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机制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瞿宗德魏清光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用 途:学术专著
中 图: 常用外国语
专 业:学术系列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机制研究
ISBN:978-7-5628-2657-6 条码:
作者: 瞿宗德魏清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8.00  折扣价:¥43.20
折扣:0.90 节省了4.8元
字数: 140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9-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三、 规范性语言与创造性语言参考文献第一章文本意义空白的理论根据第一章文本意义空白的理论根据在研究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机制之前,我们先从哲学、美学、思维科学、模糊语言学和奎因(Quine)的翻译不确定性等学术领域来论证语言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的存在。一、 哲学阐释学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理解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文本(text),也叫本文。“‘本文’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利科尔,1987: 148) 任何文本一方面表现为语言符号,另一方面表现为意义。在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中,我们首先遇到了理解的目的问题,即主体为何要去理解文本(本文)。文本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即文本存在意义“空白”。任何人在进入阐释过程中都不是一块白板,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传统、文化意识、道德伦理等进入阐释过程中去的。中国自古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强调文本意义的动态和开放,即“空白”因素。不同的读者因为个体生命体验、环境、性格、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对同一首诗的体验会不同。文本只会向读者展现他/她所能够体验到的意义,其余的可能就处在被遮蔽的状态。因此,意义的获取并非是建立在纯粹逻辑经验基础上对客体/他者的破坏性掠夺,而是“在人的揭示中,使事物去蔽而按其所是显示其自身的意义”(张世英,2003: 73)。我国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辩,更是体现了强烈的阐释学特色。魏晋大家王弼认为: “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象与言是通向“意”的关键,由于“意”的“空白”,很难以语言把握,阐释之妙,全在心领神会间, 也即所谓“得意而忘言”。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在阐释学中实现了“本体论转向”,他们的阐释学称之为本体论的阐释学或哲学阐释学。伽达默尔鲜明地表述了哲学阐释学的基本观点: “对于所有本文来说,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精神的历史性的自我渗透,才实现了诠释学的使命”;“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伽达默尔,2004: 489-490)。因此,在哲学阐释学看来,阅读不应是一种指向客体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应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阅读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阐释,相互生成。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意义就不可能等同于文本本义,而应是文本与读者因各自情况相互制约下产生的意义之总和。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去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因为不存在不依赖于读者的“文本自身的意义”。作者当然是有思想的,但文本的意义不再是作者的思想,文本一经产生,“作者就死了”,从此文本就具有了不同于作者思想的意义,有了独立的命运。文本在读者阅读以前并无独立自在的意义,文本的意义处于“待生空白”状态,读者的阅读赋予文本以意义。由于读者在时空上具有无限扩展的趋势,因此,文本的意义也就具有了无限变化的可能性,文本的意义“空白”也就随着不同的读者的阅读而得以填充。因此,去问文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或作者的思想是什么,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哲学阐释学关注作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理解可能性的基本条件。哲学阐释学指出理解的基本条件有:前理解、语言、视域融合、间距、阐释学循环等等。“前理解”指的是理解主体的存在状态。要理解,必须有主体的存在。主体不能是无任何理解的存在,他必须先有理解,才能再去理解什么。相对于主体某一理解行为前的作为主体存在状态的理解,称之为“前理解”,也叫“偏见”。前理解是指人们思考任何问题所要利用的语言、观念以及使用语言的方式。前理解或偏见蕴含了解释的最初的倾向性、方向性。在它的导引下,解释者对文本解释的目的不在于阐明作者的真实意图,对文本进行复制,而是学会如何识破表面所指的东西,超越作者的主观意图,并对其意义“空白”作出新的解释,甚至借题发挥。前理解造就主体的理解能力,没有前理解的人就不能理解。由于每一种解释——哪怕是科学的解释——都受到解释者的具体情境控制,根本不存在无前提、“无偏见”的解释,因为即使解释者能够使自己从这种那种情境中摆脱出来,他也不能使自己从自身的事实性中即历史地位中摆脱出来。语言是理解的另一基本条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意识借以同存在物联系的媒介。”(伽达默尔,1994: 77)语言一方面构成理解者的存在,另一方面构成文本的存在。主体具有一种语言,历史、传统、现实通过语言而进入主体的存在,构成他的前理解。同时他必以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文本的语言。文本是一种语言的存在。解释者理解文本时,实际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语言与用语言传递意义的理解是一个过程。“我们对语言的拥有,或者更妥当地说,我们被语言拥有,是我们理解那向我们诉说的文本的本体论条件。”(伽达默尔,1994: 21)可以说,语言是阐释意义空白的工具。视域融合是指在理解、解释过程中,解释者的知识视域和文本的知识视域的交融结合。之所以二者可以融合,就在于文本的知识视域存在“空白点”。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文本意义空白的理论根据
一、 哲学阐释学
二、 解构主义
三、 接受美学
四、 思维特性
五、 模糊语言学
六、 翻译的不确定性第二章意义空白现象的描述和分析
一、 从语言的意义和形式看意义空白
二、 从语言学视角看意义空白
(一) 语义学概念上的空白
(二) 语用学概念上的空白
(三) 社会语言学概念上的空白
(四) 语篇语言学概念上的空白第三章涉及意义空白填补的因素
一、 互文性
(一)文本意义的互文性
