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凝聚智慧 锤炼精品 - 优秀团队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优秀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凝聚智慧 锤炼精品
韩正之
2004-11-03 16:56:53  来源: 
 
 高校出版社源于高校,高校人才荟萃,学术气氛浓郁,是精品图书的摇篮。高校出版社能够棋高一着,出奇制胜,战略重点应该放在精品上。
 清华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有名气的大学自然是大师云集,出版社的精品战略首先是延大师为作者。
 交大社在社内实行聪系编辑制度,每一个学院都有指定的联系编辑,要求编辑了解学院的教材建设计划,了解教授的科研情况,积极组织稿源。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近年来发展很快,先后引进了王方华、欧阳令南、费方域、高汝熹等著名教授。王方华教授现任安泰管理学院院长,他们与王院长联系,首先组编“博导专著系列”,称为卓越管理丛书。经商议,选拔该学院的十名博士生导师写稿。这项工作虽然开展较慢,因为博导太忙,成稿不免拖沓。但是这项举措在管理学院形成很好的影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他们在管理学院组编了《世博会与上海经济》。这是由管理学院教授写的专题论著汇编,是上海第一本面市的有关世博会的论述,在上海市造成广泛的响应,获得上海市科研成果奖。紧接着,与费方域教授商定了经济与金融系列,由费教授及其学生在国内外挑选经济与金融方面有影响的图书和论文,或汇编,或翻译,每年出版几册,形成经济与金融专著系列。还与高汝熹教授商定了《城市与区域经济新论丛书》四种,与王方华教授商定了《营销学丛书》六种。由于他们与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管理学院的MBA教材十种完全放在该社出版。现在已经出版匕种,其中有三种已经重印。
 在向校内凝聚智慧的同时,交大社还积极与社会合作,汲取社会力量为我所用。他们与上海财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出版财眢入力资源读本。第一辑12种正在陆续出版。已经出版的有《人才评估》、《成为职业经理人》、《富有竞争力的薪酬设计》和《跨文化管理与全球领导》。由于财智公司是上海一家很有影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与沪上的很多公司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能够有效地弥补出版社在作者资源方面的缺乏。例如财智人力资源读本的第二册为《成为职业经理人》集有唐骏等国内著名企业家的采访录。应该说这样的稿件对于一般出版社来讲是很难组到稿的,只有依托专业公司才会有成果。当他们与财智公司领导交流的时候,财智的领导说与他们合作的起因是他们出版社的精品意识和精品战略。
 此外,他们与上海职业教育协会联系,向上海市惟一的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以及上海曹杨职业学校、上海农林高职院校和旅游学校组织了紧缺型人才培训教材、新兴专业教材等25种。他们在组稿中的原则是一定要向上海市这个领域的第一流学校组稿,组织对方的强项写稿。
 交大社在精品建设中始终强调制度的保障。出版社有编辑流程管理制度,岗位要求,编辑质量要求,每年的审读制度等一整套的编辑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强调由合适的人编合适的书,要求编辑“懂行”。为了提高“懂行”的程度,社里聘请了一大批社外编辑,这些社外编辑大多是高校里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和编审。他们在自己的行业内都是高手,请他们编辑的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写作的正确性是绝对可以保证的。由于该社对于精品图书有较强的认识,采取的措施比较得力,获得国家重点图书和上海市重点图书数量在同行中都名列前茅。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10-29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