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与树叶
那些高等的心智说:恰好,相反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所有智力都是不等的,这是所有人都能亲眼见证的。首先,自然之中,本来就没有两个一致的存在。你看这棵树的片片落叶。你感觉它们完全相同。你凑近看看,就知道你错了。在这一千枚树叶中,没有哪两枚是同样的。个体性,就是世界的法则。这条法则体现在植物中,岂能不更体现在这生命层级中远为上层的存在,即人类的智力中?因此,所有智力都是不同的。第二点,不论过去与未来,不论何处,各个存在都是不同等地适于各种智力之事,其中有博学者和无知者、明智的人和蠢笨的人、灵活的心智和迟钝的头脑。我们知道有人会对此怎么解释:差异源自各种环境、社会处境、家庭培育……那好,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我们找出两个孩子,他们来自同一个环境,经历了同样的养育。找出一对兄弟,让他们读同一间学校,做同样的练习。我们会看到什么?他们一个比另一个成绩更好。所以说这里有内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说:其中一个人更聪明,更有天分,比另一个人更有本事。因此,你明显看到了智力是不平等的。
如何回应这种种明证?我们从这个开头说起:高等心智如此钟爱的树叶。我们可以如其所愿地承认,树叶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只想问:你怎么从树叶的差别,过渡到了智力的不平等?不平等,只是差异的某一种,而这一种差异并不见于树叶的例证。叶子是物质存在,而心智是非物质存在。将物质的属性推及精神的属性,岂非一种谬误?
事实上,现在这场上还有些粗暴的论敌:生理学家。他们之中最激进的人说,心智的属性,其实就是人类大脑的属性。而其中的主宰就是差异和不平等,这与人体所有其他器官的构造和运作是同理的。大脑有多重,智力就有多少。而这些是骨相学家、颅相术士最了解的:他们常说,这个人有天才的骨突,那个人没有数学的骨突。这些“突出”的人,尽可去检查他们那些凸起,对此严肃看待。事实上,我们可以设想这会导致怎样的唯物论。这种论调,言必称大脑,并将任何用于物质存在的说法用于大脑。于是对于他们,智力解放的提议,当然就只是怪异大脑的幻想,这类大脑,受到了某种古老而特别的心智疾病的侵害,而这就叫作忧郁症。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高等的心智,即高等的大脑,实际上就可以支配低等的大脑,就如同人可以支配动物。简而言之,如果情况如此,也就根本没有人来探讨智力的不平等了。高等大脑不必费力向低等大脑展示他们的高等,因为后者从定义上就无法理解这些。他们只管统治后者就可以了。而且他们不会遇到任何阻碍:他们智力的高等体现在事实中,与体质的高等同理。政治秩序中再也不需要什么法律、议会和政府,就像知性秩序中再也不需要什么教学、讲解和学院。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还是有政府和法律。我们还是有高等的心智想去教育和说服低等的心智。更奇怪的是,那些智力不平等的护道者中的绝大部分,并不信服那些生理学家,甚至嘲笑那些骨相学家。他们认为,他们自恃的高等并不能用后者的器具来测算。尽管那种唯物论简便地解释了他们的高等特质,但他们还有一说。他们的高等,是精神上的。他们是唯心论者,这首先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积极看法。他们深信心灵是非物质的、不灭的。但这非物质的事物,怎能分出高低?这就是那些高等心智的矛盾。他们想要不灭的心灵、有别于物质的心智,也想要互有差异的智力。但只有物质才能造成差异。他们如果坚持不平等,就要接受那些脑部定位说;他们如果坚持精神原则的统一,就要承认,是同样的智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用于不同的物质对象。但是,那些高等心智既不想要止于物质的高等特质,也不想要让自身与低等者持平的精神特质。他们在推崇非物质性的同时,却要求物质的差异。他们是把颅相术士的骨突改换为天生的智力才赋。
