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新闻传播学文库)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曾凡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
中 图: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专 业: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新闻传播学文库)
ISBN:978-7-300-25425-8 条码:
作者: 曾凡斌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68.00  折扣价:¥61.20
折扣:0.90 节省了6.8元
字数: 286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54258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8-02-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探索中国的公民是如何通过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在选举现实政治参与和群体性事件现实政治参与中,互联网的使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政治参与情况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情况导致的。在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网络献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网络另类政治参与的分析中,本书发现其受制于现实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影响,并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的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这两方面的政治参与是互为补充、互相影响、此消彼长的。

作者简介:
曾凡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2017—2018学年度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2007年香港城市大学内地新闻传播青年访问学者。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现代传播》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是“社会心态与舆论的现状及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项目编号是17FXW009;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心态与舆论研究”,项目编号:16YJA86000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对现实政治参与的影响”,项目编号:12YJC8600552),广东省课题5项,广州市课题3项。曾获“2011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最佳论文奖”及“2012年第五届公共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其多篇英文论文被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及美国全国传播学会(NCA)全文收录。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本书的重点和难点
1.3 本书的主要创新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基本概念说明
1.6 本书的框架以及逻辑关系
第2章 资本、媒介使用与城市政治参与
2.1 本章的相关假设与问题
2.2 数据与变量
2.3 研究发现
2.4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第3章 媒介使用与农村政治参与及与城市数据的对比
3.1 数据与变量
3.2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3.4 进一步的讨论:与城市数据的比较
第4章 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与公民现实政治参与
4.1 本章问题的提出
4.2 文献回顾与相关问题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发现
4.5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第5章 互联网使用工具与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5.1 互联网政治参与使用工具分析
5.2 不同网络政治参与工具的对比
5.3 本章的讨论与结论
第6章 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
6.1 本章问题的提出
6.2 互联网对美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
6.3 我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发展与问题
6.4 互联网对我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
6.5 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展望
第7章 互联网使用对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
7.1 本章问题的提出
7.2 相关理论框架
7.3 互联网使用对国外社会运动政治参与的影响
7.4 互联网使用对国内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
7.5 互联网使用对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的受制因素
第8章 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分析
8.1 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发展
8.2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影响
8.3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8.4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8.5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展望
第9章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分析
9.1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发展概况
9.2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人民网“E政广场”
9.3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功能
9.4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局限
9.5 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展望
第10章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分析
10.1 本章问题的提出
10.2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10.3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弱者的武器抵抗
10.4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呈现非理性化情绪
10.5 另类网络政治参与体现了民粹主义和反智主义
第11章 讨论与结论
11.1 本书的经验结论
11.2 对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进行比较性评述
11.3 本书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与贡献
11.4 本书的局限与未来研究
附录 广州市市民互联网使用与影响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1.6本书的框架以及逻辑关系
1.6.1本书的框架
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以往的研究概况、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创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最后介绍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
第2章是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城市政治参与。本章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城市数据进行研究。对于城市来说,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因子和互惠因子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都有正面显著影响,而媒介使用的新闻接触中对于时事新闻的关注也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都有正面显著影响。在城市居民中,媒介使用的接触时间对制度化政治参与毫无影响,而在媒介使用的接触时间中仅有看电视时间(频率)对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有影响,还是负面的。这表明,媒介使用对政治参与的影响要看城市居民是否关注新闻,而不是看其接触时间的长短。社会资本和媒介新闻接触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都有正面影响。
