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观众们:
大家好!我是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龚晓康。
为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挑战,顺应大学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2021年年会暨第34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移师线上。应主办方安排,现我以贵州大学出版社为例,紧紧围绕“依托高校优势和地方特色推动新时代地方大学社建设新发展”作主题发言。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贵州大学出版社成立于2007年9月,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贵州大学主办的全省唯一一家高校出版社。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一家宗旨明确、制度健全、机构完整、人才齐备、成果初显、规模初具的出版社,是服务教育、服务学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全省的唯一一家 “211工程”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等。
近年来,贵州大学出版社立足学术、服务教育,依托高校优势和地方特色,在教材出版、学术出版、特色出版、主题出版、项目出版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那么,如何依托高校优势和地方特色推动新时代地方大学社建设新发展呢?
一、依托母体高校,打造精品教材
大学社是我国高校教材出版的中坚力量,教材出版是大学社最重要的工作,是深化出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贵州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百余种各类高校高职教材,涵盖文、理、工、农等学科,在通识性教材和专业性教材的策划出版上逐年增量增质。
(一)学校加大支持力度
大学社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母体大学的支持。母体大学也应重视和支持出版社的改革、发展、创新,将出版社的发展纳入学校的建设规划中,加强领导和管理,把握出版社正确的办社方向和办社宗旨,确保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是推动出版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的根本保证。近年来,贵州大学在政策倾斜、项目投入、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出版社大大的支持。例如,贵州大学近年来出台了种种保障措施:学校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本校教师编写的学术著作与教材原则上交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贵州大学修订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办法》也明确规定“贵州大学出版社视为国家级出版社”,所出图书与国家级出版社等同;本校教师图书出版,招投标活动实施简化程序;等等。
(二)扩充通识教材种类
策划出版了《大学体育》《大学语文》《新编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新编大学生军事理论与技能》《成长在贵大——新生教育读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形势与政策》等精品教材。
(三)提升专业教材水平
《贵州大学一流学科•哲学教材建设丛书》。贵州大学哲学学科是贵州省一流学科,具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当代审美文化价值取向研究》《美学》《逻辑与审慎思维》《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西田几多朗:自觉的哲学》5种,涉及美学、逻辑性、日本哲学、专业写作等,是该学科教师长期教学中形成的科研成果。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如何对中国哲学经典进行重新诠释,激活文本的意义而展现其生命力,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了新时代赋予哲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有鉴于此,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文献,在注释的同时并对其观点进行了解读,目的在于方便青年学子和哲学爱好者研习。
(四)突出教材地方特色
《阳明学概论》。1508年,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并提出了“知行合一”,史称“龙场悟道”。贵州大学建有阳明文化研究院与阳明学院。本书是贵州省双一流课程申报的重要预期成果,慕课部分已于 2020 年上线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酒人类学教程》。本书联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茅台学院倾力打造,不但追溯了酒的起源与发展,并且对酒在人类文化方方面面所发挥的作用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酒对于人类生活的价值、意义和人性的本质特征;同时,在分析酒人类学问题时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搜集、列举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和参考价值的问题。
《布依语语料库》。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成为中国保护和促进语言文化多样性、抢救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工作。本书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项目,按照科学、统一的规划,调查采集布依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五)打造课程思政读物
《少年英烈袁咨桐》。该书主人翁袁咨桐,出生于贵州习水,是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最小烈士。该书以叙事的形式,真实而质朴地刻画了袁咨桐这个为追求共产主义信仰,不惧敌人、坚守初心最终献出自己生命的小英雄形象,生动展现出少年英雄振兴中华的志向、坚守信仰的忠诚、热爱人民的情怀、敢于牺牲的壮举。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同志从事创作40年来首部儿童题材作品。
《春风化雨润无声》。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希望教师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这封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的回信,像春风春雨滋润着贵州以及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田,特别是参训的贵州教师,更是受到极大地鼓舞和鞭策。《春风化雨润无声》一书收录了贵州历届 “国培计划”学员的学习心得。
《贵州省“地名故事”丛书》。本丛书记录了地名的由来变迁,挖掘了地名的文化内涵,展示了贵州地名印记,体现了贵州大地历史文化文脉,是贵州有史以来内容最全、形式最为丰富的地名类图书。
《我们贵州》。本书是一本以贵州省情为主题表达的基础性读本。从山川风景、历史风云、民族风情、特产风物、美食风味、时代风貌等六个板块进行分类梳理,力求帮助读者形成基本完整的贵州省情概念。该书是以四言韵文为主体表现的导入性读本,高度浓缩贵州省情知识,由中英双语构成,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
(六)服务学科专业建设
《日本学者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丛书》。本丛书已出版两辑,获得了国内外人类学界与民族学界的高度赞赏,第一辑中的《日本学者西南少数民族研究评述》被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本丛书的出版对促进了贵州大学日语学科与民族学科的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研究。
《中国省别全志》。本丛书由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从1900年成立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该校始终让其学生对中国进行实地调查,前后约有4000名日本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参加了调查旅行,调查内容涉及中国各地经济状况、经商习惯、地理形势、民情风俗、多样方言、农村实态、地方行政组织,包含了大量的图表、照片等,是研究民国史、经济史、社会史、地方史的重要参考。
