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全方位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出版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面对困难和挑战,暨南大学出版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求新局,充分挖掘出版资源,进一步优化出版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从第三季度开始经营业绩逐步回升,在稳固存量的同时,在抗疫相关主题出版等增量方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同时也是暨南大学出版社直属学校管理的转型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暨南大学出版社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出版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另一方面出版社精心策划选题、精心维护作者、精心编校书稿、精心设计包装、精心营销传播。同时要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出版业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实现出版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规划好主题出版工作。既要注意整体把握、系统解读,又要注重专题性的研究阐释,“十四五”期间要结合重大时间节点提前筹划好出版主题。
二是坚持 “特色出版”“人文立社”的出版方向。一方面立足“为统战工作服务”的出版宗旨,依托学校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团队,规划好华侨华人研究类和华文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工作;一方面秉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出版理念,积极配合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培育和打造优质作者团队,充分发挥高校已有的学科优势资源,积极做好高校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
三是有效发挥出版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深耕岭南文化、挖掘广东革命文化、提炼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进文化,在完善好“ 中国印象丛书”“岭南文化书系” “潮汕文库大型丛书”等图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纵深开发优质资源,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四是积极推进出版流程再造,提高出版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依托出版社作为广东省视听产业试点单位的平台资源,创新出版形态,丰富出版内容,逐步打造出版社的新媒体产品矩阵。
五是坚持质量第一,力求出好书、书出好。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抓大选题、做大项目、出大成果、造大影响的意识;一方面在选题、编校、质检、装帧、印刷、营销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用心用力,确保图书生产的高效率运作和高质量出版。
来源:暨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