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乐园意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唐诗的乐园意识
|
ISBN: | 978-7-301-31060-1 |
条码: | |
作者: |
欧丽娟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6.00
折扣价:¥62.70
折扣:0.95
节省了3.3元
|
字数: |
360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36页
|
发行编号: | 73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06-04 |
|
内容简介: |
“乐园追寻“是自远古神话、宗教信仰以迄诗歌、小说等文学艺术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课题,反映了人类对现实环境的认知与超越,对理想世界的探索与构设,以及对自我心灵的安顿与开显;透过乐园追寻的思考可以打开唐诗研究的一条进路,在传统审美的角度之外更提供崭新的诠释。 本书从回顾先唐种种的乐园型态开始,然后细腻地抉发唐诗中形形色色的乐园类型,并进行精审深入的分析,使唐诗此一文化载体展露出别具一格的宏阔视野。全书从初盛中晚一路往下,意图建立一个历时性的乐园意涵流变史,丝丝入扣,偏偏细节上也毫不马虎。
|
作者简介: |
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唐诗选注》《红楼梦立体人物论》《诗论红楼梦》《唐诗可以这样读》等十多种;曾获台湾大学杰出专书奖、杰出教师奖,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全球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
章节目录: |
序 言 v 第一章 绪 论 001 第一节 “乐园”研究之价值与研究取径 001 第二节 “乐园”内涵的厘清 007 第三节 先唐乐园形态之回顾 017 第四节 乐园理论之修正与本书架构之建立 037 第二章 人文世界的乌托邦——远古理想国的回光 045 第一节 政治蓝图的理想模式 047 第二节 社会理想——再使风俗淳 083 第三节 大同世界的再版 097 第三章 平等无私的自然伦理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秩序 101 第一节 原始乐园的和谐混同状态与复归的尝试 103 第二节 各得其所的自然伦理——“难教一物违” 109 第三节 物我交融的“忘机”境界 125 第四章 “失乐园”——追忆中的开、天盛世 145 第一节 再现“失乐园”的理论与意义 146 第二节 中晚唐时代的乐园回溯 150 第三节 杜甫的追忆:“春夏—喜剧境界”的 类型表现 162 第四节 “追忆”的情感运作与表现模式 191 第五节 失乐园:“秋冬—悲剧境界”的类型展现 196 第五章 由迷而悟——“寻道”诗的类型探讨 201 第一节 “追寻”的原始类型 201 第二节 “道”的内涵厘清 202 第三节 “寻道不遇”诗的原型分析 209 第四节 圣地的启悟与净化 228 第六章 桃花源主题的流变——继承、转化与发扬 235 第一节 “桃花源”原始文本之分析 236 第二节 南朝阶段 ——以仙化为主流而启山水化之肇端 244 第三节 初唐阶段——隐逸调性的显扬 253 第四节 盛唐阶段——个性化原则的充分实践 261 第五节 中晚唐阶段 ——世俗化:桃花源的幻灭与瓦解 299 第七章 乐园的变调 317 第一节 时间意识的激化与死亡意象的涌现 320 第二节 乐园空间的崩毁 349 第三节 圣性的解消 363 第四节 人情化——神话思考的反命题 382 第八章 结语:乐园意识转变的关键 399 征引书目 413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