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本土化:中国影视的文化自觉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胡智锋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用 途:学术专著
中 图: 电影、电视艺术
专 业:文学艺术>艺术类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本土化:中国影视的文化自觉
ISBN:9787303253555 条码:
作者: 胡智锋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小16开
定价: ¥79.80  折扣价:¥71.82
折扣:0.90 节省了7.98元
字数: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电视分别诞生于20世纪之初和中叶,在世界影视的版图中,中国影视因置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和现实环境中,而拥有并散发着独特的功能和气质,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也即“本土化之路”。 中国影视在百年电影和60年的电视发展之中,是如何做出本土化的道路选择,又如何践行和实现了独特的本土化理念和路径?本书将从中国影视的道路选择、价值取向、功能特征、类型品种、题材内容和形式形态等不同视角,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描述、探究与思考,从而描绘出世界影视版图中,属于中国影视的独特景观和形貌。

作者简介:
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组部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主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主持***、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 3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400余篇;成果多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参与了百余个电视频道、栏目、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创工作;担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等多个***奖项的评委。曾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章节目录:
代序:对话胡智锋教授

第一章 中国影视的道路与方向
第一节 影视文化发展纵览
第二节 影视内容发展潮流
第三节 影视媒体发展方向
第四节 软实力与影视的文化自觉
第五节 本土化与影视生产的战略
第六节 引领性与影视艺术的使命

第二章 中国电视的角色与责任
第一节 中国电视传媒的使命
第二节 中国电视传媒的伦理
第三节 中国电视传媒人转型

第三章 中国影视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电视综艺的原创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电视剧的话题化问题
第三节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问题
第四节 中国影视的产业化问题

