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亟待澄明的道体《道体学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亟待澄明的道体《道体学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涌豪
2020-11-10 13:35:12  来源: 中华读书报  
 

    《道体学引论》,丁耘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第一版,98.00元

  丁耘《道体学引论》的出版似吹皱一池春水,给学界造成很大的冲击,其余波漾及中哲史外更广大的文史学科。不过,此间自来的传统是视文史哲为一体,而这三者在根底处确实面对相同的问题,做着殊途同归的探索,所以,本书能引动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自己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殊属自然。

  粗粗看过全书,感觉它大体以贯通性的阐释论证为基本方法,以“生生”这个第一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易》《庸》《庄》这些道体学经典的疏解,提出并论证道体的大意,即所谓“即虚静即活动即存有”。同时通过确立“太一”为其中最高的主题,由努力统合宋明心、理、气诸宗,超越前人在这些问题上的种种纷争。进而,对道学与西学各自的问题传统与义理传统的关系,作出初步的论定。书中除了见出作者扎实的西学功夫外,更多可见牟宗三和熊十力的影响。但饶是如此,它仍有自己的判断和发明,如在牟氏“四因说”基础上增益出“即虚静”即如此。这些判断与发明散见于全书各处,以致让人虽感不易看入,终究欲罢不能。

  想特别指出的是,这本书无意宣示一种论证甚至主张的完成。相反,它像一个有意味的空框,以较为自由舒张的结构,向多种可能与质疑敞开。个人正是由此感觉到作者除了自信,还有难得的诚悃,并进而觉得,即使本书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只是专注于讨论,仍较时下那些颇有小慧、了无根底的肤浅之作要好许多。后者常常没读几本书,更不懂得思考,就敢挟几个舶来的新名词,宣布真理在我,真是轻率! 还想指出的是,学问本来就可以这样做并应该这样做的。盖所谓学问,其实就是学加上问。学由勤得,问从思出,此孔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我还想更进言之,以为其义不仅仅限于勤学加好问,毋宁说就是要人学会问。因为从很大程度上说,能提出问题的人比能解决问题的人要重要得多。解决问题有时候需守先待后,提出问题者是但开风气,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恰恰最缺开风气者。很高兴作者是有这个意识的,更何况许多问题由他提出来,未来未必不能由他自己来解决,他是完全有可能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好的。当然,看本书对此问题的初步论述已有33万字,有点替他担心,接着要怎么写下去呢? 但我相信,作者将来的工作肯定会更加细致深入,更加有说服力。记得梁任公为蒋方震《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作序,结果收拢不住,字数与规模几乎赶上原著,只得另成一书,单独出版,是为《清代学术概论》。梁任公为学生作的引论犹精彩如此,作者为自己的宏论有此铺垫,未来自然大大可期。

  至于面对本书特殊的写法,以及许多人看不懂,我的感觉是,我们可能需要调整自己,让自己能体认学术研究本就该指向一个更宏大超迈的境界,有不知道归路在何方的更决绝一些的出发。前者可以提升学问的准入门槛,让一切浮光掠影的浅学之辈不能随随便便以国学大师自居。说起来,现在的大师太多,鱼龙混杂,有的穿一件中装就敢端大师的架子,摆专家的谱了,这病得治。后者可以接引后来无穷的可能,从观念的阐发到文字的表达,以求得更多尖锐的质疑与指正及更多高明的增补与完善。当然,也包括来自作者自己的提升与发展。总之,为这样的自己没结论与别人看不懂,我要向作者表示敬意。他不愿匍匐在前人的陈说下,而是自立权衡,自出手眼,以“接续旧学,接引西学,广立一本”岸然自命,这是一种自信,更是难得的勇敢。此前,我读到过他的访谈,对他从来要求自己“读超一流的书,想最大的问题”很是佩服,觉得提气;又对他说倘不能思考古今中西大本大源的问题,只能成就学者而不能成就思想者,也非常同意。什么是“最大的问题”,何谓“大本大源”? 无非是要人摒弃世俗化的鸡零狗碎和学院化的功利算计,进而从现世与浮生的庸碌匆忙中超拔出来,抬头看天,在实践层面上能关心整个人类的精神出路,在义理层面上能探究符合主体创造热情与终极追求的真理。