(七)策划校际共享教材
我社联合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打造了系列校际共享教材。
《会计学基础》。会计学课程已成为一门受众广、人数多的公共课程。除了会计学专业开设外,开设会计学课程的非会计专业涵盖了经济管理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旅游文化》。随着中国文旅市场的迅速发展,文旅产业已成为新的国家战略支柱产业。本书分为八章,具体包括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文化与地理、旅游文化与自然景观、旅游文化与历史、旅游文化与人文景观、旅游文化与民俗、旅游文化与餐饮、旅游文化的未来等。
二、加强学术著作出版,为教材出版提供支撑
贵州大学出版社自建社伊始一直就把学术著作出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累计获省级及以上立项187个,其中国家出版基金项目8个,“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28个,“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7个,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项目27个。
(一)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提升学术品味
《现代世界佛学文库》。本《文库》基于中国佛教文化的立场、中国佛学的视角,关注佛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即佛教的经典与教理、宗派与学派、佛教的制度、佛教的实践,以及它们同佛教所寄身的社会和依存的文化传统间的内在联系。
《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以人类学的眼光看贵州本土文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贵州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并形成了大批成果,成为了研究贵州省情和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视角。我社策划出版的《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苗学辑》《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彝学辑》《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布依学辑》《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仡佬学辑》等,获得了国内外人类学界与民族学界的高度赞赏。
《<汉语大词典>商补》续编。作者王锳,1933年10月生,四川成都人,九三学社社员。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贵州省语言学会会长。《诗词曲语辞例释》于1987年获首届吴玉章奖金语言文字学优秀奖。
《清水江流域珍稀文献汇编•小江文书》。清水江文书是徽州文书之外,又一系统完整的民间契约文书宝库。主要是指明末以来直至20世纪50年代约400年的历史长河中, 贵州清水江中下游地区苗族、侗族林农为了经营混林农业和木商贸易而形成的大量民间契约和交易记录。其数量之繁多,保存之完整,种类之齐全,价值之突出,堪称世界级的珍贵文化记忆遗产,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二)以母体学校为依托,打造重大项目
《百年贵大文化建设丛书》。在贵州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名家,像柳诒徵、黎东方、谢六逸、姚奠中、汤炳正、张振珮、张汝舟、杨汉先、杜文铎、罗登义等众多优秀学者。同时,贵州大学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档案、校史资料,真实地记录了贵州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历程。为传承弘扬百年来贵州大学文化历史积淀,我们策划出版了《百年贵大文化建设丛书》:《贵州大学馆藏民国档案选编》(5卷)、《贵州大学校史》《贵州大学口述史》《图说百年贵大》《百年贵大•学术精品》。
《姜澄清文集》。姜澄清,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书画家、史论家,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并荣获全国书法理论研究成果“兰花奖”金质奖章。在书艺理论研究上以博学多才、成就著卓而名冠黔中、誉播海外。著有《古文笔法》《中国绘画精神体系》《中国书法思想史》等多部史论文集。
《张闻玉文集》。张闻玉,1941年生,四川巴中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6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79年秋-1981年春于安徽滁州张汝舟先生门下问学,1985年秋-1986年夏在吉林大学向金景芳先生学《易》。颇多独到见解,强调史学研究的文献、器物与天象“三证合一”。
(三)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争取重大项目
《贵州省标准地名“图录典志”》。本丛书由《贵州省标准地名录》《贵州省标准地名图集》《贵州省标准地名词典》《贵州省标准地名志》4套书组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地名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取得的成果,以丰富的视野、独特的角度展示了地名及地名文化。
《少数民族经典遗存大系》。贵州省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留下了众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经典作品。然而,因种种原因,有许多宝贵的资料无法获得出版,其中,有的已经被作者整理完毕,有的留存在残破不堪的古卷中,还有的保存在年迈歌师的脑海里。如果这些作品最终无法获得出版,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不仅是民族的遗憾,更是国家的损失。为此,我社策划了这套《贵州少数民族经典遗存大系》。
《历史的丰碑: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纪实》。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现在则是全国脱贫人数最多的省!本丛书共10卷,对贵州脱贫攻坚战役以来的成果建设、产业结构、人物事迹及特色亮点等进行总结,真情地讲述了贵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构筑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向污染、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光辉历程。
三、业界评价
《复杂生命的起源》。著名生物学家尼克•莱恩以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角度审视生命的起源,大胆地从能量角度提出了生命产生的假说,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画卷。本书荣列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
《中国南部少数民族民俗记录》。本书是日本著名文化人类学者、民俗学者、宗教学者、文学博士、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铃木正崇先生研究我国南部少数民族的成果之一,荣获第九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译著类三等奖。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莫绳孙稿抄本(点校本)》。本书作者莫友芝(1811~1871),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本书以国家图书馆所藏莫绳孙钞录的《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底本,以民国天津官报局刊印的“藏园本”及近年中华书局 的“藏园订补本”为参校本,对《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进行重校,共出点校语1200多条。本书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担起使命高质发展的一年,是不忘初心实干笃定的一年。这一年,贵州大学出版社在辉煌收官“十三五”、实现目标不止步的基础上,绚烂起笔“十四五”,载着使命再出发,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接下来,贵州大学出版社将积极打造原创精品力作,精心抓好重大主题出版,推出更多无愧时代、泽被后人的“传世书”,打造更多内容过硬、文质兼美的“良心书”。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击进入视频:https://ukx.h5.xeknow.com/sl/9k1Og
来源:贵州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