第四章 中国影视的理论与学科
第一节 中国电视理论建设
第二节 中国影视学科建设
第三节 中国传媒学术建设
第四节 对话:电视与传播




精彩片段:
刘 俊:您在16岁的时候、1981年便考入当时声名赫赫的山东大学中文系开始本科学习,本科毕业后继续在1985年开始了现代戏剧专业的硕士阶段学习。那时的山大中文系大师云集,也培养出了如今奉献国家、贡献社会的许多杰出人才、知名人士。在那个极具文化召唤力、人本吸引力、思想冲击力的上世纪80年代,您的大学求学经历是怎样的,对您的日后教学和研究有什么样的影响?
胡智锋:我出生于山东,是孔孟故乡,是孔孟影响最大的区域,因此我骨子里传统文化基因强大。生长在山东,我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家庭观、家国观、民族观,浸润了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比如山东文化所秉持的忠诚、仁厚、情义、礼让等观念,深层次影响到我的各种人生和事业选择中。所以在价值选择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的接近感,这是我日后做影视与传媒“本土化”研究选择的深层次的基因。
是的,我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了7年,从我的老师们、前辈们那里学到了太多东西。我的研究生导师孙昌熙先生,他是闻一多先生的弟子与助手,每学期他都会讲闻先生的故事,让我们谨记我们是闻一多先生的再传弟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叛国家和民族。从闻先生到孙先生是情怀的传承,对国家和民族炽热的情感,是先生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信念。
我的另一位研究生导师孟广来先生,教给我最大的就是科学和严谨。在孟先生的指导下,我挨批最多,当时年轻不知深浅,经常“冒泡”,每当我发表一顿宏论,先生就会笑眯眯问我:“这段话是从哪里来的?这段话是谁说的?这个说法科学吗?”所以在先生那里,几乎是严格的“无一字无来历”。我记得我的作业,有一次被先生用红笔大段划掉,他认为没有来由的表述是不允许的。所有的论断必须找到依据,不能乱讲,所有的推论需要严谨的逻辑,不能天马行空。科学的依据、严谨的逻辑是孟先生给我的最大的教育。
在山大时期,肖涤非先生的唐宋文学,殷孟伦、殷焕先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关德栋先生的民俗学研究等,都非常受用。我还曾经专门在高兰教授生病时陪伴过他,我推着高兰教授的轮椅到阳台上,他看到窗外的风景,感慨到:“春天来了,我生命中的第76个春天来了。”周来祥教授的美学研究、辩证思维,袁世硕教授的明清文学、聊斋研究,牟世金教授的古代文论、文心雕龙,曾繁仁教授的西方美学研究等,都为我打开了一扇一扇的窗户。而当时刚刚调入山大,对我影响很大的孔范今老师,他那时候刚刚40出头,正是思维活跃的阶段。我们朝夕相处,每周都切磋学术,文化研究是他最早把我带入的领域。从孔老师那里,从朴素的文化感知,我开始区分政治判断、社会判断、艺术与文化判断的差异性。
我从198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正式开始研究中国话剧、现代戏剧史,那时候几乎差不多每个月都要从山东大学所在的济南到北京往返至少一到两次,来看最新的话剧,特别是实验戏剧。
我有幸参与了1985年10月,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的首届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以及长达一周的会议,与王瑶、夏衍、曹禺、吴祖光等大师级人物近距离交流切磋。记得当时夏衍夏公就问我,说你们年轻人怎么看陈凯歌?当时陈凯歌的《黄土地》正抱得大名、轰动一时,人们惊呼这是中国电影的一次革命,至少是语言和形式的革命,我当然毫不隐晦自己和大家一样的观点,表达了对陈凯歌无比的倾慕。
夏公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含蓄地问我知不知道他是学什么的,我说我知道他在日本留过学,他说是的,他是学“电”的。他问我知不知道他回国之后做了什么?我说这就不太清楚了。他说回国在上海滩做了颇有影响的艺术剧社,因为他是学电的,所以他把声光电知识用到了舞台装置设计中,舞台设置最多达七层之多,当时上海最时尚的大世界等,都跑来跟他求教和学习。
他又问怎么看高行健,这是当时最火的戏剧家,我当然又表达了对高行健造就了中国话剧舞台的新的革命,表达了无比的敬仰。夏公也没有做正面的回答,他只是说,你们现在从文学史、戏剧史、电影史上看到的夏衍,是一个严肃的素朴的现实主义作家;谁还会想起夏衍曾经在中国话剧舞台搞过七层舞台,搞过那样的花哨形式的戏剧实验?可见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留下来的永远是内容大于形式,为形式而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
夏公说这番话的时候,我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感觉有些发烫,真的很汗颜。夏公的这番话,给我一生的深刻启示有两点:一是,必须要有历史意识,不了解历史就不能轻下结论,尤其绝不轻言第一,绝不轻言革命。二是,绝不只看表面的形式,形式任何时候都是服务于内容的。当我们看到陈凯歌、高行健在当时被称为革命的场景时,我们万万没想到在半个世纪之前,夏公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早就把这些形式都玩儿过了。这是一个特别深刻的教育,形式绝不可以独立的存在,形式要服务于内容,任何时候都是内容决定形式。
夏公当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事情,就是刚刚结束的“金鸡奖”的评奖,他说大家都被一部叫《乡音》的电影感动了,于是投票选《乡音》为当年度“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没想到的是,作为评委会主任的夏公,却坚决反对大家的意见,他说,《乡音》里的女主角从头到尾都在讲“我随你”,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三从四德”的封建的思想和行为;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都快70年了,我们一直高举反封建的旗帜,怎么70年后又回去了呢,这不值得提倡。当然夏公非常谦逊说,尽管我是评委会主任,我跟大家一样,也只是一票,既然大家大多数人赞同,我少数服从多数,但我还要说我不同意给这个影片最佳,因为在今天,我们不能再回到70年前的状态;五四提出来的反封建,今天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夏公的这番话,掷地有声,既鲜明地表达了一个五四的文化战士,一生不变的坚定的反封建的文化立场,又展现出心胸开阔宽广尊重艺术民主的博大胸怀。这给我留下的记忆和教育也是深刻的。
