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中国: 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An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farmers: stories of 26 villagers in Jianghan plain)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农民中国: 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An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farmers: stories of 26 villagers in Jianghan plain)
|
ISBN: | 978-7-04-035245-0 |
条码: | 9787040352450 |
作者: |
曾维康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59.00
折扣价:¥56.05
折扣:0.95
节省了2.9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
内容简介: |
作者通过对江汉平原一个普通村落26位乡民的访谈(包括出身于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种田农民、老干部、乡村教师、赤脚医生、乡村道士、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新问题,具体而生动地展现出时代变迁过程中中国基层村民的真实生活和奋斗历程,蕴藉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涵,是一部以农民直接口述形式出现的新闻作品。
|
作者简介: |
曾维康,198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村落,200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本部作品的前身--调查报告。《村级财政如何走向瘫痪--基于湖北D村的调查报告》,获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
章节目录: |
人物列表 地方俚语 前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召唤与使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视域与背景:观察农民中国的两个维度 寻觅与审视:文献中的中国农民印象 理论与方法:新新闻史的框架与叙事 第一回头面人物 好人刘贤良 带头修路,美名远扬 作对联,话人生 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村支部书记的苦衷 闹僵:没有“票子”,只有交“帽子” 上访:“把该给我的钱给我,我要还债” 下长沙:“我不后悔,现在好轻松了” 一个民办教师的三十年 一校之长:从辉煌到落寞 温州之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重回课堂: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真好 两代乡村医生的选择 父亲:“想起以前,我感到蛮骄傲” 儿子:“希望我的孩子们将来比我过得好” 民间道士观察 “兴趣领我入道门” “道教是劝人为善” 当道士的辛苦与使命 第二回开路先锋 学勤哥上大学 “想到更大的地方去” 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给校长写信 “想起父母,我常常流泪” 社会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太理想主义了 会写打油诗的乡干部 “我的共大生活” 当好新闻报道员 党办主任的苦衷 牢骚满腹话退职 党政工作的几点经验 慧芳姐:“别人只看到了我有钱的一面” 最怕朝鲜半岛那边打战 从创业艰辛到小有成绩 “我的13岁到24岁” “亲戚员工”太难管理 …… 第三回中流砥柱 第四回青年一代 第五回老骥伏枥 参考论著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