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转向大众》关注近代报人在晚清的出现与影响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转向大众》关注近代报人在晚清的出现与影响
2017-05-17 13:39:05  来源: 新浪读书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李礼著)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市,该书以政治社会学视野关注近代报人在晚清的出现与影响,首次以精英变迁和政治抗议的视角考察传媒精英在近代中国如何生成,以及体制内“清议”如何转化为一种体制外的反抗力量。

  政治学者、清华大学教授任剑涛评价称,晚清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报人群体的兴起,不惟改变这一群体的古代状态,而且在清议转向代表大众的公议进程中,催生了中国的“第四权力”,该书从社会变迁等相关角度,再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转变。长期研究思想史和中国知识分子史的著名学者许纪霖评价本书:“有一种知识分子,叫做媒体人。从清议到抗议,从士大夫到媒体人,有公共担当的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作者李礼系业内资深媒体人,现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对媒体业有着非常切近的实践和观察。他认为,中国的“话语”,往往需要进入场域、语境加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媒体经验对穿透本文的诸多问题帮助不小,诸如媒体管制、舆论操作以及把关人的角色功能等,称“近代报人登场时喧嚣的历史场景虽已远去,但很多问题却依然新鲜,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思忖”。

  关于本书

  媒体精英如何在近代中国生成,其间身份与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中,报人群体如何发展为与政权相离异的一股势力,从体制内“清议”,走向“抗议”?本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关注近代中国精英如何使用报刊展开政治诉求,影响晚清政治进程,以及报刊抗议如何对城市民众形成示范和感染,激发和配合其他政治抗争行动,从而激发、塑造不满和怨恨,瓦解清廷的合法性,影响辛亥革命的到来。

  关于作者

  李礼,资深媒体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专栏作家。现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另编著出版有《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穿越百年:民国前传》等。

  相关评论

  有一种知识分子,叫做媒体人。他的前世今生,让这本书给说清楚了。从清议到抗议,从士大夫到媒体人,有公共担当的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许纪霖

  甲午战后,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中国政治发展变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部专著资料扎实详尽,叙事清晰条理,有思想有见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马勇

  自由世界首先从思想与言论自由开始,晚清报人的兴起为中国步入这个新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 本书的“历史追记”相当值得关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高全喜

  报纸是最早出现、也是中国引进最早的现代媒体,在清末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过程中,报人的作用不容低估。本书对现代报人的产生与发展,做了详实描述与深刻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雷颐

  晚清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报人群体的兴起,不惟改变这一群体的古代状态,而且在清议转向代表大众的公议进程中,催生了中国的“第四权力”。本著从社会变迁等相关角度,再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转变。——清华大学教授 任剑涛

  绪 论

  一

  近代报刊经由传教士入华,传统士人开始接触并逐渐进入这一领域,从早期受雇于西方报纸到自主创办,进而以报纸作为政治参与手段。在此过程中,报人群体的构成、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对媒体“权力”①的感知均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地位也从边缘日趋中心。从戊戌维新前开始,中国知识精英借助报刊论政,将办报作为投身政治活动之起点或主要手段,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景象。

  这些逐步成为新兴意见领袖的报人,无疑是一批依托传媒的新式精英,这种“大众型”精英从世界范围看是近代技术与社会结构变化的产物,而为古代所无。在中国,他们的出现较之西方更为晚近。那么这一角色在近代中国是如何生成的?他们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他们头脑中的政治观念和对报刊媒介的理解有着怎样的变化?报刊言论这种带有“社会自由”的现代表达方式,如何在一个对结社与言论皆有严格禁忌的国家获取正当性和发展空间?报人聚构而成的报界或舆论界,对晚清政治文化塑造产生了怎样影响?报刊舆论及其操作者在晚清政治改革和革命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应该说,上述问题在历史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中已部分得到回应。只是研究角度和解释力似仍有相当的开掘空间。这些貌似宏大的问题意识之下,有哪些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探讨?这种探讨的意义究竟何在?这是本文展开的起点。

  人们可以看到晚清中国此番历史图景:西学东渐后艰难而屡告失败的现代化努力和由此带来的危机感,令传统知识精英走向分化,部分退出官方政治体系,发展为日益与政权相离异的一股势力。报人身份的兴起,是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的重要线索之一,与晚清政治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因为他们所建构、操纵的报刊舆论已非体制内议论,正如萨托利所言:“公众舆论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②此前,“尽管儒家一向提倡社会责任感,但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并不是总能引起人们对国事的实际兴趣的,何况当时清政府已经禁止公开议政。这样一种政治意识只是偶然存在于士大夫之间,而相互交流却不容易。”1895年之后,中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分散的观点得到集中,《时务报》等维新报刊“这些新的渠道体系一经沟通,能够很快地把分散的个人观点集中起来并加以鼓吹”,而这被认为是“现代的公共舆论在中国的开端”③。报人的舆论建构日渐成为影响晚清中国政治走向的一个新变量,已得到公认。这种变量并非中国政治生活的旧有之物,由此历史性地开启体制外的公开讨论和合法批判空间(虽尚不健全),力度和裹挟范围之广大,皆可谓史无前例。与此同时,近代报人启蒙、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公众”④和他们新政治意识,解构政府的权威感和合法性。在那些新兴报刊阅读受众群里,包括具有反叛精神的学生阶层和握有军事实力的新军,他们日后成为实际反抗的重要行动者。

