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历史文献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张舜徽集》第一辑介绍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编辑荐书
历史文献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张舜徽集》第一辑介绍
周国林
2004-11-30 15:30:59  来源:  
 
 二十世纪中,学科分类渐趋细密,治学途径、方法较之先前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过,在传统学术研究方面,也有少数学者远承古人治学之规,走由小学人经学、由经学入史学之路,博治四部,在文史哲诸领域均取得丰硕的成果。张舜徽先生(以下省“先生”二字)就是这类学者中一位突出的人物。
 1911年,张舜徽出生在湖南沅江县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耳目濡染,养下勤奋治学的良好习惯。而祖辈、父辈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爱好,则促使他走向经史朴学的研究道路。从幼年到十多岁,他在父亲指导下,打下了文字学的基本功,并大量读经、读文。十七岁后,他离别家乡,到外地求学。开始到长沙,后来到了北京。他的姑父余嘉锡先生,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四库提要辨证》的著者,当时在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任教。张舜徽住在姑父家,因此得以多识通人。当时京城名流学者,如经学家吴承仕,语言文字学家沈兼士、钱玄同,史学家陈垣、邓之诚,金石学家马衡等人,张舜徽都曾向他们求教。几年之中,每天从早到晚,张舜徽都到北海图书馆读书,日有定程。加之有名师指点,他左右采获,受益良多。他后来回忆这几年的求学经历说:“一生读书进展最速,盖无逾于此时。”
 在治学过程中,张舜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读大部头书不畏难。二十多岁时,他有志于通读全史,就舍弃人世一切习俗之好,在涉览其他书籍外,用百衲本二十四史校读殿本二十四史,每天一卷,花了整整十年,全史校毕,写下几十厚册的札记。这些札记后来虽然毁于兵燹,但校读全史的过程无疑提高了他的史识,打下了学问的根基。他的体会是:“为学而不厚植其基,则无以远大。”
 凭着深厚的根基,张舜徽博涉广营,在经史子集四个方面都有不少的创获。刚刚三十岁,他便发表了第一部专著《广校雠略》。此后著述不辍,到1992年去世,专著出了二十多部,八百多万字。数量之高,并世学者中实不多见。并有部分遗稿,尚待整理。他曾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乾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以理群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著》;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史,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显示出他治学的求实精神、创造精神和博大的气象。
 早在20世纪70年代,张舜徽的若干重要论著还未出版,著名学者曹聚仁在其《听涛声随笔》中,就已经把张舜徽的经史研究同国学大师钱穆相提并论。在张舜徽去世后,思想史家蔡尚思著文指出:国学大师“是指旧时所谓经、史、子、集等部图书都读得多,也研究得深,而且有自己见解的。这同时也可以叫做‘通人”’。认为解放后能称得上国学大师的,“似乎也只有柳诒徵、钱穆和张先生等少数人。”“张先生是无愧为有学问的通人的!”蔡尚思与张舜徽是同一代人,且岁数稍长。他的评价,是有相当分量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学术成就要得到同代人的首肯,比受后辈学者的肯定更要难一些。
 2003年,鉴于张舜徽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学校百年华诞之际,决定为这位校史上的代表性学者出系列文集。文集的第一辑于2004年3月推出,共七部五册。即《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合为一册),《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合为一册),《中国文献学》,《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这一辑的内容,以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为主。以下重点介绍一下《广校雌略》、《中国文献学》、《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四部书,并兼及另外几部。
 开展文献学理论研究,建构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贯穿于张舜徽的一生之中。《广校雠略》,是他推扩宋代人郑樵《校雠略》理论与方法的一部文献学著作。全书五卷,分为十九论一百篇,这是张舜徽三十岁以前治学的小结。开卷为《校雠学名义及封域论》二篇,即“目录板本校勘皆校雠主事”、“目录学名义之非”。认为校雠之事始于周宣王之时,至汉成帝时刘向等人校书秘阁,此业乃成专门之学。刘向每校一书辄有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后又集众录谓之别录,当即后世目录解题之始;校书时广储副本,当即后世致详版本之意;校雠时留心文字讹误之是正,当即后世校勘之发端。故目录、版本、校勘三事,“但举校雠,自足该之。语其大用,固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张舜徽关于目录版本校勘不必独自称“学”的观点,学者中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这一点并不重要。他称举校雠的大名,旨在强调三者的联系,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标,这一学术宗旨是大家认同的。他关于文献学的若干理论建树,便是他上推校雠古义、考察学术源流的思辨成果。诸如著述体例、著述标题、作者姓字标题、援引古书标题、序书体例等诸多内容,书中皆有论列。如《著述体例论》中,论述自古以来书籍可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有助于人们认识各类书籍的本末先后、高下浅深。又如《汉唐宋清学术论》十八篇,论述辨章学术始于太史公、郑玄校注群经实寓辨章学术之意,直到清代道咸以下学者依附乾嘉之弊、模拟著书之非等等,实际上是一部提纲挈领的文献学史。从汉至清两千年中的文献整理与研究状况,都概括在这里了。