(二)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三)互文的历时性
二、 格式塔心理学
三、 文本功能类型
(一)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
(二)表情型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
(三)感召型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第四章翻译中意义空白填补的认知机制描述
一、 认知机制研究概述
二、 范畴化
(一)什么是范畴化
(二)认知范畴与英汉互译
三 、意象图式和认知框架
(一)意象图式
(二)认知框架
四、 认知语法的突显
五、 隐喻第五章意义空白填补的认知运行方式
一、 激活扩散
二、 推理
三、 更新
(一)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更新
(二)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中的更新第六章翻译中意义空白填补策略
一、 原文空白——译文填补
二、 原文空白——译文空白
三、 原文无空白——译文空白第七章翻译中意义空白填补的意识程度
一、 对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和思想观念的预期
二、 已知信息、新信息和可推知信息
三、 规范性语言与创造性语言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三、 规范性语言与创造性语言参考文献第一章文本意义空白的理论根据第一章文本意义空白的理论根据在研究翻译中的意义空白填补机制之前,我们先从哲学、美学、思维科学、模糊语言学和奎因(Quine)的翻译不确定性等学术领域来论证语言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的存在。一、 哲学阐释学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理解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文本(text),也叫本文。“‘本文’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利科尔,1987: 148) 任何文本一方面表现为语言符号,另一方面表现为意义。在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中,我们首先遇到了理解的目的问题,即主体为何要去理解文本(本文)。文本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即文本存在意义“空白”。任何人在进入阐释过程中都不是一块白板,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传统、文化意识、道德伦理等进入阐释过程中去的。中国自古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强调文本意义的动态和开放,即“空白”因素。不同的读者因为个体生命体验、环境、性格、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对同一首诗的体验会不同。文本只会向读者展现他/她所能够体验到的意义,其余的可能就处在被遮蔽的状态。因此,意义的获取并非是建立在纯粹逻辑经验基础上对客体/他者的破坏性掠夺,而是“在人的揭示中,使事物去蔽而按其所是显示其自身的意义”(张世英,2003: 73)。我国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辩,更是体现了强烈的阐释学特色。魏晋大家王弼认为: “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象与言是通向“意”的关键,由于“意”的“空白”,很难以语言把握,阐释之妙,全在心领神会间, 也即所谓“得意而忘言”。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在阐释学中实现了“本体论转向”,他们的阐释学称之为本体论的阐释学或哲学阐释学。伽达默尔鲜明地表述了哲学阐释学的基本观点: “对于所有本文来说,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精神的历史性的自我渗透,才实现了诠释学的使命”;“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伽达默尔,2004: 489-490)。因此,在哲学阐释学看来,阅读不应是一种指向客体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应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阅读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阐释,相互生成。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意义就不可能等同于文本本义,而应是文本与读者因各自情况相互制约下产生的意义之总和。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去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因为不存在不依赖于读者的“文本自身的意义”。作者当然是有思想的,但文本的意义不再是作者的思想,文本一经产生,“作者就死了”,从此文本就具有了不同于作者思想的意义,有了独立的命运。文本在读者阅读以前并无独立自在的意义,文本的意义处于“待生空白”状态,读者的阅读赋予文本以意义。由于读者在时空上具有无限扩展的趋势,因此,文本的意义也就具有了无限变化的可能性,文本的意义“空白”也就随着不同的读者的阅读而得以填充。因此,去问文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或作者的思想是什么,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哲学阐释学关注作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理解可能性的基本条件。哲学阐释学指出理解的基本条件有:前理解、语言、视域融合、间距、阐释学循环等等。“前理解”指的是理解主体的存在状态。要理解,必须有主体的存在。主体不能是无任何理解的存在,他必须先有理解,才能再去理解什么。相对于主体某一理解行为前的作为主体存在状态的理解,称之为“前理解”,也叫“偏见”。前理解是指人们思考任何问题所要利用的语言、观念以及使用语言的方式。前理解或偏见蕴含了解释的最初的倾向性、方向性。在它的导引下,解释者对文本解释的目的不在于阐明作者的真实意图,对文本进行复制,而是学会如何识破表面所指的东西,超越作者的主观意图,并对其意义“空白”作出新的解释,甚至借题发挥。前理解造就主体的理解能力,没有前理解的人就不能理解。由于每一种解释——哪怕是科学的解释——都受到解释者的具体情境控制,根本不存在无前提、“无偏见”的解释,因为即使解释者能够使自己从这种那种情境中摆脱出来,他也不能使自己从自身的事实性中即历史地位中摆脱出来。语言是理解的另一基本条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意识借以同存在物联系的媒介。”(伽达默尔,1994: 77)语言一方面构成理解者的存在,另一方面构成文本的存在。主体具有一种语言,历史、传统、现实通过语言而进入主体的存在,构成他的前理解。同时他必以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文本的语言。文本是一种语言的存在。解释者理解文本时,实际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语言与用语言传递意义的理解是一个过程。“我们对语言的拥有,或者更妥当地说,我们被语言拥有,是我们理解那向我们诉说的文本的本体论条件。”(伽达默尔,1994: 21)可以说,语言是阐释意义空白的工具。视域融合是指在理解、解释过程中,解释者的知识视域和文本的知识视域的交融结合。之所以二者可以融合,就在于文本的知识视域存在“空白点”。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