  正如孔飞力所提醒的那样,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中国现代根本性议程的背后存在几个关键意义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怎样才能利用并控制大批受过教育、却不能被吸收到政府中来的文人精英的政治能量”⑤,即政治参与问题。此时,觉醒的精英已逐渐意识到:“政治事项,其行之者不徒在国家机关,虽以人民个人之资格,亦常得参与之。”⑥从19世纪70年代前后开始,少数中国士人栖身于西人商业报纸,此时他们对媒体、舆论的功能与力量,并无多少自觉而深刻的认识,但这种接触却开拓出了传统士人转型的一条路径。

  上述历史过程既是中国知识精英对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催生了新的政治动员。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维新运动前后,中国报刊“政治化”面貌加剧,主要特色就是作为一种政治动员工具,而非社会信息交流平台。借助报刊论政,将办报作为投身政治活动的起点,从维新运动始几乎成为知识精英必经之路。⑦甲午后“由于政治改革运动的带动,报纸杂志数量激增”⑧。报人们此时所从事的既非古代“邸报”,也不是日后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业,而是一种“政治性出版”,拥有所谓基于印刷而派生出的新权力(the Power of Print)⑨,如康梁等人通过报刊成功集合言论对抗清廷。此后报人逐步有了言论独立、监督政府等现代报刊理念,政治态度难以与官方保持一致,而更多地持批判姿态,日益彰显疏离与反抗的气质,从而超越传统士大夫的“清议”式批评,后者本质上仍是君臣利益一体的建言方式。⑩在中国政治秩序寻找新的正当性过程中,“清议的淡出历史标志着儒学意识形态的退出舞台,而舆论背后的政治正当性有着一个从公理到公意到民意的变迁过程,客观性逐步消解,民意成为政治权利可以操作的对象”。这种“清议”向体制外报刊舆论的转移,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

  从政治抗争角度看,中国“由道德支撑的以德行休养对抗政治权势的抗议传统,没有办法透入中国古典政治社会之中,只能作为醇化社会风气和校正政治秩序的理想观念而存在。文人没有办法下落为具体法将社会抗议上升为系统的政治理论,也无法下落为具体的政治行动”。但是,走出体制的报人与政府不再有昔日强烈的一体感和恩主之情,这一点随着政治日益衰败而增强。通过开掘、汲取民意等传统思想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海外和租界空间以及舶来的各种西方政治思想(包括出版、言论自由),报人群体得以率先突破“清议”,走向“抗议”。当这批知识精英从传统士人转向“报刊舆论”构建者,言论的主要特征就转为不满和抗议,并在戊戌变法后彰显,也为历史当事人所体察,如梁启超所谓“政治上的对抗力”,就涉及了政治抗议及其社会功用。

  在另一方面,1903—1905年开始的新政,是清朝“堪称最认真的一次西方式改革,但是这场改革却只能依靠行政手段来推行,本来就已经陷入腐败和失效的行政网络,正好借助新政施展其最后的疯狂”。新政的展开使得国家与社会各阶层冲突加大,激发了现代政治意义上的社会运动在中国展开。与西方社会运动不同,晚清社会抗争特点之一就是报刊言论抗议先行或受其激发。尤其在开始阶段,有着清议和公论想象的报刊言论成了为数不多具有合法面貌的抗议手法,这对民众特别是城市民众形成了相当的示范和感染,激发和配合着其他政治抗争行动,共同塑造了一种不满和怨恨的新政治文化,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合法性,促进了革命的到来。应该说,晚清之所以出现“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呈现离心的倾向”,与报刊舆论大有关系,对此严复、陶湘、黄兴、端方等各界精英均有近距离的观察和体认(见后文),从上述视角对晚清政治特别是革命加以考察、分析,也是本书主旨之一。

  二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新闻工作者和所有的群众政治家一样,“有一项共同的命运:缺乏固定的社会分类”。本文认为晚清报人是一种流动而非固化的阶层,因此以“群体”来指认和描述更加合适。他们仍带有传统士人气质,也非此后的职业报人、机构化现代媒体人。不过他们已开始意识到使用报刊来达成诉求,进而从无意到自觉利用报刊参与政治、构建舆论,影响政府和民众。