刘 俊:您1988年从山东大学的现代戏剧专业研究生毕业,入职中国传媒大学(那时是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为现名),从那时算起,您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了将近30个年头,您最早去到中国传媒大学工作时的场景是怎样的?您传统艺术专业和广院的传媒艺术教学科研之辨,在您日后的教学和科研中又投下了怎样的影响?
胡智锋:带着刚才说的那样一些印记,1988年来到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坊间简称这座学校为“广院”。在这个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关注对象的高校,自然而然有它特别的一些气质与特点。
我一开始分配到文艺系。那时已有的老师已经把该开的课程都开出来了,领导让我来,主要是看重我是现代戏剧专业的研究生,让我开设《戏剧基础》这门课。看着以往老教师的《戏剧基础》课的内容,基本是讲戏剧发展史,没有创作。而我当时感觉,学生们学习戏剧,只是背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和概念,似乎是很难有深刻的体验的。于是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将戏剧表演带入我的理论性的课上。
为此我选择了老舍、曹禺先生的经典剧本的片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从台词训练,到表演设计,一步步开展。尽管学生不是表演专业,但是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一遍又一遍的体味戏剧的深意。这让很多学生找到了打开戏剧的钥匙。我的戏剧课让很多学生既找到了对戏剧的感觉,又培养了他们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精神。
几十年后,大家聚在一起,依然对当年我带着他们在小树林里排练的场景,念念不忘。像《艺术人生》的首任制片人、创办人王峥,就是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在我的课上找到了一种对艺术深层气质的感悟;后来她曾经说,《艺术人生》的气质就是我的班主任胡智锋老师的气质。尽管有点夸张,但这种影响可见一斑。
但是我也清醒地看到,在广播学院做戏剧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它没有戏剧的氛围和土壤,也不可能成为学校重点打造的领域。于是我就从戏剧开始向着这个学校比较主流的广播电视方面延伸,寻找结合点。这就有了电视剧方面的探索。由于当时电视剧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创作也不强,所以我就开始了开设电视剧领域课程的工作。追溯起来,在1987年文化热的热潮中,我写下了当时轰动一时的电视剧《秋白之死》的最早一篇评论,还受到了当时《秋白之死》大型研讨会主办方的邀请。
到北京之后,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田本相老师,作为学术的引路人,他是我留到北京的关键人物,给我很多帮助和提携。田老师会对我毫不客气的批评,比如他看到我的论文,就会说你的问题是理论要提升,这对我是一个警醒。因为我的硕士论文很早就发在《文史哲》上了,是我们这届同学里最早发在《文史哲》上的。我自认为我在中国话剧创生方面提出了重要观点,但是在田老师那里却得了一个理论需加强的结论,从此以后一边教书一边恶补中外各种理论著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下了一番理论功夫。特别是1991年接了撰写《中国应用电视学·电视美学》的任务,花了一年多时间遍读各种中外影视理论的著述,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读书卡片,并在1992年将被称为国内第一个电视美学框架的《中国应用电视学·电视美学》写成并推出。
来广院任教以后,我就开始了电视剧创作、研究和教学一同推进的工作。我记得当时一个《秋白之死》单本剧就给学生连续开了9周的课程,围绕这个剧的背景、人物、叙事、表演等各个方面展开解读与分析,并组织大家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与争辩。记得当时89级文编本科班上了我这一门课,全班同学各自写下了极具才情的特色评论,我都一一给他们做了点评。很多学生至今还保存着我当时给他们作业所做的批注。同时我也参与了五六十部集的电视剧的写作。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没有呈现在电视荧屏,但这种创作感受和体验,还是强化了自己对电视剧的理解。
书  评:
本书围绕中国影视文化“本土化”这一核心命题,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影视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现状与未来趋势,从宏观层面明确了中国电视的角色与责任,并具体地对中国影视中的综艺、电视剧、电影、影视产业和影视教育和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不仅对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思考,还对中国影视理论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剖析与前瞻。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影视文化自觉建构,对于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建构以及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影视文化的转型,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