他们的信息都是保密的,也不会和他们的课程成绩相关联。后来,我们又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在全美范围内调查了205 名父母。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和父母们的回答相似度很高。例如,78% 的大学生和 76% 的父母赞同“学步车有助于幼儿学习走路”这一迷思。而对于有研究依据的观点,我们也会分享两组人对其中一个观点的看法。具体来说,52% 的学生和 66% 的父母赞同“大部分婴儿的视力要比大部分成人的视力差”这一有研究依据的观点。因此,参与者实际上更容易相信迷思而不是有研究依据的观点!我们将继续在本书中分享关于此类迷思的相似结果。
最后几句话
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会和一群聪明人辩论。
我们曾努力谨言慎行,以免落人口舌。然而,我们意识到自己会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误。我们希望你能用怀疑的态度看待儿童成长,所以,为了公平起见,你最好带着适度的怀疑(而不是愤世嫉俗的观念)阅读本书。请随时提出我们观点或者研究中的错误。如果你知道其他符合要求的迷思、流行文化范例或者调查研究,也请联系我们。
书  评:
  ★希望本书能成为你育儿路上的伙伴和参谋,帮你认清常见迷思的真实面目,并引导你深入思考和推敲书中并未提到的那些育儿理念,让伪科学的观点不攻自破,为你减少因错信迷恩而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
  ——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正是因为本书两位作者在破解育儿迷思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行论证,列举了许多育儿的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家长在育儿路上走得更顺利,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真正做到科学育儿、幸福育儿。
  ——苏德中,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YoKID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
  
  ★在儿童领域有两条探索路径,一条是历史悠久靠祖辈口耳相传积累起的养育经验;另-条是20世纪才起步的理论和实验室研究。然而,两条路径都有着各自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理论和实验室研究过于理想化,与生活实际尚存距离,坊间经验堆砌缺少科学依据,易陷入误区。《儿童成长之谜》的两位作者则尝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新的路径——既有科学严谨的调查,也有大量生活实践的反馈。这本书可以算是儿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激烈碰撞后的入门读物,推荐家长和爱好者们仔细阅读。
  ——奶舅吴斌,幼儿发展研究专家、我国酋份幼儿发展报告《可改变的人们》作者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