 《广校雠略》之末,附有《释例》数种。释例之作,张舜徽是有深意的。他认为:“古人著述不言例,而例自散见于全书之中。后人籀绎遗编,多为之方以究得其例,信能执简驭繁,执类统杂,施之初学,尤为切要。”于是撰成《汉书艺文志释例》,以明刘向、班固叙录群书之旨;又撰《毛诗故训传释例》,以穷经注之源;撰《世说新语释例》,以穷史注之变。
 对《广校雠略》中的见解和内容,张舜徽后来又有扩展和发挥。专著一为《汉书艺文志通释》,一为《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通释》是对《汉书·艺文志》的逐句疏释,“凡前人之说有可取者,悉甄采之,句读之有误者正之,史证之偶疏者补之,亦间附论以评断之。”这种立足于史实而有见识的疏释,对读者了解秦汉学术源流、簿录体例,为用至弘。《校读法}则是为指导后辈校读古籍而作,全书分为四编,力求通俗简明。第一编为通论,讲校读古书的基本条件;第二、三编为分论,分论上专谈校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分论下专谈读书方面的问题;第四编为附论,谈辨伪辑佚方面的问题。
 《中国文献学》是张舜徽七十岁时的著作。当时,他已创建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又被评定为全国首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深感加强文献学理论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于是马上清理自己的思绪,凭着以往多年的积累,很快便写出这部书,以应学术界的需求。《中国文献学》分十二编、六十章。与先前及同时代的同类著述相比,这部书不仅仅是文献学史的叙述,也不仅仅是文献基本知识的介绍,而重在论证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总结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阐述历代校雠学家和清代考证家整理文献的业绩,提出今后整理文献的重要工作,以及整理文献的主要目的和重大任务。 张舜徽认为,文献学的范围包罗很广。他采用梁启超“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之说,指出当今的文献学工作者,应该继承前人的方法经验,对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进行整理,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具体说来,比较迫切的任务有甄录古代遗文、改造二十四史、整理地方志书、融贯诸子百家四项。而整理文献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与研究相结合,从繁杂的资料中剪裁熔铸,编述为内容丰富的通史,为社会服务。显然,张舜徽希望当代的“文献学”,要比过去的“校雠学”取得更高的成就。
 《清人文集别录》是一部叙录之作,是张舜徽长期钻研清人文集的成果。十多岁时,张舜徽就开始接触清人文集,三十多年后,所寓目的文集已达一千一百多种。不用说,数量如此之多的文集,不是一般人所能读到,即使能够读到,也不一定抓得住要领、理得出头绪来。张舜徽有感于刘向校书时写作叙录的深意,每一文集读毕,便考订作者行事,记录书中要旨,推究其论证得失,核定其学识的深浅,各为叙录一篇,以推见一代学术的兴替。最后,他从写出的六百七十多家叙录中,选出价值较高的六百家,汇为《别录》二十卷。这六百家文集以儒林、文苑中人物为多,大抵清人在碑传志状、刻书序跋、金石跋文以及诂经证史、议礼明制、考文审音、诠释名物等方面有价值的文集,都收罗进来了。而对诸家考证之语,凡论断审密、确有发前人所未发者,都特为拈出,着意介绍。尤为难得的是,叙录能将每人文集放在一代学术演进的背景下去观照、去解说,从总体上把握清代学术流变,并以比较的方法鉴别各入学术的高下与途辙的异同。全书的编排,略依时世先后,系联而下,其有家学、师承或友朋讲习之益者,就放到一起,以见授受濡渐的轨迹。这部提要性质的佳作,初版后就受到学者们的欢迎。著名学者顾颉刚在给张舜徽的信中,评价这部书“启牖之功,实在张香涛(即张之洞)《蝤轩语》、《书目答问》之上”,称赞张舜徽“别白是非,指明优劣,上绍向、歆之业,下则藐视纪昀之书,其发生影响之大,固不待言也。”
 《清人笔记条辨》是《别录》的姊妹篇。清人笔记虽不及文集之多,张舜徽几十年中所寓目者,也有三百多家。经过别择去取,他从中选出一‘百家加以评论,分为十卷,以时代先后编排。每家皆先述其生平,而后言其著述。由于笔记体裁与文集有别,张舜徽所做工作,也与《别录》有些差异,即《自序》中所说的“择其义之可采者,分条件系,加以考辨,亦有综述而论列之者。”所谓的“考辨”与“论列”,就是“凡遇精义美言,则为之引伸发明;或值谬说曲解,则为之考定驳正。”这样,写作形式很灵活,往往是笔之所至,上下五千年,纵横三千里,名言趣谈俯拾皆是。既向读者展示出自己的学识和人生经验,又使读者对清人笔记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清人笔记的这种条辨形式,是叙录的一种变体。
 总的说来,《张舜徽集》第一辑所收七书,经过数十年的检验,被公认为历史文献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欲人历史文献学之门,这七部书不可不读。
 目前,《张舜徽集》第二辑正在紧张地编纂,估计将于2005年夏季出书。第二辑也包括七部五册,即《郑学丛著》、《周秦道论发微》、《史书三书平议》、《清儒学记》、《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爱晚庐随笔》,其中第二部与第三部、第五部与第六部分别合为一册。这里面,有张舜徽研究经部、子部典籍的代表作,也有探索清代学术的系列专著,其学术分量相当重。《爱晚庐随笔》流传甚稀,著名作家孙犁曾说这部《随笔》“内容广泛,经史文艺,无所不包,于近代史料为详。所记充实有据,为晚清以来,笔记所少有。”以其稀见,也作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在第二辑中推出,以尽快满足若于读者的需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11-30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