第3章为媒介使用与农村政治参与及与城市数据的对比。本章主要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农村数据进行研究。本书发现,一方面,在影响农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各变量中,社会资本的乡亲信任因子、一般人信任因子、社会网络因子、互惠因子全部或者部分地起到正面显著作用。对制度化政治参与而言,传统媒介如报纸和电视的使用频率、新闻的关注都起正面显著作用,但新兴媒介如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却对制度化政治参与起负面显著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村的非制度化的抗争性政治参与中,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却有正面显著影响。本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的状况与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本章还将农村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与城市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第4章为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与公民现实政治参与。本章分析了广州网民的现实政治参与情况,并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对中国的现实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探索。通过对随机电话调查及配额网络调查共同生成的1 494个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广州,其网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也并不是很高。进一步对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时间与现实政治参与无关。互联网使用方式中的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与现实政治参与呈负相关,而上网发表个人对各种公众事务的看法和意见则与现实政治参与呈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在网上发表个人对各种公众事务的看法和意见的网民虽然只是全体网民中的一部分,但却是全体网民中现实政治参与程度最高的人群。因此,掌握网络上的舆论,即个人对各种公众事务的看法和意见,实际上就掌握了现实中的政治参与积极网民的主要意见。
第5章为互联网使用工具与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本章分析互联网使用工具对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十种工具可归为三类:信息的交流沟通工具、信息获取工具、信息发布工具。其中即时通讯可促进网民的“弱关系的强度”;电子邮件使网民更方便、高效地参与政治;论坛/BBS使网民更好地表达意见,形成公共讨论空间;网络签名可促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及网络抗争;博客/个人空间作为个人建立的简易平台,是私人日记和公开发表相结合的场所;社交网站扩展了网民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加了社会资本;微博的去中心化具有动员和组织的作用;微信的特点是信息的及时发送、及时沟通,网民通过政务微信和朋友圈进行参与,属于直接参与,影响力强;搜索引擎(主要指人肉搜索)可进行隐私披露与舆论监督;建立网站则可以发布新闻,承担网上的非政府组织功能。
第6章是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本章指出,在很多国家,互联网已经成为选举政治参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候选人建立起他们的网站并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越来越多的选民、新闻工作者和积极分子访问网站,获取信息,并相互沟通。与国外情况不同,互联网对我国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主要是让选民了解选举新闻、立法信息等。未来可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互联网使用对选举政治参与的影响:通过对人大代表的考评,形成对人大代表的有效监督;通过互联网建立人大代表的工作业绩查询平台,将人大代表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向选民公布,便于选民与人大代表联系;在人大会议准备阶段,可以在网上公布会议程序,让人大代表通报自己的参会准备情况; 在人大会议过程中,可以将开会的过程通过网络视频或网络文字的形式向选民公开; 在人大会议后期,人大代表将自己的履职情况以及履职效果在网上向选民公布等。
第7章为互联网使用对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的影响。本章将问题聚集于互联网使用在群体性事件政治参与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中影响的异同在哪里。本书采用资源动员理论、框架理论和政治机会机构理论分析以往的相关文献,并探索这些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本章首先对利益维权型、无利益泄愤型、社会骚乱型这三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从信息传播、组织动员、再框架化三方面来对互联网使用在三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指出互联网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受制于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的态度、行为。
第8章为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互联网对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本章也将其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通过舆论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形成压力,政府为了追求自身的合法性形象,就不得不考虑调整其政策和行为,由此公民就可通过网络舆论实现一定程度的政治参与。本章介绍了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发展,指出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影响是:(1)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培育,促进政府合法性的形成;(2)促进专门监督网络舆论的专业机构的诞生与发展。本章还分析了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对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的发展提出展望。
第9章为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分析。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就是指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及其官员表达利益诉求,建言献策。本章通过分析谁参与了人民网的“E政广场”、“E政广场”里的提案包括什么样的内容、“E政广场”里的提案对政府议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现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形成,有利于多元利益群体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协商民主的形成。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局限有两方面:一是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的成效不高,二是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仅代表部分网民的意见。政府应该将网络建言献策型政治参与机制纳入政府工作条例,使其成为公民行使权力的载体和平台。
第10章为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分析。在各种网络政治参与中,有些政治参与并不是通过理性的话语进行表达的,而是通过情绪化或非理性行为表现出来的,本章将其称为“另类网络政治参与”,例如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网络灰段子和网络流行语。这种另类网络政治参与在互联网上常常带有娱乐、狂欢的性质,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而存在,并以一种政治抵抗,也可以称为“抵抗式的政治参与”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政治社会的发展。虽然这些另类网络政治参与也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一般没有直接的政治指向,没有具体的政治诉求,因而可以视为一种政治心态或者说政治参与意向,也属于广义政治参与的一部分。这样的广义政治参与是一种弱者的抵抗,体现了中国网民的非理性化情绪,还是一种民粹主义(populism)和反智主义。
第11章为讨论与结论。本章得出全书的经验研究结论,并将本书的结论与其他结论进行比较并作出评述,分析本书结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指出本书的缺陷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