不过他们清楚要害所在,也知道要向低等者有所出让,即便是暂时的。于是他们作了如此安排:他们说,所有人,都有非物质的心灵。这心灵让最卑微的人也能认识善与恶、良知与义务、上帝与审判这些终极真理。在这方面,所有人是平等的,我们甚至可以承认,卑微者甚至经常胜过我们。我们希望他们就此满足,决不企求那些往往需要很多投资的知性能力,因为它们专属于那些负责守护社会普遍利益的人。而且不要告诉我们说,这些差异纯粹源于社会。你不妨看看这样两个孩子,他们来自同一个环境,受同一批教师培养。一个成才了,另一个没有。因此……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你所说的孩子,以及这些因此。他们一个比另一个成绩好,这是一个事实。而你说,他成绩更好,是因为他更聪明,这就解释不通了。你是否想说第二个事实即为第一个事实的原因?假如生理学家发现他们中某个人的大脑更小或更轻,这还算一个事实,他或许可以使用因此。但你没有向我们出示更多事实。你说:“他更聪明”,你只是总结某些概念来陈述那最初的事实。你给那个事实找来一个名义。但某个事实的名义并不是它的原因,最多是它的比喻。你一开始陈述事实时说:“他成绩更好”,你又换个名义陈述它,断定“他更聪明”。但第二句并没有比第一句讲出更多内容。“你说这个人比另一个人成绩更好,是因为他有更多心智,这完全就是在说:他成绩更好是因为他成绩更好有人说,这个年轻人更有本事。我问他什么叫更有本事,他就又开始讲给我那两个孩子的故事;于是我心想,所谓更有本事,在法语里的意思就是我刚听到的全部事实;但这个说法根本无法解释那些事实。”
所以,这个循环是跳不出去的。谁若要揭示不平等的起因,就只能纠结于那些头上的凸起,或陷入循环论证。用智力的不平等来解释智力的不等展现,就像用“催眠效果”的拉丁语说法来假装解释鸦片的作用。
注:本文摘自《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第三章 平等者的理性》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雅克·朗西埃 著 赵子龙 译
作者简介:
雅克•朗西埃(1940— ),出生于阿尔及尔的法国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早年与老师阿尔都塞合著《阅读〈资本论〉》,后来走上独立的思想道路,成为当今法国激进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撰写了多本著作探讨美学与政治的关系,包括《电影的寓言》《被解放的观众》《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系列场景》《失去的线索——关于现代虚构作品的随笔》等。 
译者简介:
赵子龙,法国索邦大学博士研究生,译著有朗西埃《美感论》等。
目录:
中文版序1
第一章 一场知性历险1
讲解中的秩序7
偶然与意志11
使人解放的教师16
力量的循环19
第二章 无知者的课堂25
书中的海岛29
卡吕普索和锁匠35
教师与苏格拉底40
无知者的力量42
关系每个人的事45
盲人与狗52
一切都在一切之中55
第三章 平等者的理性59
大脑与树叶62
投入关注的动物66
操纵智力的意志72
真诚的原则76
理性和语言80
我也是画家!87
诗人们的教诲90
平等者的共同体95
第四章 歧视中的社会99
重力的法则102
不平等的激情107
辩术的痴妄110
自认高等的低等者114
哲人王与人民主权118
如何理性地反理性121
阿文提诺山上的讲话127
第五章 解放者的猴戏131
解放的方法与社会的方法134
人的解放与人民教育138
进步论者们142
羊群与人群147
进步者的循环151
倾洒在人民头顶157
旧教师的胜利162
教学化的社会166
全一学的故事170
解放的墓志铭175
关键词索引177
译后记182
往期精彩:
中文版序:19世纪初法国离奇教育家的故事对当下有何启示?
第一章(之一):无知的教师|阴差阳错的人生,歪打正着的教学:一场知性历险
第一章(之二):无知的教师|偶然与意志,力量的循环:使人解放的教师
《无知的教师》来了,收货!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火热销售,正在进行!
火热销售,正在进行!
火热销售,正在进行!
购买方式一: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微店一键下单,包邮到家!
购买方式二: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