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革命年代 机器生活--陕西师大社《走向新建筑》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革命年代 机器生活--陕西师大社《走向新建筑》
张燕来(厦门大学建筑学院)
2004-06-14 17:15:36  来源:  
 
 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l887-1965)是探索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既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发起者,也是一位极有争议的建筑师。人们曾说:“如果不理解柯布西挨的话,就很难理解现代建筑”,而阅读和研究柯布西埃则是怎么也绕不开《走向新建筑》这本书的。
 《走向新建筑》是柯布西埃于1923年为《新精神》(L'EspritNouveau)杂志编辑的一本专刊,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或艺术理论书籍,而是一本观念性的、概念性的书,涉及到艺术、建筑、居住、工业、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20世纪初是艺术史上的一个变革和反叛的年代,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共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篇章,而对于大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来说,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摆脱由于中心感的丧失、由于反叛后的不知所措而带来的焦虑感,以及如何将这种焦虑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不再永远保持沉默。
 1920年代,30来岁的柯布西埃阅历丰富,在机器面前,他表现出了与先锋派人物同样的欣喜,但不困惑。首先,他极力渲染机器美学和工业建筑功能主义式的纯净:“飞机是一个高度精选的产品,汽车是我们时代风格的标志”,“机器含有起选择作用的经济因素”,“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同时,柯布西埃又在浪漫精神的驱使下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体系和标准:“为了完善,必须建立标准,帕提农是精选了一个标准的结果,建筑按标准行事”。这一切表明,一方面,出于对真诚的追求,柯布西埃利用路斯(Aldof Loos)反装饰的思想(“装饰就是罪恶”)达到了他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把建筑从路斯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消除了先锋派面对机器世界的困惑,这些都是柯布西埃乌托邦个性的注解。所以说,“居住机器”只是试探性地宣布了柯布西埃一直追求的诗意、隐喻与自由。这种隐喻在同时期的其他艺术作品中也常有表现,2003年岁末当我观看德国导演弗朗茨·朗1927年的电影《大都会》时,就有同样的思考和感受:关于机器、关于历史、关于未来……
 如果说《走向新建筑》在内容上是革命性的和宣言化的,是建立与摧毁同在、憧憬和颠覆并存的话,那么,《走向新建筑》的表现和表达方式则是拼贴的、并置的和对比的。在书中,崇拜的传统标志(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圣彼得广场等)与当时的新生事物(飞机、轮船、工业设施)并置在一起,呈现出某种比较学和类型学的美学质感,而由于柯布西埃通过书中对现代主义的重新诠释而创立了一种机器隐喻主义,从而消解了传统标志与现代精神之间的差异性与特殊性。50年后,意大利最富盛名的建筑评论家曼弗雷多·塔夫里在评论柯布西埃时说“尽管柯布西埃一生追求激进的形式,但其思想根源仍受古代思想的影响。”

 存在着一种精神
 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
 构筑与综合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柯布西埃的建筑创作与他的艺术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的。
 回顾柯布西埃充满传奇色彩和富有争议的一生,今天看来,《走向新建筑》一书的问世或许正是柯布西埃由一个纯净主义艺术家向现代主义建筑师身份转变的标志。在1920年代以前,柯布西埃更多地是以纯净主义画家和雕塑家的身份参与现代主义运动,而他个人的绘画则可视为其建筑创作无穷的构思源泉,或许是因为在形式面前只有建筑才能保持所要求的统一性吧。在某种程度上,建筑是基于不同于先锋派艺术的目标和技术手段所寻求的结果。同样,绘画和建筑有相通之处,但并不完全等同,因此,柯布西埃的绘画作品上一直固执地签着他的原名“让纳雷”(Jeanneret)也就绝非偶然。从这点看,可以说《走向新建筑》第一次打破了绘画、工程学和建筑学的界限,为纯净主义和现代建筑理论提供了全新视角,并直接预言了随后兴起的“国际式”(international style)现代建筑运动。
 同时,柯布西埃在《走向新建筑》中并没有浪费时间和篇幅去开一份有关现代城市、现代建筑的深思熟虑的清单,而是有针对性地阐明了一些现代人面临的、因而也是现代建筑师面临的问题。书中的第二章“给建筑师先生们的三项备忘”从体块、表面、平面三个建筑师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要素入手,直接而又概括地表述了柯布西埃对城市环境、建筑形体、空间形象的分析和认识。表述的过程和方式进一步展示了他从旧秩序中发现新美学、新原则、新精神的勇气和决心。

 建筑或者革命
 “如果我们面对过去昂然挺立,我们会有把握说,那些‘风格’对我们已不复存在.一个当代的风格正在形成,这就是革命。”
 《走向新建筑》从技术和政治的双重意义上阐述了柯布西埃的20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建筑宣言和美学纲要,尤其是有关建筑的“革命”思想。而观念的革命反映着现实中的革命,从技术上看,这种革命显然是指当时以汽车、轮船制造工业为代表的正处于发展中的工业革命;从政治上讲,柯布西埃则直指当时工人阶级恶劣的居住条件,暗合了1920年代的社会主义运动思潮。柯布西埃深知,建筑的革命要和社会最迫切的需要结合起来,这就是住宅问题,而要建造“人人住得起”的住宅、“简单而合乎人道”的住宅,建筑就非革命不可。当然,筑的革命要想进行到底,也必须依靠大量住宅,以它们为基点,发展新建筑所需要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柯布西埃在本书中的一个明确的观点就是“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才是时代的标志”。难怪本书的中文版译者陈志华老先生在扉页上写到:“现代建筑的基本精神是民主和科学,《走向新建筑》就是建筑中民主和科学的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走向新建筑》的法文原书名Vers Une Architecture,更准确的书名应是《走向一座建筑》(现在的书名应是从英文Toward a New Architecture而来)。也许,在柯布西埃看来,现代建筑的“新”与“旧”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座座健康、真实、长久地伫立在地球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吧。事实上,只要稍加对照,就不难发现我们今天正生活在柯布西埃已成真的梦想之中:宽阔的林荫大道、标准化的高层建筑、了无生趣的现代生活方式……我们的现实让这位用法语写作的瑞士人遂愿并诅咒。
 从《走向新建筑》1923年问世到现在,80多年过去了,今天看来,这本书真像是柯布西埃80多年前给我们编织的一幅海市蜃楼的画面,而令我们无比惊讶的是,画面里的竟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和生活。
 由于时代的原因,《走向新建筑》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本完美的书,它在结构、论证、包括观点上都有片面化、简单化和理想化的种种缺陷,但对于现代艺术史上这样一本极其重要的书,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走向新建筑》[法l勒·柯布西埃著陈志华译/陕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6.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5-21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