  当然,因为多原创性探索,本书有些论述难免不够周延,逻辑的衔接也间存罅隙。最直接的感觉是,书中常有出幽入冥的观察与直凑单微的判断,但有时难免忽视了例外,遗落了完整。仅就“道体”一词而言,诚如作者所说,自程朱以下,儒门古籍中多有之。由此展开的论述,则不仅限于儒学,更不限于理学或心学。但实际是,书中对别家别派道体论的关注是不够的。如唐通玄先生著有《道体论》一卷,《崇文总目》与《通志·艺文略》均有著录,作者本“道体本寂,始终常无”之旨,在《论老子道经》《问道论》《道体义》三篇中,以自设问答的形式,对道体的本意作了充分精详的论述。既认为“道体广周,义无不在,无不在故,则妙绝形名,体周万物”,又指出道之与物“常同常异”,“物以道为体,道还以物为体”,“就物差而辨,道物常异;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故万物与道是二位一体、即一不二的关系,由此分别就“义用”所立之名,更注重据“体实”而彰之称。在此基础上,再本着“道始虽一,终有万数”的认识,讨论道体与教化、是非、现象、修持等关系,以“兼忘二边,双泯有无”为悟得道体的终极玄旨。这些与本书讨论的问题不仅相同,着眼点与展开方式也相近甚至一致,可以说是不能绕过和无视的道体学原典。但遗憾,书中无一处论及之,书后参考文献也不见其踪影,更不要说援用为讨论的佐助与参考了。此书后来被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我想问的其实是,除了本书重点论及的《庄子》外,传统道体论的展开能与道教无关吗?进而,“道体”与自《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一直到《洞玄灵宝相连度劫期经》所讲的“道性”又是什么关系?

  再如,宋人释元照为唐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作注,著《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卷,里面特别讲到了道体,以为“言道体者,道无别体,即本净心”。作为律宗中兴时期的大师,他不满“见学律者以为小乘,见持戒者斥为执相”的当世“偏学”,力主专志奉持净戒,以为入道以观心为主,往生以观佛为要,主张“归心净土,决誓往生”,故将“净心”统一于所主的律、教、禅三者当中,告诫人非学无以自明、自辨与自悟。他留存于今世的诗,也常阐发同样的道理,道说的是自己“静爱山头云”(《白云庵》)、“百计坦平心地静”(《咏宁国院》)的志向和情趣。其说在当时及后世都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苏轼就凛遵其教诲。本书后来收录于《续藏经》。联系释延寿《宗镜录》所谓“夫修道之体,自识常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我再想问,道体的问题与佛教有没有关系? 考虑到佛教有般若一支,其重视体证本体,从来主张神与道合,道体说也与气本原说一起,对佛教本体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汉唐以降,受黄老思想和庄子的影响,自牟子《理惑论》和孙绰《喻道论》以下,佛教于道一途多有论述,如《本际经》就以“无相”之“道体”作为万物滋生的始基,那么,讨论道体显然不能缺少佛学这个维度。而有鉴于佛教心性论对道教道体论有广泛深刻的影响,以后两者更多交互,彼此渗透,其间的种种是否更有待作进一步的厘请?

  又如,本书对儒门古籍中的相关讨论也有遗漏,譬如没能注意到明人王廷相的《雅述》就是一显例。王氏以“元气”为天地万物之“总统”,太极与太虚皆气。故反对程朱“有理而后有气”的理本论,以及陆王“万事万物皆出于心”的心本论,而力主气本论。用今天的说法,颇具唯物色彩。《雅述》首篇即《道体篇》,开宗明义讲“道体不可言无”,“不可以为象”,“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气者造化之本,有浑浑者,有生生者,皆道之体也。生则有灭,故有始有终,浑然者充塞宇宙,无迹无轨。不见其始,安知其终。世儒止知气化,而不只气本,皆于道远”。在他看来,“气本”与“气化”皆是道之体,其中“浑浑”即元气与“生生”即生气两者显然是有区别的。其他诸篇于此义也间有发明,如《五行篇》所谓“有元气则生,有生则道显。故气也者,道之体也;道也者,气之具也。以道能生气者,虚实颠越,老庄之谬谈也。儒者袭其故智而不察,非昏罔则固蔽,乌足以识道”。总之是认定“离气无道,离造化无道,离性情无道”。由于其思想一贯,论析清晰,很受中哲史研究者的推重,以致引来域外汉学家的关注,日人松川健二著有《王廷相的思想》,德国汉学家Wolfgang Ommerborn和Michael Leibold也有《徒手世界:王廷相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王廷相的实用主义儒学》等专著。这里我想问的是,道体论是不是仅在理学、心学的范围内就可以解说清楚? 它与儒门中唯物一派又是什么关系?