  由于旨在从政治参与及其影响来考察报人,因此在承认这一群体多元、形象多义的历史现实上,需对此笼统而模糊的身份加以研究上的界定,本文更多的是从现代报刊的媒体公共属性和媒体人的社会角色来界定。所指涉的报人主要是那些参与新兴政论或严肃商业报刊,通过报刊言论、报道介入社会生活,进行舆论建构和政治参与的人士。从构成上看,本文所描述的报人主要包括具有传统功名的学绅、口岸知识分子及海外留学背景的新式知识人,他们不在正式官场任职,也不是后世传播机构的职业媒体人。作为一群新旧思想杂糅的报刊参与者,他们可视为传统士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报刊媒介的借用。这种“借用”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报刊对他们而言,主要是一种手段,其工具价值根据政局和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演变而变化,并因之不时选择进入和退出这一领域,因此本文称之为“流动的群体”。

  这一群体在维新变法、甲午战争、立宪运动前后均显示了明显的身份或思想转变。早期低级功名士人参与办报,除了谋生目的,很大程度上源自对西方传教士在华报刊的模仿,有借助这一手段达成上下沟通、促进自强的诉求,与洋务运动或自强运动颇有勾连,但此时报人对社会的影响非常有限。甲午之后,更接近政府上层的高功名士人投身其中,“维新运动时期出现的报纸显然是一种新型报刊的开端,即一种与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不同而属于社会精英的报刊的开端”。精英人物的加入塑造了一种更为权威和高尚的报人形象,令这一身份逐步去污名化,出现了所谓的政治家报人或精英报人和精英报刊(elite press),其政治参与和诉求更加明显。和传统具备科举功名的精英相比,走出书斋的他们向“大众型精英”转变,某种意义上可视为是一种整合大量个人意志、“依靠人民的精英”,影响力大为提升,成为中国实际上的新型“意见领袖”,拥有超越传统的、可资动员的“受众”资源。

  此后,更多精英将报刊作为政治参与平台,他们借助租界、海外空间以及宪政、报律的合法框架,在传统体制外发育出相对独立的话语,构造出晚清新的公共空间,由此形成超越传统清议的批判性言论,彰显一种难以驾驭的体制外力量。本文所描述的作为分析语言的“抗议”,即是指这种游离于体制外的对官方持续表达不满的言论,主要围绕对当局政治改革、各级官员活动以及公共政策和公共事件展开。不过,这种“抗议”虽显露政治抗争的色彩,但仍多在法律框架之内,此后随着晚清政治改革的挫折日趋激烈甚至最后倒向革命舆论。而对革命派报人而言,报刊几乎从开始就是革命的鼓动之物。


  通过新闻纸公开表达不同政见和反对,可上溯到传教士导入新式报刊上的政治批评,规模化展开则是戊戌变法前后特别是新政之后,立宪政治的开启为舆论批判提供了新的合法框架。1900年后的新政、科举废除和立宪运动等诸多政治改革,令包括出版自由在内的西方观念在报人的思想世界里得以强化,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言论和报刊批评所拥有的力量,开始更加主动、积极地构建一种对抗官方的力量,以表达不满和利益诉求,试图展开政治博弈,施加压力推动政治变革。不幸结果令人失望,更多改革派人士在辛亥革命前转向激进,成为革命的宣传者或同情者。与此同时,部分报人逐步固化在报刊阵地内,走向准职业化(如汪康年、黄远生)。总体而言,在此时期,多数人将报刊视为一种工具而存在,以配合政治理想的表达和实际行动。但他们为此后民国更加独立和职业的报人,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三

  本书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一至六章为较宏观的围绕报人和近代舆论的思想史研究,七至十章为典型报人的个案研究,其中主要脉络如下。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考察近代报人兴起与转型的动因,身份、社会地位的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对报刊这一新式媒体有着怎样的理解。

  以体制内“清议”转向报刊舆论为脉络,分析报人如何依托舆论“生产”新的权力,进行社会动员,及其对晚清政治的影响;“抗议”如何依托报刊言论获得合法空间,如何影响塑造了一种“不满”的政治文化。作为结果,这种政治上的反对和抗争如何促进了革命的到来。

  以几位重要报人为个案研究对象,考察他们的个人生活与思想变化经历,分析报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参与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来源:新浪读书 2017年05月11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给生命一抹“灵动”的亮光》 (2017.05.05 9:33:43)
  • 阅读教育不该“盲人摸象”《儿童阅读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2.27 10:54:19)
  •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2.20 9:12:02)
  • 兼具理论与实用双重价值的探新之作《后现代心理咨询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2.05 10:21:17)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李艳辉推荐《明清社会和礼仪》 (2016.11.04 8:37:47)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行为研究的兴起》 (2016.09.01 14:34:55)
  • 美国为培养孩子读书不遗余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 (2016.07.11 10:59:30)
  • 斯图亚特·霍尔是谁?他的多重身份构成了后人研究最引人入胜之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解斯图亚特·霍尔》 (2016.06.29 14:05:15)
  • 历史巨变中的形形色色——《走进共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4.05 8:55:17)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