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转型与再现代化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民商法转型与再现代化
|
ISBN: | 978-7-301-17939-0 |
条码: | |
作者: |
龙卫球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88.00
折扣价:¥83.60
折扣:0.95
节省了4.4元
|
字数: |
517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88页
|
发行编号: | 73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06-16 |
|
内容简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正式问世,将给我们带来“民法社会”的全新图景。 本书阐述了中国在全球再现代化的浪潮下,在特殊的政经形态和改革开放的语境下,应该如何实现民商法的转型与再现代化。 本书内容区分为五个部分: 其一,“民法典的编纂与再现代化”,旨在从一般意义上探求当前时势之下民法典的制定基础、发展趋势、内容渊源和方法论等理论课题。 其二,“《民法总则》的发展与创新”,就民法典“民法总则”部分的创新点进行释义,就其适用架构的显著变化做出阐发。 其三,“民事主体变迁和人格权新趋势”,就民法典编纂中比较难以把握的极具价值抽象的“民事主体”“人格权”问题,在时势观照下进行社会蜕变的观察和梳理。 其四,“物权、新型财产权的发展与实践”,着力挖掘社会快速变迁和高科技发展的新特点,重新聚焦效率和正义等价值的根基及其变化,就新财产权理论基础、合理趋势及其形态发展进行辨析,提出相关新型财产权发展思路和实践方案。 其五,“债法改革与商法变迁”,对当代债法的革新基础、侵权责任法的再现代化进展以及相关商法领域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的变化进行合理化评价或趋势探讨。
|
作者简介: |
龙卫球 江西吉水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美富布莱特学者。民法典立法专家,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合同编”召集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工信部法律顾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咨询专家、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网新办“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科协“科技组织与科技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著有《民法总论》《民法基础与超越》《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学的自觉》等。
|
章节目录: |
第一部分 民法典的编纂与再现代化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基础——以现代化转型为视角 现代民商法的社会基础与变化趋势 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思路:目标、方法、结构与重点 民法方法论的对立与调和:一种多元整合的路径 民法依据的独特性——兼论民法与宪法的关系 第二部分 《民法总则》的发展与创新 《民法总则》的立法意义和创新——兼论民法与宪法的关系 我国民法的立法目的和制定依据——关于《民法总则》第1条的学理解释 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嬗变与体系化意义 ——关于《民法总则》第一章第3-9条的重点解读 民法和环境保护法的新型关系 民法渊源规则变化的基础及其新内涵 第三部分 民事主体变迁和人格权新趋势 民法主体的观念演化、制度变迁与当下趋势 人格权立法面面观——走出理念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 人格权立法论:制度发展、观念流变与当下对策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新发展与若干缺憾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评述 第四部分 物权、新型财产权的发展与实践 物权法定原则之辨: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民法基础——兼论经营性国有资产治理的私法化 不动产登记性质及其纠纷处理机制问题研究 ——兼评《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条 保障住房借名买房合同私法效果研究 ——评“崔立诉白家连、隋婷所有权确认纠纷再审案”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我国智能制造的法律挑战与基本对策研究 企业数据财产权的确立基础、功能与界限 ——再论企业数据保护的财产权化路径 网络游戏所涉及的网络虚拟财产问题研究 第五部分 债法改革与商法变迁 当代债法改革: 观察与解读 侵权责任法的基础构建与主要发展 电话号码标注的民法正当性问题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董事会—监事会”二元结构模式的调整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法律策略:历史与展望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保守性与开放性 ——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