  综合上述所说,在儒释道三家里面,道体究竟处在什么位置,其同异交互究竟体现出什么特点,《引论》都没有涉及。我相信这些部分,许多应属作者的考虑范围,只是未及展开;有的一时没想清楚,以后应会引入。如果是前者,请告诉我们具体的内容;如果是后者,希望不远的将来,能将它们完满地实现出来。

  最后再说说包括文体在内的其他枝节问题。我们说,哲学是人类经验最完整最深刻的追究和展开。可再怎么完整深刻,它终究基于人类的经验,所以还应该让更多的人看懂才好,不仅包括各种专业的学人,甚至包括普通人。我在想,如果连我们好问学的人都无法把问题说清楚,总和自己没有想清楚有关系。当我们真的把一个问题彻底想清楚了,一定是找得到说清楚的方法的。是谓深入浅出。当然,这是一个高境界。至于选用什么样的语体不是问题,用文言可以,半文半白也行。在这方面,民国诸前辈做得就很好,像钱穆、劳思光等先生,学问各家评说不同,但其用语雅驯是人所公认的。本书在这方面似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盖中国人致思忌落实,议论尚灵透,不着意追求指谓与判断的分明,也不太讲究逻辑边际的周延。究其初心,是因为如《庄子·齐物论》所说,“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基于封始而道亡的认识,他们进而认为既然事物是处在关系与联系中的,就不宜别处,要当通观,所以喜欢采用“不释之释”的策略,并努力促使言近意远、词约旨丰的高上境界的实现。宋人论心性理气等问题尤其如此,如朱熹集注《论语》,就认为“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以后于《语类》中,又强调“若得胸中义理明,从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应曲当”。故他们的议论与西人的逻辑周延、指谓分明不同,他们创设和沿用的名言,也远非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或“概念上的纯净体”,而呈现出一种更阔大圆融的气象。但今人看来,意旨不免有些浑涵,理路不免显得有些淆乱。凡此,都需要研究者特别小心,作认真的梳理和诠解。又需要基于真的解会,作恰如其分的意义开显与转换。但本书解释道体,这么重要的问题,其选用的表达方式仍是“据三演二,义理之分也;三即一贯,道体之全也”,这恐怕不是将道体说清楚的最好的攻略。以后,作者又提出“一统三宗”说,化用自柳宗元的“合焉者三,一以统同”,但注释只列出《柳宗元集》,既不出卷数,也不出《天对》这一篇名,更关键的是,柳氏此说的本义在说明“阴”“阳”“元气”三者合而生物,皆统一于“元气”,它与本书所认知和主张的语境是否一致,也全无说明,这不能不说是欠斟酌的。至于《柳宗元集》用的是1979年的旧本,而不采用更详尽权威的新校注本,也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够与时俱进。

  本书还有一些地方也显得有些随意,比如上篇有小结,下面没有。有的章节有结语,有的则没有。这些问题或起因于单篇合成的缘故,但完全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总之,是希望这样一些缺失不在本书作者身上出现为好。因为道体研究的将来,正期待他作出更精彩的贡献。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20年11月04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1.06 13:32:55)
  • 《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有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9.22 11:48:41)
  • 《散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9.22 10:41:51)
  • 《红色弄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9.04 11:19:59)
  • 《散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8.20 13:35:37)
  • 《教育精准扶贫与代际流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8.07 13:58:33)
  • 上海弄堂:红色文化的血脉《红色弄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8.04 10:20:24)
  • 《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7.22 12:00:39)
  • 《儿童文学史: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7.09 9:19:07)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注音版、10册) (2020.06.05 9:48:37)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